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区实验小学四年六班五组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纪录片《红色家书》心得交流

宝贝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通辽广播电视台与科尔沁区教体局联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家庭观影活动”,通过展播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影视作品,对家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激发爱党爱国的热情,坚定跟党走的信心,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在近百封红色家书中,读来最令人感动的就是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家书。它们涵盖了党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有的写于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有的历尽艰险才送达家人手中。尽管家书的纸张大小不同、质地各异,穿越烽火年代,又经数十载岁月洗礼,能够保留至今,殊为不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血脉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这时期共产党人的家书中充满了作者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而家书背后则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然而所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生命。这种铁骨柔情的一面在家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p> <p class="ql-block">  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家书中有一个常常表达的情感,就是参军或参加革命工作成为职业革命者以后,就不能在家里尽责尽孝了。仗一打就是几年、几十年,有的没有再见到家人就牺牲了,有的直到1949年革命胜利后才与家人联系上。这期间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但最终还是小家让位于大家,小爱让位于大爱。</p> <p class="ql-block">  从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中,我们仿佛能够闻到各个时代的气息,感触到家书作者的心脏不停地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逝去的先烈是永生的。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有许多普通的共产党员,为了实现救国的理想付出了鲜血和汗水,他们的价值观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从他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红色家书,红色精神,定会在中国人虔诚的传承中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制作:陈洪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审:杨秋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审:佟玲</p>

家书

红色

传承

基因

时期

革命

爱国主义

厚植

爱国

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