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一马培童焦墨画艺术研讨会名家评论系列之一</p> <p class="ql-block">艺术百家全媒体联盟特别推出</p> <p class="ql-block">2021年徐州艺术评论家、文化学者杨世明、张文一、张维生数次前往沛县马培童画室,赏析马培童焦墨画作法,探讨他的艺术特点和创新技法。首次推出《彭城焦墨画》和《彭城刻石皴》的新概念,彭城画派会长张爱军为之题字大为推祟。</p><p class="ql-block">随即,马培童先生的《彭城焦墨画》和《彭城刻石皴》蜚声海内外,国内顶级艺术家和评论家:卢禹舜、王仲、陈传席、丹青飞狐、丹青居士、管敬革、崔晓东……,相继发声,不吝美誉。</p><p class="ql-block">今年7月23日一27日在北京一得阁美术馆举办的《时尚经典书画名家邀请展暨马培童焦墨艺术研讨会》上,名家荟萃,大家云集,对马培童焦墨艺术的评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p><p class="ql-block">其间北京艺社常务副社长、北京正阳美术馆馆长、北大物资文物学院院长,央视《寻宝》节目,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栏目组专家李彦君先生即席发言,首次提出了:马培童焦墨艺术金石派的新概念,从而把本次研讨会推向了一个新高度。随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六祖书画社社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导师,书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古先生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积极响应李彦君先生的提议,高度肯定了马培童焦墨艺术金石派的新创意;无独有偶,徐州艺术百家总监,著名汉画像石传拓研究专家张文一先生,在事先准备好的研讨会专题发言中,也不约而同提出了马培童焦墨画金石派的新高度和新亮点。</p> <p class="ql-block">北京印社常务副社长、北京正阳美术馆馆长、北大物资文物学院院长,央视《寻宝》节目,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栏目组专家李彦君先生</p> <p class="ql-block">李彦君先生在北京《马培童焦墨画艺术研讨会》上的专题发言节选</p><p class="ql-block">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大家好!我跟马培童老师是刚刚认识,但是在之前,就是画社在一年前就看到了,我挺有兴趣,什么原因呢?我是考古毕业的,我从事的也是文字研究,包括书法。您这个画给我的第一个视觉冲击力,我感觉这个精神画的是符合你的生活,精神学也很有传统的,宋代就开始了。您的画的内容是汉、周、秦、汉,而且从石刻里边的印章,这是很符合金石画派的一种风格,刚才陈传席先生说,形成居家的一个标准,就是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您早就形成了,用焦墨来展示您的这个石刻,还有砖瓦,然后全地、铜镜,还有金文,这是文字和美术结合在一起了,这种新的风格也是体现了徐州的汉文化。徐州我去过几次,汉文化是非常发达的,汉朝看徐州,唐代是看长安,是这样的。所以看你的画特别有惊喜感,在中国金石画还罕见于各位艺术家当中的作品,没有以这个为主,您这是以这个为主,而且还去写生的东南亚,而且还有焦墨非常深刻。我想你的方式,舍得用时间,舍得用笔墨一点点精雕细刻,就像刻石一样来展示你的功夫,这是值得我学习的,我是一个晚辈,我是学考古的,你是学绘画的,实用的不是很多,我讲的不是很多,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谢谢各位。</p> <p class="ql-block">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六祖书画社社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导师,书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古先生</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陶古先生在北京《马培童焦墨画艺术研讨会》上的专题发言节选</p><p class="ql-block">刚才李老师提出来了,说马培童先生的画不但是刻石皴,可以叫金石派,这个理论的提出来是很高的,也确确实实很符合,就是金石派,在他的笔画里面金石气,每一笔写出来线条干笔有沧桑,湿笔有金石,确确实实让人感觉历史的沉淀都在他的作品里面体现。</p> <p class="ql-block">艺术百家总监,著名汉画像石传拓艺术专家张文一先生</p> <p class="ql-block">张文一先生在北京《马培童焦墨画艺术研讨会》上的专题发言节选</p><p class="ql-block">纸存金石气。焦墨画作为中国画创作最古老的一种绘画方式流传至今,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从远古彩陶绘画到汉代石刻画像,从隋唐壁画到宋元山水,焦墨画的不断发展创新使焦墨技法成为国画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焦墨技法的使用让传统国画在画面虚实、浓淡、干湿、层次上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也是画家笔法精纯极致的表达。马培童先生从被誉为“江苏文化三宝”之一的徐州汉画像石上获得启发,借鉴汉代工匠铁笔绣像,展示大汉雄风的创作方法,独创极具特色的“彭城刻石皴”,以笔作刀,在宣纸上创作出彭城新汉画系列焦墨艺术作品,如展出的《出彩千秋》《长乐未央》《继往开来》《观今鉴古》等等,这是焦墨画艺术发展的新探索,从作品问世以来得到专家学者和书画收藏家的肯定和追捧看,这不仅是马培童先生个人创作风格的新成果,而且是焦墨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里程碑,可喜可贺,期待着马培童先生把“彭城刻石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p> <p class="ql-block">我在现场感受着研讨会热烈的氛围,体会着专家学者的精彩点评,回味着马培童先生彭城焦墨画的创作历程。从马氏焦墨画到彭城焦墨画,从拜师焦墨画名家到独创彭城刻石皴,今天又被国内顶级专家、评议家一致认可的“马培童焦墨艺术金石派”,每一次艺术创新,每一步的探索突破,马培童先生的艺术之路,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下面让我们在马培童北京书画名家邀请展的佳作中,感受其中蕴含的金石文化、历史沉淀、哲学思考和技法创新。</p> <p class="ql-block">在马培童先生创作的彭城汉画中,大部分主体是石造像、青铜器,背景有序罗列着汉画像石、汉瓦当、岩画、铬文、篆刻图案,几乎囊括了传统金石的文化元素,称其为焦墨艺术金石派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关于金石之说,百度如此描述:</p><p class="ql-block">1、金和美石之属。</p><p class="ql-block">2、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坚固、刚强,心志的坚定、忠贞。</p><p class="ql-block">3、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p><p class="ql-block">孙诒让间诂:“《吕氏春秋·求人》篇云:‘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 高 注云:‘金,钟鼎也;石,丰碑也。’”</p><p class="ql-block">金石派,首先出现在书法界,它起源于“帖学”和“碑学”的分立,最早是康有为在《⼴艺⾈双楫》中明确提出来的。“帖学”主要是指以王羲之和王献之以及属于其书法体系之下的晋、唐、宋等时代的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和理论为主要指导进⾏书法创作;“碑学”则是指以两汉的碑板⽯刻及书风为指导的书法创作。碑帖清代初期,由于⽂字狱的严苛,⼴⼤的⽂⼈不得不转变⽅向,不再从事⽂字创作,⽽是开始纷纷投⾝于⾦⽯学之中,以避祸保⾝,这种潮流的出现也就导致了⾦⽯学的勃兴,⼤量的古代碑刻被发现并重视。</p><p class="ql-block">其中所蕴含的书法技法和理念也逐渐被⼴⼤的⽂⼈所了解、重视。</p><p class="ql-block">金石书派 诞生于清末,以具金石之风且擅金石碑碣而得名。奠基人为清道人李瑞清,故该派书法又称李派书法或梅庵派书法。金石书派渊学承传,现代益盛,出現了一批金石书法大家,比如吴昌硕、邓石如、朱复戡、于太昌、程与天等。尤以彭城人张伯英,其书法,以北碑为宗,楷书结构紧敛,行书朴质秀逸。尤精于碑帖评,开创了“彭城书派”。而今另一位徐州画家马培童,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开创了“彭城焦墨画金石派”。</p><p class="ql-block">目前金石派书法已三分天下,方兴末艾。但金石派绘画却鲜有成熟的作品问世,马培童本次展出的50幅彭城汉画系列,标志着金石派焦墨画的横空出世!</p> <p class="ql-block">马培童先生多年来潜心创作,汲取彭城丰厚的汉文化底蕴。博采众长遍访敦煌、龙门、云岗、龙门、兵马俑、吴哥石窟。从哲学和美学的根本参悟意象造型,把石窟雕塑佛造像刻在宣纸上的特质与真义,于甲骨文、象形文字、岩画、 汉画像石刻的原初精神确定美学取向,开掘点线面、符号、 图形诸元素自身审美价值,将主观意象融于自然,形成独异于人的个性语言,尚古朴、求天趣、富意蕴、重装饰、形式美,为中国焦墨画创新研究探索做出贡献。开创了焦墨画金石派的新领域,展示出焦墨画的新亮点、新高度。</p> <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