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狂人骆明(五)

步雄3765218

<p class="ql-block"> 写作狂人骆明(五)</p><p class="ql-block"> 骆明的人间烟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泱泱中国大地上,靠给报纸,杂志社写稿为生的自由撰稿一族大概是城市从业者中投入产出比最低的一个阶层,他们的报酬不但排在保洁员和保安员之后,而且也远不如其稳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稿费说起:1949年后,中国的稿酬制度经历多次调整, 1958年后,基本稿酬标准是每千字4元至15元。1980年、1984年、1990年和1999年的四次提升,最后调整为“原创作品每千字30元至100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千字30元至100元的标准,对写作者意味着什么呢?有人算了一笔账,中国一线城市里,2015年春季的平均薪酬为6600元以上,按照“每千字30元”的标准计算,一个作家每个月至少要写2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也就是每天7000多字,而且还要保证每个字都能发表,收入才能与这一平均薪酬持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4年11月1日,国家版权局颁布新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正式施行,稿酬标准才再次得到提升,为千字80元至300元。调整后的稿费标准能给作家们带来什么样的生活?媒体人、作家多默士用了一年时间,向对海内外作家、学者、教授、官员、税务专家等发起了一项问卷。对“单纯靠写作能养活自己”这个问题,大多数作家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家韩少功认为:“90%的作家恐怕还是不能完全靠写作养活自己的。如果“养活”的定义只限于温饱、饿不死”,另当别论。作家林白说:“如果没有孩子,不用养家,有房子住,买淘宝上最便宜的衣服,经常吃方便面,那还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此失衡的投入产出比无疑给了写作者极大的生存压力。上世纪九十年代,骆明爱人下岗,孩子在外地读大学,除了他不高的一点工资外全靠稿费补贴家用,骆明的写作之狠是有名的,一台旧"386"电脑是他的工厂,稿纸正反面都用,边空的留白窄过韭菜叶。他有糖尿病、颈椎病,他用硬纸做了一个脖套靠在椅背上,夜夜苦写,每年总有几十万言问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写起东西来简直"自虐",他"恨活儿",他甚至每每兴奋于编辑们当晚约,明晨交的“隔夜稿”,一杯浓茶,一包香烟,狠敲一夜,昏沉沉骑车去交稿。笔者曾与骆兄到张家口采风三天,每人的食宿路费才区区几十元一张电影票的钱,众人回家后还没休息过来,骆兄已经写出了万字游记,堪称疯狂写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终于,在骆明的带领下,众人在某杂志争取到了千字千元的稿酬标准。每字一元就是今天也不多见,上世纪末,一篇千字文能抵上一个月的工资,堪称时代惊诧,这令写作者们大喜过望,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笔底文字的尊严与价值,而这一切都源于骆明的执着和坚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只有勤奋而没有机遇,只有天分而没有贵人相扶都是不幸的。骆明就是许多人美好机遇和优越环境的缔造者,由于缺少了一个人,人们的眼前就突然缺少了光亮,失去了方向,那人必定是一个旗帜型的人物,骆明就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