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3月12日,我们乘坐旅馆附近的24路小巴,去巴勒斯坦的伯利恒。到了边境,竟无人检查,便进入巴勒斯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叫了一部出租车,去了圣诞教堂、巴以隔离墙等景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勒斯坦国(英语:State of Palestine ),简称巴勒斯坦,位于中东、亚洲西部,由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两部分组成。加沙地带面积365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地区面积5884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领土为2500平方公里。人口约1350万人,其中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人口为510万(2020年11月),其余为在外的难民和侨民。巴勒斯坦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勒斯坦1988年11月15日正式宣布建国。它是联合国观察员国,正在争取正式会员国席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与巴勒斯坦于1988年11月20日建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伯利恒(英语;Bethlehem)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主教译白冷,</span>伯利恒行政区的首府,位于犹太山地顶部,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巴勒斯坦南部,</span>海拔680米。人口约3万人的小城,由于是耶稣的出生地而闻名世界,每年吸引全球数百万基督徒前来朝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色列控制着伯利恒的进出口,而日常行政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管理。伯利恒以穆斯林占多数,但拥有巴勒斯坦地区的第二大基督徒社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城外有对犹太教具重要意义的拉结墓,也</span>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圣地。耶稣和犹太人历史上的君主—大卫王都出生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伯利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 ~ ~ ~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圣诞教堂,香港惯称主诞堂,位于巴勒斯坦伯利恒马槽广场,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教堂之一。教堂建于</span>耶稣出生的马槽所在地伯利恒之星洞遗址之上,其使用权主要归属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等基督教派。圣诞教堂始建于公元339年,公元529年毁于撒马利亚人起义。在过去的1000多年间,重建后的圣诞教堂屡遭战火洗劫,创痕累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堂周围又增添了几个小教堂和修道院,建筑规模逐步扩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线路”于2012年6月29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伯利恒之星洞,是圣诞教堂中最具宗教和历史意义的部分。相传耶稣当年就出生在这个长13米、宽3米的地下岩洞中的一个泥马槽里。后来,泥马槽被人用银马槽所替代,再往后,银马槽又被换成了一个大理石圣坛,上面镶嵌着一枚空心的14角伯利恒银星,以表示耶稣出生的具体位置,并镌刻着拉丁文铭文:圣母玛利亚在此生下基督耶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坛上空悬挂着15盏属于基督教各派并在不同时间点燃的银制油灯,昼夜不灭地映照着这块狭小却牵动10多亿基督徒的神圣角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需排队2小时方能看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伯利恒之星,我们只能放弃了。此图片截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走到一条小路上,白色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乳洞教堂就在眼前。传说</span>当时为了躲避希律王对婴儿的迫害,耶稣一家人逃难去埃及途中,圣母玛利亚曾在这里给耶稣哺乳,而乳汁滴在了山洞岩壁上,使整个山洞都成了白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乳洞教堂内部十分简洁。图片截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边其它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目所能及的巴勒斯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隔离墙,自2002年6月起,以色列政府开始沿1967年战争前以巴边界线修建高8米、全长约700公里的安全隔离墙。总共预算需要约10亿美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隔离墙由数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墙体、铁丝网、高压电网、电子监控系统组成,并由以色列巡逻队和哨兵进行警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修建隔离墙,以色列已在约旦河西岸的西北部摧毁了140栋房屋,影响到87.5万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来自400个家庭的2300多人流离失所。由于关键的水源都被占领,巴勒斯坦水资源的缺口达1200万立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色列强行修建隔离墙的行为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2004年7月9日,海牙国际法庭正式宣布,以色列修建隔离墙违反国际法,应终止修建隔离墙的行为,同时拆除已修建的隔离墙。当年7月20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执行海牙国际法庭的裁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以色列政府则认为,修建隔离墙是政治问题,不是法律问题,国际法院无权裁决,只是调整了部分隔离墙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隔离墙上有大量讽刺性的涂鸦作品,我们只能看到极小一部分。涂鸦内容有的提醒人们关注巴以冲突,有的是对自由、和平的向往等。</p> <p class="ql-block">隔离墙全貌。图片截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仅仅用一天不到的时间游览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无疑是非常粗略的。我们主要参观了耶稣出生地圣诞教堂和隔离墙。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隔离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租车到达隔离墙时,遇上一场大雨,匆匆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在车里看了一段隔离墙。过边境时,雨更大了,无奈,我们只能在室外过道里吹着冷风,等待雨下小些。我们的心情恰和糟糕的天气一样,阴冷,沉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祈愿隔离墙早日拆除,祈盼和平鸽在这里自由飞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此一并感谢所有垂注我拙作的新老朋友们,恕我不一一致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谢我先生的照片,为我的美篇增光添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