《麓山寺碑》越千年 道南正脉弦歌不绝 学脉绵长

榮山

<p class="ql-block">  岳麓山,海拔300.8米,面积35.20平方公里,是南岳衡山72峰的最后一峰,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湘江西岸,依江面市。 南朝宋时《南岳记》中:“南岳周围八百里,回燕为首,岳麓为足”,岳麓山于此得名,兼续中国古文化精华,集贯儒、佛、道为一体,包容历史上思想巨子、高僧名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岳麓山文化内涵。麓山中有古老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学会旧址、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等名胜古迹,<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置身其中,造就了她集“历史文化、山水洲城”于一体的世界独特的赫赫有名的千年学府。宋真宗赐御笔亲书“岳麓书院”门额,清康熙、乾隆帝先后赐御笔亲书“学达性天”、“道南正脉”匾。如此名山坛席,王夫子曾求学于此。“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其大门楹联,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p> <p class="ql-block">  <b>《麓山寺碑》</b>就收藏于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南面护碑亭内(护碑亭1962年建),麓山寺碑为青石,高272厘米,宽133厘米,圆顶。有阳文篆额"麓山寺碑"四字,清晰无损,碑文28行,每行56字,共1400余字,字体行书。</p><p class="ql-block"> 《麓山寺碑》由唐开元十八年 (公元730年) 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江夏黄仙鹤(传说为李邕生托名)勒石。原刻在古麓山寺中,后移至岳麓书院右侧,明知府钱澍建亭护碑。麓山寺碑,因经年久远,碑面风化,部分断裂,现存1000余字。碑文叙述自晋泰始年间建寺至唐立碑时,麓山寺的沿革以及历代传教的情况。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了,是岳麓书院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唐•李邕撰写的《麓山寺碑》碑文为行楷书,词句华丽,字体秀劲,集汉魏碑铭之长。碑文记叙了自晋泰始年间建寺至唐立碑时,麓山寺的沿革以及历代传教的情况,词章华丽,笔力雄健,刻艺精湛,在李邕一生所书的众多碑铭中,以《麓山寺碑》最为精美,碑的背面还有米芾等宋、元名家的题名,因而历代书家都将它视作珍品。</p><p class="ql-block"> 由于此碑的<b>文采、书法、刻工</b>都精湛独到,因而人们又称它为“三绝碑”。“三绝碑”在中国古代碑刻艺术中享誉极高,碑字用行书是此碑新创,笔力雄健浑厚,后起书法大师,如苏、米芾等都沿袭其法。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米芾因慕唐代李邕撰书的“麓山寺碑”,至岳麓山游览,并以碑的侧面题词留念。</p><p class="ql-block"> 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自言“每作大字一意拟之”。自古至今,许多著名文人游览岳麓山时都特意来观摩此碑,宋代张栻、明代李东阳等都留下了吟咏它的诗篇,可见,此碑对后人影响之大。</p><p class="ql-block"> 此名碑历来为人称颂。明王世贞说:“《岳麓寺碑》胜《云麾》…,其神情流放,天真烂熳,隐隐残楮断墨间,犹足倾倒眉山、吴兴也。”评价极高。此碑特点:在用笔上,李邕博采魏晋时期钟、王书体和北朝碑刻书法之长,落笔坚实,谨严而开合得体。在结字上,结构宽博,向四面开放,中宫紧缩,充分体现了李邕行书奇崛多变的艺术特色。麓山寺碑不仅是中国碑刻艺术的瑰宝,而更是潇湘大地的重要地方文献。碑文叙述了自晋太始四年建麓山寺至唐立碑时,麓山寺的沿革和历代住持禅师传经弘法的情况,以及历代官员对该寺所作的贡献,反应出当地发展的历史维度和深度!</p><p class="ql-block"> 欣赏碑文部分拓片(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