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之情 3

老郭

<p class="ql-block"><b>第三章 快乐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退休了,短期落居于江南,时间回归到了小空间内。</p><p class="ql-block"> 江南,江水三千,春冬和暖,四季花开。虽然,芙蓉夏韵,菡萏满塘,翠影藏烟。但酷暑难熬,无论晴雨,动辄挥汗如雨,让人少却了赏荷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打开书房空调,摆上一壶绿茶,盯着那袅袅娜娜、飘飘渺渺的茶雾,思绪又飞到三千里外。</p><p class="ql-block"> 山乡的小路、山乡的溪流,印记着儿时浅浅的岁月,甜与苦,沉与浮,散落在那一条时光的长河中,涓涓如丝,无法驱散。</p><p class="ql-block"> 山乡春夏,燕子归来,房檐下叽叽喳喳,修筑着鸟窝,伴着儿童的喧闹,飞来往去。</p><p class="ql-block"> 村西,跨过山梁,有条沟,叫八号沟。沟里住着位精瘦的老道,帮大队种植和管理着一片果园。果的品种叫黄太平,是后山唯一能生长结果的果树。果子酸度很高,放几天,变绵沙了,就好吃了。 </p><p class="ql-block"> 沟里,布谷鸟很多,布谷、布谷,空灵远唱,声声动听。八号沟山畔,大多是黄土坡埂,坡埂上,长着很多红根根,拿木棍挖出来,衣服上蹭蹭泥巴,嚼着吃,很甜。还有一种野草,兔子最爱吃,结一种绿果,两头尖尖,中间鼓,半寸来长,嫩的时候,咬开全是奶,当地人根据香甜的奶味,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伊奶奶”。</p><p class="ql-block"> 山地里,长着很多醋柳柳,红皮绿杆,捡短粗嫩的连根拔起,把外皮扒掉,酸溜溜的,爽脆可口。</p><p class="ql-block"> 村东,山坡下,柳树成荫,少儿们经常在那里爬树,打榆钱儿吃,撸一把塞满嘴,吃多了,便便都是绿色的。</p><p class="ql-block"> 南沟,那里有队里外建的牛羊圈,住着一位不明来历的瞎眼人看门,离村较远,少儿们太小,暂时还去不了。</p><p class="ql-block"> 北面的河,是孩子常去的场所,水里打水仗,学狗抛,扔石头击水花。累了,裹一身泥巴,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看着没有翅膀的云彩,遐想着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模样,翻一个筋斗云,飞行十万八千里,不知能否飞到世界的尽头?这样的本领真是神奇。河里,泥鳅、鲶鱼都是一群群的,鲶鱼长着长长的须,人们叫它蛇鱼,孩子们捉鱼,就是玩,不懂地吃。</p><p class="ql-block"> 那年,徐干事母亲从河北过来住,告诉我,河里小鱼能吃,你抓来,我给做。抓鱼很简单,拿个铁筛,在水里兜一圈,就是半筛子鱼。老人家把鱼洗洗,用两个大拇指对着鱼肚儿挤一下,挤出鱼肠,再用羊油放锅里炸,脆香的很。</p><p class="ql-block"> 还是那年夏天,供销社从前山进来了香瓜,三姐带着我去买了一个,是那种灯笼红香瓜,打开露出红红的瓜瓤,香味四溢。一出门,三姐等不急回家,就把香瓜掰开两半,一人一半。可这时傻眼了,两人第一次吃香瓜,不知道该吃皮还是该吃瓜瓤?想了想,西瓜是吃瓤,这香瓜也应该是吃瓤吧。于是,姐弟俩,吸溜了香瓜瓤,扔了皮,拍拍手满意地走了。回家,问了母亲,才知道是吃皮。一段时间,这成了家里姐弟的一段笑话。</p><p class="ql-block"> 山区的野菜很多 ,那才是地道的绿色食品。蒲公英、甜菊、臭葱、野韭菜,还有一种下雨后,生出的地皮菜,当地人叫羊浓带(羊鼻涕)。认为是羊吃草时,喷出鼻涕,然后发生菌变,长出来的。这些包饺子,拌菜都很好。</p><p class="ql-block"> 再高档一些的菜就是野生黄花、蘑菇、山丹丹、摘麻麻。摘麻麻现在超市还有卖的,是炝油、熬疙瘩汤提味的最好佐料。</p><p class="ql-block"> 封闭的后山,蔬菜很少,水果只有一种。孩子们就靠着无意识地食用野果、野菜补存了身体必须的维生素,慢慢地长大。大一点的孩子,有的套鸟烧鸟肉、还有的更是抓住蜜蜂,掐了屁股吸蜂蜜来吃。</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能吃到的甜食,主要是秋天的胡萝卜汁了,熬稠后,蘸糕和馒头吃,家家会做一大罐。</p><p class="ql-block"> 记得,铁匠铺有个拉风箱的师傅,我们挖到地里的陶虫(一种蚕蛹),淡黄色的那种,有大人大拇指大小,长的像极了供销社卖的螺丝糖,拿给他,在火炉上烤一下就放到嘴里嚼着吃了。当时感觉很恶心,现在想来,那可能就是高蛋白。</p><p class="ql-block"> “十五”节日分的羊肉,不舍得几顿吃完。晒干,裹上莜面,放在柜里,防备生肉虫。平时,做个肉汤,调莜面吃,招待客人。</p><p class="ql-block"> 那时,能吃到的油花,主要是羊油了。因为好保存,也多。羊油炼制后,冷却成羊油坨子,每顿饭削一点。</p><p class="ql-block"> 冬天,上冻后,大多数人家要杀一口猪。杀猪很热闹,几个壮小伙子,追着待宰的猪,满院子跑。追上后,一人抓一条腿,把猪撂倒,摁在木板上。屠夫上去,扳住猪脖子,一刀毙命。猪血噗噗地流到盆里,再煮成血块,做猪血饺子吃。杀猪的程序很繁琐,这仅仅是第一步。接着要把猪拖到大伙房,用气管把猪吹鼓,吊起来用滚烫的水退毛。外表干净后,开肠扒肚,大卸八块。</p><p class="ql-block"> 有一惯例,屠夫要带走猪尾巴的,猪尾巴的大小,全凭屠夫下刀的深浅了。槽头肉要先割下来,拿回家开炖。槽头肉、粉片加土豆烩满满一锅杀猪菜。我家是出烧五号锅。开饭时,杀猪的、帮忙的围在一起吃炖猪肉烩菜。家属院10户人家,都要送一碗过去,家家户户都一样。</p><p class="ql-block"> 这一冬,只能吃一点猪肉,其余的都要用麦秸堆个坑,冻在院里。然后,抹上黄泥巴,浇水冻成冰堆。等过年时,启封开吃。</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不等到过年时,再杀猪呢?因为,冬天猪会吃很多粮食,但天冷又不会长多少肉。</p><p class="ql-block"> 六五年文革前夕,也是儿童时期最快乐的一年。人们彻底摆脱了饥饿的恐慌,社会稳定,工作、学习、生产都在有序进行。</p><p class="ql-block"> 后山那年,风调雨顺,在莜麦、小麦、土豆顺利落种后,农民们相对清闲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这时,公社开始组织各大队文艺汇演,东河子村摆起了擂台赛。村北头,搭个戏台,帆布盖顶(文革后期,还盖了个很气派的戏台),晚上挂起明晃晃的汽灯,锣鼓喧天。六个参赛队伍,由各大队组成,公社机关和七号大队组成一个队。还记得有个红色戏剧,叫三月三,公社和七号大队联合演出,大意是工农红军,约好三月三那天,要打回家乡,解放村民。扮演报信的白匪军,是村里瘸子张锁成,瘸着腿上场,一句道白“共匪打回来了!”然后,后台发出砰的一枪,瘸子展展地摔倒,笑得大家前仰后合。</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天天围着看大人拍戏,知道枪是怎么响的。用一种铅制的手枪,扳机孔塞放一个锡纸包的白色炸药包,搂动扳机撞击打响,还会冒烟。那时,以红色小剧为主,公社木业社负责做木头刀枪道具,做的很用心,很像。文革前,也会排演一些传统二人台,比如王成卖碗等。</p><p class="ql-block"> 公社,有徐干事组织了家属院的几个男孩子,练习快板书。其中,有我和赵全虎家的二小子,叫赵二套。我怎么也学不会打快板,后来,上台演出时,好像改成三句半。台上,我是否勇敢地念出台词,表演的如何,演砸了没,没有记忆了。</p><p class="ql-block"> 社会就是一个大学堂,点点滴滴,见识了很多,懂得了很多。</p><p class="ql-block"> 公社,除了文艺汇演,还有民兵大比武。比赛完,晚上回村,小伙子们排着队伍,扛着枪,昂首挺胸,唱着战士打靶归来,满脸的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卓资县有晋剧团,每年农闲都要下乡演出。那时,大人们最爱看了。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就会给几个零钱,轰走孩子们,别打扰大人们看戏。家属院里的大人们,那些天,都在评论着唱的是哪一出,谁唱的最好,剧团布景、行头怎么样。那时,演的都是古装戏,还记得有一出戏是穆桂英挂帅,杨宗宝射剑夺印。看戏知道,大凡奸臣都是白脸,如潘仁美。大凡忠臣就是黑脸,如包拯。</p><p class="ql-block"> 唱戏是乡村最大的事,供销社要进购很多吃的,有各种糖果,还要临时开个饭店,卖麻花、月饼,荞麦饸饹等。跑江湖的也来凑热闹,看西洋镜,几分钱就看几个片片。马戏团最吸引孩子们了,耍猴,雨伞滚火圈、吞吃长剑等记忆深刻。</p><p class="ql-block"> 那年,还增加了两个见识。一个是夏天跟母亲回老家,人生第一次坐上了汽车。母亲抱着我坐在驾驶室,好奇的我,看了一路。再一个就是,村里两光棍兄弟,叫大后生和二后生,据说是村里最有钱的了。大后生镶了金牙,二后生买了唱机。过年,周围的大人小孩,围在他们家里听唱,人们管叫洋戏匣子。唱片不转时,就用摇把紧紧发条再唱,唱针磨秃了,不舍得换,就用磨石磨磨,接着用。</p><p class="ql-block"> 后山落后,最大问题是没电。电灯电话,楼上楼下,仅是科幻读本里的畅想。家家户户都点一个煤油灯,孩子们晚上围着炕桌写作业,大人围着煤油灯抽水烟。煤油有时候也很缺,家家为了省着用,都会早早地熄灯睡觉。 </p><p class="ql-block"> 今天,插了一章。主要是,想把童年那些美好的后山生活情趣,留存下来。现在,再去当地,已经没有那种生活,很现代了。回忆的几个片段,主要是,有关影响少儿们成长的饮食和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月二十九 芜湖</p> <p class="ql-block">近日在大青山沟里找到了“沙奶奶”,即文中提到的“伊奶奶”。</p> <p class="ql-block">雷山水库</p> <p class="ql-block">山乡之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