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最难千里故人来——电影《过昭关》推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小桥流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晋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性情放浪不羁,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一觉醒来,吟咏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远在剡溪的隐士戴安道,于是连夜乘船前去拜访。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门口,他却没有进去,而是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古有王徽之夜访好友之洒脱,今也有两鬓霜华之老人千里探友的炫酷。</p><p class="ql-block"><br>一位77岁高龄的老爷爷带着一个年仅7岁的小孙子,骑三轮车跨越千里去三门峡看望重病老友,电影《过昭关》故事情节就是这么简单,然而却令人震撼!影片真实、朴素、干净和纯粹,非常打动我,电影几乎没有一处煽情,一切都顺其自然地发生着,给人感觉更像是一部纪录片。</p><p class="ql-block"><br>鸡鸣狗吠、绿树田野,砖瓦房、水泥路……影片中呈现出的乡村美景令人沉醉。多久没在这么静谧的村庄住过了,多么怀念儿时的生活呀,总感觉住在城里的小孩没有童年,他们与大自然不够亲近,很多有趣的生命体验无形中被剥夺了,电影的小主人公——住在城里的——小男孩宁宁,就是其中之一。刚开始他很不情愿地被他爸爸送到乡下爷爷家,然而经过一次长途“旅游”的洗礼,当面临和住在乡下的爷爷告别时,他又依依不舍。</p><p class="ql-block"><br>故事的起因是老爷爷听说他的老伙计韩玉堂生病了,打听到地址后,决定去探望,因为孙子晕车,他就打算骑电动三轮车去。要知道老伙计住院的地方在三门峡啊,那可是千里之遥啊!刚出发,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孙子催爷爷开快点,爷爷说:“开那么快干啥,只要走不错路,慢慢就会到的。”老人家身上的那股子静气很是令人佩服。</p><p class="ql-block"><br>不多久,电动三轮车就坏了,老爷爷推去店里修。老板二话不说,让爷孙俩先坐下来吃西瓜。当地乡风淳朴,人情味十足,感觉很温馨。老板一听他们要去远在千里之外的三门峡,很是惊讶,劝阻无效后便善意提醒老爷爷换个加油的车去,老爷爷采纳了这个建议。</p><p class="ql-block"><br>老爷爷的哑巴兄弟教会了他开三轮摩托车,他带上孙子和一些路上要用的家伙什就出发了,这一点也不亚于年轻人所谓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一老一少去那么远的地方何其危险,可我倒觉得老人家的行为真的太酷了!</p><p class="ql-block"><br>白天骑车赶路,夜里爷孙俩就在野外枕着蛙声入眠。睡前,老爷爷给孙子讲了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天亮之后又继续出发。他们起先遇到了做生意失败、灰心失望、在河边钓鱼逃避现实的年轻小伙,老人家讲述了他哑巴兄弟一家的悲剧故事,并悉心开导年轻人:“有些事情啊,人是无法控制的,也就像这河里如果没鱼,你跟这守一辈子,你也是钓不上来鱼的。”年轻小伙听后,阴郁的脸上露出了笑容。</p><p class="ql-block"><br>随后爷孙俩又遇到了一个货车司机,老爷爷乐于助人,也信任别人,二话不说就把车借给司机师傅去买修车要用的皮带。得知爷孙俩要去三门峡,自己正好也要去那个方向,司机就很热心地捎了爷孙俩一段路,路上老爷爷又仗义帮助孤儿寡母。</p><p class="ql-block"><br>之后爷孙俩遇上了孤独的养蜂老人,两个老人就着几个小菜喝起酒拉起话来,养蜂人感叹:“咱这一辈可不好过呀!”老爷爷深有同感:“是啊,咱这一辈子啊,也就跟那过昭关是一样,过罢昭关又过潼关,过罢潼关还有山海关嘉峪关,关关难过也得过呀。”许是看过了一生的风景,历经了一生的风雪,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哲学家,老爷爷说的话总是很有哲理。</p><p class="ql-block"><br>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爷孙俩终于到三门峡了!然而他们却被警察带去派出所,孙子害怕极了,爷爷安慰他道:“遇事要了解它熟悉它,就不害怕了。”原来是宁宁爸爸找不到爷孙俩着急,报了警,开车来带他们回家了。趁着宁宁爸爸去处理摩托车的间隙,老爷爷走路来到了老伙计住院的病房。</p><p class="ql-block"><br>电影在这里宕开一笔,没有立马让两个老朋友相见,而是让老爷爷认错人闹个笑话来放慢叙事节奏,这个情节很是巧妙,更凸显老爷爷的朴拙。老友韩玉堂看见昔日老伙计不远千里来看望自己,老泪纵横,思绪万千。可惜,来不及细细道来,老爷爷就要匆忙赶回去了,因为儿子和孙子还在等着,老爷爷不能和朋友久叙。几天辛苦跋涉,就为这一刻的相见,情深义重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br>影片最后,哑巴兄弟、玉堂好友相继离世,老爷爷在大雪纷飞的屋门口唱起了《过昭关》的戏曲,在老爷爷“我好比哀哀长空雁”那哀而不伤的悠长曲调声中,影片到此结束。整部电影老爷爷用的都是河南的方言,原汁原味,朴实无华。他眼睛清亮,慈爱沧桑,朴拙睿智,让人可敬可爱!电影很适合一个人静下来,喝着热茶,慢慢品咂。<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