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文化,是反映儒教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贯穿西周到明朝的儒教书史体系《礼记》、《后汉书·舆服下》、《晋书·舆服》、《宋书·礼五》、《南齐书·舆服》、《魏书·礼志四之四第十三》、《隋书·礼仪七》、《旧唐书·舆服》、《新唐书·车服》、《宋史·舆服》、《明史·舆服》,通过祭服、朝服、公服、常服以及配饰体现出来。汉服文化是在汉民族通过儒教《十三经》、大唐《开元礼》和正史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从三皇五帝到明代这一段历史时期,汉服文化通过连绵不断的继承完善着自己,汉服文化是一个非常成熟并自成体系的千年文化。 近年来,在特定群体中早已流行许久的“汉服文化”,似乎有着一股跃跃欲试的“出圈”势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起汉服,衣袂翩翩、自信满满地行走在高楼大厦和绿水青山间。不仅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成为当代青年彰显文化自信、向世人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作为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的古代服饰都有着不同的内涵表达。透过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可以看到历史上曾经的王权至上、等级分明,更可看到古人的君子风标、自由精神、务实态度和包容情怀。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浓缩了前人的文化选择和思想演进。在民族冲突与文化对立的情境下强调服饰的符号功能,往往使服饰化为权力话语符号;关注服饰的实用性和审美性,以思想开放、文化包容的姿态进行的服饰变革,才能使服饰变迁成为文明演进的象征。今天,或儒服雅步或解衣般礴的古人已随历史远去,但借端正衣冠而正心正行的君子风标,却早已植根于国人的内心深处。现代服装终结了古代服饰的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属性,又将先秦以来从未断绝的基于自由精神的美感追求、基于文化兼容的开放格局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