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牌楼是中国建筑风格的独特景观。何谓牌楼? 1、牌楼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2、 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坊,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宫观寺庙多以牌坊作为山门。</span> 3、 牌楼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牌楼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坊。其实牌楼与牌坊是有显著区别的,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p><p class="ql-block"> 牌楼的功能可以归纳为四类不同功能的牌楼:即大门型、标志型、纪念型和装饰型。</p><p class="ql-block"> 牌楼的形式有木牌楼、石牌楼和琉璃牌楼。石牌楼和琉璃牌楼都由木牌楼蜕变而来,它们的形式在相当程度上还保持着木牌楼的式样。</p><p class="ql-block"> 牌楼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建筑元素,同时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每座牌楼往往又有它自己的特殊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临清做为运河名城千年古县,城内原有很多老牌坊,据资料称有36座牌楼(牌坊),300余座庙宇。只可惜临清这些古老的牌楼都已荡然无存。只有一条牌坊街记载着牌坊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牌坊街是临清市北区回族聚集区的一条南北街巷,原来是一条叫王家胡同的街巷。700多年的元代运河在巷子南端,月径桥依偎在旁。牌坊街的北首是帅府街。明朝初年,常遇春、徐达驻守临清时帅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并不是每一条街巷都可以随便立牌坊的,对国家有功勋、取科第、施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才配得上建牌坊。与其说临清的牌坊街是一条街巷,不如说这牌坊里藏着曾经的荣光。说起牌坊街,必定绕不过居住在街巷里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书香门第,登科及第成就了这个家族曾经的辉煌时刻。</p><p class="ql-block"> 据临清地方史志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一位叫王体仁的书生考取了“贡生”的功名,王氏家族就是从此走向兴旺的。后来,王体仁的儿子王成德考中了进士,把王氏家族推向了顶峰。王成德是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山西参政。后来,他以母老乞归养的理由,回到临清故里奉侍母亲,事母至孝被传为美谈。</p><p class="ql-block"> 在胡同里修建牌坊,与明朝万历皇帝的一次封典有关。对此,《临清县志》上有这样的记载,因为王成德在任职期间政绩卓著,其父王体仁受到万历皇帝的封典,“以子成德封奉政大夫户部郎中”。由此,王氏家族在临清成了显赫家族。为了彰显书香门第和皇恩浩荡,在胡同内建造了一座石牌坊,坊额为:“貤封坊”。“石牌坊高大宏伟,雕工精湛。”王家胡同也就自然成了牌坊街。1958年,这座矗立在胡同内数百年的石牌坊被拆毁了。牌坊消失在逝去的岁月中,但它曾经留给临清人的记忆依然充满书香,那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荣光,也诠释着运河名城临清的绵长文脉。</p> <p class="ql-block"> 临清舍利宝塔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扬州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舍利宝塔第一层上的塔额“舍利宝塔”四个大字就是王成德题写的。能题写舍利宝塔的塔额,足以说明王成德在当时的临清是举足轻重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 图中老照片上的牌坊为民国时期的临清城南门外的林氏节孝坊,牌坊为石制,雕刻精细巧妙。也早已不复存在了。右图则是临清的牌坊街现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运河古城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牌楼(牌坊)。 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淇河、卫河合流处决口,自南向北畅流,行水613年。春秋时代谓之大河,亦谓老黄河。黄河故道即为老黄河之遗迹。临清市境内的黄河故道长约70公里,总面积约13万亩。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内古沙丘连绵起伏,宛若一条苍龙盘旋而卧,蔚为壮观;近2公里长的古堤和古驰道至今仍保留着原始风貌;1万多株古椹树蓊郁苍翠,树龄大多在300年左右,是名副其实的“秦汉古河道、明清椹果园”。</p><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柱三重檐木牌楼,向里走有一座三门石牌坊。中间门楣一面刻有“故道胜境”一面刻有‘’沙金椹紫”。景区正门是一汉代建筑风格的门楼,正门对面是黄河古渡的雕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考棚街石柱砖木大牌楼 </p><p class="ql-block"> 考棚街是指科举考试的考棚,临清现在仍保留着簧门。现为临清市民族实验中学。明代为“工部营缮分司”,专门督理烧造、解运贡砖。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这里改设考棚,设置考院,为四县(临清为直隶州,辖领夏津、武城、邱县三县)生童应试之所。清道光二十年门(1840年)山东道又确立临清为乡试会考之所。民国期间,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设于此。张自忠,李苦禅,臧克家都在此就读或者任教。</p><p class="ql-block"> 在考棚簧门西侧,有一座阁楼,这就是“县治遗址”。为明初临清县治所,又称“文昌阁”,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阁楼用城砖垒砌敦台基座,高3米,占地42.3平方米,基座南北向辟券洞门贯通街巷。门楣上镌刻“县治遗址”四字。</p><p class="ql-block"> 在考棚街的东首有一座大牌楼,门楣中间有季羡林先生题写的“考棚街”三个大字。与大牌楼相对的是小运河在临清的转弯处及凤凰岭。</p> <p class="ql-block"> 从考棚街牌楼东行300米就是临清大众公园。 通过 拱形石桥(宏济桥)就是两侧带有配间斗拱砖木牌楼,巍峨壮观的大门牌楼 ,牌楼檐子下的匾额是山东省著名书法家孙百川先生题写。</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凤凰岭下建进德分会(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倡办的为士绅聚会之所)为纪念在临清倡办义学的千古奇丐武训先生,在进德会大牌楼南建造了一座五楹二十四柱歇马迥廊式大厅,名为“武公纪念堂”,纪念堂再向南砖木结构的鳌头叽大牌坊。</p> <p class="ql-block"> 鳌头叽大牌坊和牌坊对面的临清解放纪念碑,碑文有解放后第一任市长黑柏里同志所题。</p> <p class="ql-block"> 公园大牌楼以北200米处路西是“独占”楼,楼上门楣高高悬挂的“鳌头矶”三字最初乃明代书法家方元焕所书。康熙皇帝南巡曾在此处登岸,为鳌头矶阁楼亲题“鳌头矶”匾额,当年登岸处镌刻的石碑至今还在。现在所悬挂的牌匾为国画大师李苦禅在一九八零年八十一岁时为鳌头叽题写的牌匾。</p><p class="ql-block"> 明代正德年间,在中州翘首之地叠石为坝,坝形犹如鳌头,而“矶”为水边突出的石头,所以,当时的知州马纶为其题名“鳌头矶”。</p><p class="ql-block"> 独占楼对面是澄瀛广场,与独占楼相对而立的是“鳌叽凝秀”石柱斗拱琉璃瓦大牌楼。</p> <p class="ql-block"> 自澄瀛广场“鳌叽凝秀”大牌楼沿运河向东南千米余处是鑫运广场,面向河面建有大石牌坊。此牌坊是建在临清原古楼“启秀楼”旧址不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启秀楼是临清老十景之一——津楼夜雨,楼层两级,高百余尺,为歇山式卷棚顶,飞檐挑角。下有四门,可通车马,北向大街,南靠运河,南门进城。步石级而下可乘舟楫远航。据志书记载,此楼建于明代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由兵备副使聂珙重修。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毁于战火。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临清知州陈宽又重修。一九六六年因邢台地震影响,楼体倾斜断裂,于次年夏拆毁。图中左侧即是启秀楼旧照。大石牌坊面向运河的广场即是按码头形式所建。</p> <p class="ql-block"> 鑫运广场沿运河继续东南行过古楼桥后正南行一千五百米运河东岸,是开元山荘水上饭店,山荘坐落在五千平米的荷花池北端,为一三层青瓦楼房,楼层错落有致,山荘背后有一红色牌坊,上书“开元山荘”四个大字。夜色来临荷花池周围白玉栏杆和楼房檐流光溢彩景色怡人秀丽,这里也是许多专业和业余摄影爱好者的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 开元山荘沿运河东南两千米处,就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过临清时歇脚饮马的地方(歇马亭)。</p><p class="ql-block"> 临清歇马厅坐落在城东明代所开凿的会通河北岸,康熙十二年(1673年)《临清州志》记载此处为“岱宗驻节(泰山行宫),俗称歇马厅”。原宫观建筑结构整齐,布局紧凑,面朝东南方向的泰山而立,是一处平面呈纵长方形的宫观建筑群。距离宫观东约200米处,是歇马亭牌楼,正面书有“歇马亭”,里面书有“道法自然”。</p> <p class="ql-block"> 自鳌头叽“鳌头凝秀”大牌楼沿运河西南行500米余,是近期开发的临清运河老街项目。近日,该项目入选2020山东重大项目库第二批优选项目名单,成为其中7个精品旅游项目之一,项目将建设运河老街,打造集历史、文化、旅游、商业娱乐为一体的特色街区。项目西侧就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的会通河段。“运河老街大石牌坊”就在老街项目的北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运河老街河对面就是临清运河钞关,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宣德十年(1435),临清钞关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直控督理关税。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遂废。临清运河钞关为一组建筑群,自运河而西依次为河口正关、阅货厅、“国计民生”坊、关堞、仪门、正堂等。南北三进院落,置设穿厅、船料房、鼓铸坊等,占地四万平方米 ,厅堂坊舍室四百余间。占地东西长130米 ,南北宽96米 。现存两进院落,前院为公署办公区,后院为仓储区,建筑大都为硬山建筑,青色灰瓦屋面。临清运河钞关是全国仅存的运河钞关,对研究当时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发展均具重要价值,是研究漕运历史、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社会形态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它还是明代万历年间王朝佐反税监斗争的历史见证,也是著名小说《金瓶梅》一书中多次描写的一处重要史迹。</p> <p class="ql-block"> 龙山公园木制大牌楼</p><p class="ql-block"> 运河头闸口是与卫河交汇的终点站,运河在此正式汇入卫河成为卫运河继续向北至北京。而临清龙山则是由清挖运河而堆积如山的。解放后开辟为龙山公园,原来正门是一木制牌楼,上书有龙山公园。牌楼现已拆除更新为图中左图开放式的新大门了。</p> <p class="ql-block"> 临清古楼新村大牌楼是目前临清最大最宏伟的五层斗拱石牌楼。它坐落在临清温泉路中段路北古楼新村北门,兼有大门和装饰两种形式的大牌楼。</p> <p class="ql-block"> 临清护城河秀业街大牌楼,这里原来是临清老城的护城河,六十年代将护城河填平后建起了一条商业街,在街的北首建起了一座八柱亭式石牌楼即护城河秀业街大牌楼。</p> <p class="ql-block"> 天桥商业城牌坊,这是座落在红星路、大众路、天桥街三路交叉口的商业批发市场的一座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 新华路与温泉路交叉路口的信合街心牌坊。这是一座装饰性的街心牌坊。它不同于一般常见的平直牌坊,呈半圆形别具一格。</p><p class="ql-block"> 南厂新村大门形式牌坊。</p> <p class="ql-block">运河路中段的周三里牌坊。</p> <p class="ql-block">九龙温泉山荘牌坊。</p> <p class="ql-block">桑树园老年公寓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 临清市联创有限责任公司大门牌楼。联创公司原为临清市皮毛厂,后因生产地毯改为临清市地毯厂,随着形势的发展又开发了羊绒织品的生产,企业改制后改为如今的联创公司。</p> <p class="ql-block"> 临清济美酱园大门牌楼。临清济美酱园位于临清城西北地段运河东畔,公元1792年大清乾隆57年安徽歙县人汪永椿沿运河北上,看到临清的酱菜业有利可图,便在城中御史巷对过后营街口购置了一所宅基,办起了酱园,铺号为“远香斋”。清末民初,远香斋便更名为“济美酱园”取《左传》“世济其美,不损其名”词句之意,其经营也进入了鼎盛时期。数百年滔滔运河水,流淌出临清盛极一时的繁荣,也给这座古县带来南北文化的众多融合,济美酱园的形成就得益于运河,成为一家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传统老字号。</p><p class="ql-block"> 1822年(道光二年)济美小菜、豆腐乳被清廷列为御用贡品入宫,誉为“贡品小菜”“进京腐乳”名噪京城。临清的“济美”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大慈阁”、济宁的“玉堂”,并称江北四大酱园。</p><p class="ql-block"> 1959年提供酱菜10000斤赴京以供国庆十周年庆典之用,济美酱园职工代表沈德旭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诸多历史见证济美酱园的历史功勋被世人所公认。 现在酱园厂区的大牌楼门楣是由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题写的“临清济美酱园”。</p> <p class="ql-block"> 临清运河酿造集团大门牌楼。酿造集团的前身是临清市酒厂,后改制为临清卫河酒业有限公司,现为临清运河酿造集团。</p> <p class="ql-block"> 临清黑庄农贸市场大门牌坊。黑庄农贸市场的牌坊属于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这是因为临清是回族群众较多聚集地区。清真寺、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在临清这个运河古城比比皆是。这座伊斯兰风格的牌坊比较少见。</p> <p class="ql-block">临清五样松石牌坊。</p><p class="ql-block"> 临清五样松又名:东郊孤松,位于山东省临清市城东陈坟村东北、锦衣陈氏茔内。传为明永乐年间一道士将五样松苗扭结成一,植入盆中,大后由盆中移植于此。故得此名。五样松树高16米,树干围长1.9米,树冠形如巨伞,枝干虬突,味香过檀。又传此树其叶有米粒、竹篾、针、刺、喇叭5种形状,故称五样松。有人说此松为五种松柏苗扭结,日久成为一体,故生五样叶。亦有人说树本身就是异叶之品种,属松柏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