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牵牛又著花

知无不言

<p class="ql-block">有一种花,算不上惊艳,但开起来,却也能把夏天妆点得活色生香的:有纯白,更有莹蓝、有绯红,还有蓝中带紫的。光是这五颜六色,就叫人浮想联翩,总有些浪漫的味儿。因为长得极像喇叭,所以村里人都称之为喇叭花,倒也名副其实。不过,她还有一个更值得我们咀嚼的名字,叫作牵牛花。于是,我在乡下的时候,只要看到牵牛花,就会想起远在银河里的织女星,不时会生出些莫名的怅惘来,就像杨万里在《牵牛花》中描述的那样,“绕篱萦架太娇柔”,怎不叫人心生怜惜呢。</p> <p class="ql-block">好像,牵牛花来到这个世间,就是要人呵护的。她喜欢待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所以夏天是她开得最盛的时候。而她有怕冷的习性,还等不到冬天的来临,她就迫不及待地凋零了。她还喜欢绕在竹篱笆上,在绿蔓中生出点点嫣红,平添了几许生机勃勃。还是杨万里,他在另一首咏牵牛花的诗中说,“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与宋人舒岳祥如下的诗咏,说的都是“竹引牵牛花满街”的意思:“竹篱疏复密,牵牛花低昂。”牵牛花开花也很有意思,她总是选择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在更深露重中绽放开来。总是这么静悄悄的,生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又仿佛是那个迎接光明到来的花间使者。所以,大雷岸边,人们都喜欢叫她“勤娘子”,静若娇娘的模样,又增添了我几分百般怜爱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放过牛的缘故,我从小就喜欢牵牛这个名字,但一直也没有搞明白,牵牛花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人说,当年在卧牛山下,住着一对孪生姊妹,耕着几亩薄田,生活很是艰难,天上的玉帝有些怜悯,想要送一尊金牛给她们,但姊妹俩却将藏在山洞中的金牛一个一个地唤醒,并分给了乡亲们,而自己却葬身山洞。因为是牵牛花开的时候发生的事儿,所以牵牛花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地叫开来。这则牵牛的故事,寄托着美好的寓意,但也只限于民间的口口相传。倒是与织女的似断还连,总是在文字间若隐若现。宋人赵与滂就在《牵牛花》中说过下面这样的话,颇具想象力:“名在星河上,花开晓露间。”我相信,这不是牵强的附会,而是自然的联想。于是,我们看到,在少游的笔端,牵牛花是衣袂飘飘的“花仙子”:“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依玉栏杆。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而在逋山的眼里,牵牛花又是由织女的乡思凝结而成的:“圆似流钱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秋深结此花。”</p> <p class="ql-block">清人赵熙《玉京秋》词曰:“鹊桥心事,欲提羞说。”是的,牵牛花固然惹人怜爱,但也不只是一个堪作点缀的“花瓶儿”。《本草纲目》载曰:“牵牛治水气在肺,喘满肿胀,下焦郁遏,腰背胀肿,及大肠风秘气秘,卓有殊功。”所以,明人吴宽在《牵牛》诗中说:“《本草》载药品,草部见牵牛。薰风篱落间,蔓生甚绸缪。”在这里,吴宽既写出了牵牛花的性情,也点出了其可以入药的功效,一如舒岳祥所言,“入药性寒君莫弃,良医疏滞用随宜”。多年来,因为一直在外奔忙,回到慈湖畈的次数并不多,特别是在牵牛花开的时节。有一天,读到宋僧释宝昙的《见牵牛花有感》,想起桃花岭上的牵牛花又开了,我的心绪一下子又沸腾了起来:“篱落牵牛又著花,摘花心在鬓先华。故园红染姜丝在,安得缄封寄各槎。”也许,是到了该回去一趟的时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