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闾关一探

爱山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尾闾关</b></h1><br> <br><br><br><br> 尾闾<br><br> 尾闾出自《庄子·秋水》,泛指事物趋归或者倾泄的地方。在地理上是指海水所归之所,就是海拔十分低,地势位于下游,承接所有的江、河水并且汇聚这些水的地方。现在多用来指江河的下游。<br><br> 在医学上尾闾指长强穴的别称、尾骨或者推拿部位的名称,即龟尾,位于尾骨端。在骶骨下之最尖端,医学上称为尾骨,道家称骶骨为仙骨,长三寸三分,成瓶子形,为下部神圣之枢纽,因为行气先度尾闾,所以道家称之为尾闾(亦有称复命关者),为“三关”中之第一关。<br><br> 另外, 骶骨上有八个洞,左右排列,上下分为四组,右阴左阳,各自合一。<br><br><br><br> 又因骶骨为脊骨之根,而脊骨又为人身之主体,如欲补充骨与髓之营养,应以骶骨为中心,生理学上所谓骶骨尾神经丛即集于此,其中有两条神经线与精窍相连,精窍又名精关,医学称为前列腺,在肛门前三分,阴囊后七分之上一寸三分。圆形,有六条神经线,两条与骶骨相通,两条与肾脏相通,两条与心脏相通,而且这六条神经线,通达全身,所以尾闾一动,前列腺(道家称阴跷)就动,前列腺一动,全身都动,戴氏心意拳所谓尾闾一动全身无有不动者,其理在此。<br><br> 骶骨的前面为腹部,在其瓶口的上端一寸三分,即第五节腰椎骨处为真炁穴。<br><br> 因此,不仅仅是戴氏心意拳,所有的内家拳,都很重视尾骨的修为。<br><br> 不过,戴氏心意拳好像是要求比较严格一点,除来自对婴儿放入观察所悟外,还来自对所有动物在奔跑时的原动力的观察所悟。老子的一句“守稚能如婴儿乎?”请细细参悟,我们以前,七周岁以前不穿有挡裤,有人家的道理。可惜,简单的认识我们的祖辈的做法,带来的后果,我们在自己品尝。<br><br> 我只是从反面来说,一则古人的说法做法的正确性,二则,我们打内心要尊崇古人的一些思想、文化,那都是有厚重的历史在里边。<br><br> 上述提到的一些概念,请细细品味,愿天下所有同道,能携起手来,维护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思想乃至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br><br> 说句大话,修为拳术,您连“精关”、“八髎”都不知道,也不知其重要性,那您练的真的很西方了。<br><br> 西方的练法效果很好,进展也迅速。您迷信也很正常。<br><br> 倘不要以胜败论的话,您真的很西方。<br><br> 不过,也很可惜,由于学艺的对上一代不是打内心的尊崇,我们的东西,真的有失传的可能。<br><br> 戴奎师爷打开地盘,袍子犹如一把伞,站好后,袍子上一点土都没有。见过他练的,今天还活着。我觉得他不胡说。<br><br> 可惜,谁下那大功与顽力?<br><br> 对上述的论述,很多人还怀疑,真的很正常。<br><br> 拳术已经由“功名营生”被社会淘汰到“爱好”,真的无需侍师如父,那也就得不到师父肚子里的东西。<br><br> 老舍《断魂枪》里沙子龙的“不传——不传——”犹在耳旁。<br><br> 抗战时期,作为左右翼作家们都能接受的文联主席,通过沙子龙到底在说什么呢?<br><br> 我们似乎有责任继承与传承一些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