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老八路

上校1970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近八一建军节,做为三十年的老兵,总得说点什么?忽然想起这样一个标题:山东老八路。之所以想写这个题目,是因为看到不少网友在美篇中介绍自己的父母,是解放战争时南下的山东老八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的确,在抗战胜利后,山东老八路奉中央命令抽调六个主力师挺进东北,组成东北野战军,一路从东北打过平津、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直至海南。而在山东、江苏部队组成华东野战军,从江苏、浙江,一直打到福建、广东。还有调配中原野战军的部队打到四川、云南、贵州。山东老八路打遍了大半个中国,同时还有山东几十万南下干部如同种子,随着大军一路南下、到处生根开花,成为新中国诞生的根脉枝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提到山东老八路,会让人一下想到罗荣桓元帅率领的八路军115师挺进山东。由于115师长期在山东抗战,以至于有些人搞不清115师与山东老八路的区别,误以为山东八路军都属于115师,或者是一提起山东的八路军,就认为那都是115师的部队,甚至把东北野战军发展壮大的功劳全都记在了原115师身上——然而,这真是一个误会。</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实,早在1938年秋八路军115师挺进山东之前,中共山东省委便于1937年底至1938年春,举行了十数次抗日武装起义,先后组建了十余支抗日武装,组成了"八路军山东纵队",成为山东老八路的班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115师主力于1938年秋至1939年春才陆续进入山东抗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山东抗日战场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山纵和115师互不隶属,同时存在并肩战斗。其战斗区域大致依津浦铁路为界,铁路西抗日作战以115师为主,铁路东抗日作战以山纵负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至到1942年8月1日,在中央安排下,山纵与115师正式合并,统一以115师为编制番号开展对日作战。至此,山东老八路完成抗战四年的华丽转身至到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山东老八路的起始之源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后,至7月底,北平、天津失陷,日寇沿津浦铁路大举南侵,直指山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0月初,鬼子侵入山东德州,继占平原、禹城、齐河等地,陈兵黄河北岸,威逼济南,企图迫使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投降。后见迫降不成,鬼子于12月24日分兵两路从齐河和济阳强渡黄河。韩复榘率十万大军不战南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2月27日,鬼子占领济南。31日占领泰安。1938年1月上旬,兖州、曲阜相继沦陷。与此同时,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兼青岛市长沈鸿烈也率海军陆战队仓惶逃跑。1月10日,青岛沦陷,与此烟台、威海相继沦陷。不到半年,山东境内大中小城市均落入敌手,国民党山东政权彻底土崩瓦解。</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着国民党政权的瓦解,各地土匪、汉奸乘机活动,他们假以名目派捐要粮,强抢豪夺,欺压百姓。再加上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时间山东大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早在1937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根据中央关于在敌后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和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在济南秘密召开会议,具体研究和制定了分区发动武装起义的计划和山东抗日游击队十大纲领,组成十支抗日武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中明确各地党组织掌握好武装起义的时机,不能过早,不宜过迟,选择在日寇刚刚侵占或将要侵占该地时,韩复榘等国民党政权逃跑或将要逃跑的政权真空之时发动起义。</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1937年年11月至1938年4月,中共山东省委共组织了十余次武装起义,依起义时间排序,他们分别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冀鲁边区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爆发于1937年11月,至1938年1月,起义部队发展到2000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鲁西北地区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爆发于1937年11月2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爆发于1937年12月24日,至1938年4月部队发展到7000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爆发于1937年12月27日,至1938年1月部队发展到3000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爆发于1937年12月29日,至1938年2月部队发展到2000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与牛头镇起义同时,潍北、昌邑也爆发了抗日武装起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泰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爆发于1938年1月1日,至4月部队发展到4000余人。(后来的山纵四支队,父亲所在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同日,泰西爆发抗日武装起义,至3月部队发展到2000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鲁东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爆发于1938年1月上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鲁南地区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爆发于1938年3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微山湖西部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爆发于1938年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1937年11月至1938年春,从东海之滨到鲁西平原,从泰山脚下到微山湖畔,中共山东省委组织举行了大小十余次抗日武装起义,至1938年夏季,抗日武装力量已达40000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的山东地区有山东当地党组织领导的抗日起义武装,这些部队的番号比较庞杂,一般冠以“XX支队”、“XX自卫团”的称谓。为整合山东八路军的力量,加强对山东各地八路军的统一领导,1938年12月27日,八路军山东纵队正式成立。总指挥张经武是中央派来的“空降”干部,政治委员黎玉是山东本地干部。为加强山东纵队的军事指挥,党中央还从延安派来了吴克华、胡奇才等老红军,他们在当时都属于八路军编余干部,不属于任何一个师。整编后的八路军山东纵队总兵力共约2.5万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至此,八路军山东纵队成为在战略上有统一指挥的游击兵团,对创建、巩固和发展山东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的作用。至此,山东老八路正式光辉于中国抗日史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支抗日武装,仅到1939年底,与日寇作战2000余次,毙伤日伪军40000余名,克复县镇20余座,对全国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过头来咱们再讲讲115师挺进山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日战争爆发前后,红军在西北的几万人被改编为八路军,在南方的万余人被改编为新四军。八路军很快渡过黄河,开往前线抗日,主要活跃在山西和河北这两个地区。新四军则主要活动在安徽和江苏这两个地区,也未曾来到山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时的山东地区,没有任何八路军或者新四军的武装力量。山东省的抗日队伍以韩复榘为首,全军不下10万人,包含海军一个舰队。山东各地的国民政府、地主豪绅、土匪流氓也乘机拉队伍抢地盘,很快发展到5万人以上。无论是数量还是武器装备,他们的队伍都已经超过山东纵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个背景下,黎玉等人向中央多次申请,要求八路军派出主力部队去支援山东地区的抗日队伍。由此可见,张经武和黎玉等人是非常有远见,而且具有大局观和战略眼光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8年10月,鉴于山东敌后抗战的大好形势,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提出“派兵到山东去”的指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实,早于1938年7月,由115师343旅685团二营发展组成的第五支队和由129师工兵连发展组成的津浦支队,从冀南出发,首先进入冀鲁边区的乐陵、守津一带,发动了对日伪军的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8年9月27日,115师政治部主任兼343旅政委肖华率343旅机关抵达乐陵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8年12月,115师343旅685团进入山东湖西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9年3月2日,115师政委罗荣桓率师部及686团进入鲁西郓城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15师入鲁后,连战连捷,与山东纵队一起,正确执行党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广泛发动群众,与日寇展开浴血奋战,英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使山东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武装得迅速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1940年底,115师进入山东地区的主力部队,在山东地方党组织和山东纵队的密切配合下,先后开辟和扩大了冀鲁边、鲁西、湖西、苏鲁豫皖和鲁南等抗日根据地,和十个专员专署、数十个县抗日民主政权。</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总结一下,来到山东的八路军115师共有这些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曾国华支队,前身是八路军第115师第685团的一个营,有上千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孙继先支队,前身是八路军第129师工兵连,也有不下千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肖华率领八路军第115师的100多名干部来到山东,开辟了冀鲁边根据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陈光和罗荣桓率领第115师师部和第686团来到山东西部,全军有不下3000人,另有第685团4000多人和第115师独立支队不下3000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加起来,八路军115师先后派出不下1.2万主力部队来到山东地区。到了1940年冬天,八路军第115师在山东的部队,已经发展到7万人以上,下辖6个教导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1旅旅长彭明治,老底子是八路军苏鲁豫支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2旅旅长曾国华,老底子是第115师独立支队和苏鲁豫支队各一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3旅旅长杨勇,老底子是陈光带来的八路军第686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4旅旅长邓克明,老底子也是八路军第686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5旅旅长梁兴初,老底子是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一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6旅旅长邢仁甫,老底子是冀鲁边八路军主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截止1940年底,115师已经由1个旅发展为7个旅,共60000余人;同时,山东纵队也编成为5个旅、2个支队,总兵力达50000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山东纵队与115师大致是沿着津浦铁路两侧,采取战略分工,成为两支平行配合的武装力量。,1941年1月,八路军第一纵队番号撤销,115师和山东纵队各自独当一面,保持独立性,与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直接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实现山东抗日根据地各抗日武装的统一领导,1943年3月八路军115师、山东军区(原八路军山东纵队)合并组建新的山东军区,仍保留115师番号,同时主力部队(旅、支队等)地方化,组建了十三个主力团,其余则编为地方武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抗战胜利前后,山东军区已经发展为5个军区,共有22个军分区。我军在山东有3个教导团、18个独立团、24个基干团、4个独立旅、2个支队、1个海军支队、113个独立营(县大队)、800多个区中队,总兵力有27万余人。全山东的民兵和自卫队发展到不下200万人,冀鲁豫军区也发展到10万人上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时,原山东纵队和原115师部队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山东军区部队的各级军事主官以原115师干部居多,但也有不少由中央直接委派过来的原红四方面军干部,如许世友、王建安等人。所以山东老八路发展壮大,可不能片面地说成都是115师的功劳,更不能把115师与山东老八路混为一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战胜利后,奉中共中央命令,山东军区在罗荣桓等人的指挥下,先后派出不下6万主力部队来到东北。此外,新四军第3师约3万人也来到东北,这个师有一个旅的老底子就是山东军区苏鲁豫支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另外,山东军区有数万人成为第三野战军的老底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华野和东野中著名的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1军、第43军、第26军、第27军、第31军、第32军……老底子都是八路军山东军区主力部队,或者有部分部队来源于八路军山东军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2年8月,山东纵队改称山东军区,这就是老山东军区。1943年3月,中央下决心解决山东地区党政军政出多门的现象,实行一元化领导,决定将115师和老山东军区(原山东纵队)合并,合并后的正式名称是八路军山东军区(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需要注意是,115师和老山东军区(原山东纵队)是合并,而非老山东军区(原山东纵队)加入115师。115师番号对外保留,但仅仅是个名义。这是因为115师是国民党政府授予的正式番号,保留番号是出于合法性角度的考虑,对外打交道总要有个正式头衔,但在部队内部,事实上已经不存在115师这个部队建制了。新的八路军山东军区成立后下辖6个军区(后改为5个),原山东纵队部队和原115师部队分别纳入各军区,部队的最高建制是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抗战最艰难阶段,全部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主力团与军分区合并。直到抗战最后阶段的大反攻,为适应跨区域机动作战,才组成了野战兵团,山东军区部队共编为8个师、12个警备旅,加上地方部队,共27万人。自1937年11月至1945年8月的八年抗日战争中,据统计,山东八路军和广大人民武装共与敌作战26000余次,歼敌50余万人,自身损失不下15万人,平民损失不少于300万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全国华北、华中、华南19个省区创建了陕甘宁、晋察冀、晋绥、晋冀豫、晋西南、冀鲁边、冀鲁豫、山东、苏南、皖南、皖中、豫东等19个抗日根据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唯独山东抗日根据地,相对独立完整地保持在抗战前山东省的基本区域内。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独立完整,对于军事力量集中,行政、经济统一有很大的好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仅据津浦路以东山东解放区统计,解放区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解放区总面积的13%;拥有人口2400万人,占全国解放区总人口的24%;八路军发展到27万人,占八路军总数1/4强;民兵发展到50万人,占全国民兵总数的近1/5。共产党员由抗战初期的2000多人发展到20馀万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因此在抗战之后山东解放区的实力堪称最为雄厚,也遭到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重点进攻"。而我军牢牢占领了山东这一战略枢纽,山东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华中新四军一部才得以从这里顺利挺进东北,北移山东接防的新四军和山东留下来的八路军,才得以在这里强阻北上抢占华北、东北的国民党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八路军山东纵队与进入山东的八路军115师并肩作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到抗战胜利时,山东八路军已经发展为27万5千余人的庞大部队,根据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这些部队组建成八个野战师,这八个野战师的师长,个个都是战将。他们在1955年都是什么军衔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师师长,是梁兴初,外号梁大牙,这可是闻名中外的战将,朝鲜战场上打出一个万岁军--38军,1955年被授中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师师长,是罗华生,他参加了长征,曾担任红一方面军红1军团2师4团政委、团长,参加过攻占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和腊子口的战斗,但他因为1942年降职为团长使用时,有情绪,并与团参谋长发生过不快,影响相当不好,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师师长,是王建安,他在1955年没参与授衔,1956年被授上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四师师长,是廖容标,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父亲曾战斗过的山纵四支队十二团的老首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五师师长是吴克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六师师长是聂凤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七师师长是杨国夫,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八师首任师长是王麓水,1945年12月牺牲。接任师长是王吉文,1947年1月,8师与滨海警务旅合编成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编制依旧在,但王吉文师长在1948年济南战役中牺牲。</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东老八路在抗战胜利后更加威风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5年10月,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不久,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当时,为了执行发展东北的战略任务,我军先后派出多支部队开赴东北,为日后开展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巨大的人力支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先后开赴东北地区的部队组成来看,大体上分为四个,分别是八路军山东军区大部分部队、新四军第三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一部分部队、晋察冀军区一部分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以上四支部队之中,八路军山东军区无疑是开赴东北的主力。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当时八路军山东军区有哪些部队开赴东北,总兵力有多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45年10月,八路军山东军区在接到开赴东北地区的命令之后,立即组织所属部队,除了在山东地区留驻一部分部队继续开展军事斗争之外,大部分部队通过陆路和海路两种方式分批次进入东北,总兵力达到了六万之众。后来,这六万多人的部队就成为了东北野战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立下了赫赫战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次,从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开赴东北的方式上讲,通过海路进入东北的共有四万多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部队分别有八路军山东军区机关和直属部队(分别由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和政治部主任肖华率领)、八路军山东军区第2师(由师长罗华生率领)、八路军山东军区第3师和鲁中军区警备第3旅(由第3师副师长胡奇才和鲁中军区司令员罗舜初率领)、八路军山东军区第5师两个团和第6师(由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兼第5师师长吴克华率领)、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支队(由支队长万毅率领)、田松支队(由支队长田松率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后,当时经过陆路开赴东北地区的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有两支,兵力共有两万人,分别是由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率领的八路军山东军区第7师和第8师,以及由梁兴初率领的八路军山东军区第1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上海路和陆路进入东北地区的总共就有六万多人。后来,根据战场形势的需要,这些部队先后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战斗序列之中,经历过了包括辽沈战役在内的解放东北系列战役、平津战役、以及衡宝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海南岛战役等解放中南地区系列战役,从东北一路打到海南岛,功勋卓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部队全是山东老八路的精锐主力部队,是从八年浴血抗战中锻炼成的烈火金刚,这些英雄部队在后来解放战争中,纵横驰骋、叱咤风云,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丰功伟绩。</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后,我们再说一下当时留在山东地区继续开展军事斗争的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的发展和演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5年10月,随着八路军山东军区主力部队陆续开赴东北,留在山东地区的部队与新四军北上部队,合并组建了津浦前线指挥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久之后,在1946年1月,津浦前线指挥部被撤销,所属部队组建为了山东野战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7年1月,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山东、华中野战军番号撤销),初辖12个纵队,计27.5万人(不含第十一、第十二纵队)。后增至16个纵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又与华中野战军(由留在华中地区的新四军组建而成)合并,成立了华东野战军,也就是第三野战军的前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东野战军从鲁南战役、莱芜战役、蒙泰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打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福建战役,中国东部大部分沿海省分都留下了山东老八路的足迹。</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东老八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占到我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强,解放区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强。在解放战争中,以山东老八路为班底组成的华东野战军(后来的第三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后来的第四野战军),横扫大半个中国,解放了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以,后来军中有此话"军中出精兵,一齐看山东"。山东老八路是承老红军之后又一光荣称号,这是用鲜血染成的丰碑。八一建军节之际,在此缅怀老八路的光辉历程,讲述老八路们的英勇威武,纪念老八路的丰功伟业,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谨以此文敬献山东老八路的英烈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向英勇的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军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向全体现役、退役军人敬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战友们节日好!</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注:本文资料主要源于《可爱的山东》~"光辉的百年历程"一书和部分网上文章及父亲回忆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