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架(三二)<br>读杨绛先生散文《我们仨》<br>《我们仨》是杨绛在92岁高龄写下的一本关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的回忆录,记述了一家三口63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书中,杨绛写到:“现在我们仨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读着这些质朴的文字,我常常被他们一家三口的温情和幸福所打动。<br>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渐渐明白: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才是我们一生最珍贵的财富。而一个家庭最好的模样,莫过于懂得情趣,充满乐趣,不失志趣。<br>01 <br>懂得情趣,日子越过越美一家人过日子,时间长了,难免会觉得生活平淡无味,常常生出一些不必要的争吵和矛盾。但是那些真正热爱生活、懂得情趣的人,总能在平凡和琐碎中发现生活的乐趣,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杨绛和钱钟书之间的相处模式就是如此,虽然日子过得稀疏平常,但他们从不缺少生活的情趣。两人刚到英国牛津求学的时候,寄住在别人家里,因为吃不惯国外的饮食,就租了一间房子自己做饭吃。就这样,两个完全不会做饭的厨房小白,开始了自己的做饭“实验”。“一次店里送来了扁豆,我们不识货,一面剥,一面嫌壳太厚,豆太小。我忽然醒悟,这是专吃壳儿的,是扁豆,我们焖了吃,很成功。还有活虾。我很内行地说:‘得剪掉须和脚’。我刚剪得一刀,活虾在我手里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虾,逃出厨房,又走回来。……我们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入文明阶段。我们玩着学做饭,很开心。”<br>两个已经颇有名气的学者,却始终保持着生活的情趣,把做饭当成一种实验,不断尝试并乐在其中。在他们看来,生活是一种冒险,每一次未知中都暗藏着意外或者惊喜,让人流连忘返。正如书中所说:“我们搬家是冒险,自理伙食也是冒险。吃上红烧肉就是冒险成功。”两人就像是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童一样,对每一件事物都怀有好奇,永远保持热情与期待。哪怕钱钟书后来生病,哮喘病发,呼吸如呼啸一般,两人还戏称为“呼啸山庄”。<br>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每一件微小的事物,在他们眼里都具有特别的意义。<br>生活的琐碎,就在这些日常的情趣中被点亮,散发光芒。<br>一对知情识趣的夫妻,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婚姻生活也会幸福美满;<br>一段幸福长久的婚姻,往往充满温馨与快乐,家人之间相处和睦,其乐融融;<br>一个懂得情趣的家庭,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美,蒸蒸日上。<br> 02 <br>充满乐趣,家庭关系和谐杨绛和钱钟书的女儿钱瑗出生后,原本的二人世界变成了三口之家,生活也增添了更多乐趣。杨绛在书中这样写到:<br>“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有时候,阿瑗最大,她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有时候,我最大,阿瑗和爸爸是哥们,是我的两个顽童,而爸爸只配做女儿的弟弟。有时候,爸爸最大,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br>一家三口,各自担任、客串着不同角色,平等互助。<br>钱瑗小时候,钱钟书会在她肚子上画鬼脸,脸上画胡子。还喜欢在女儿临睡前,在她被窝里塞各种大大小小的玩具,镜子、刷子、笔筒、毛笔等,等到女儿发现玩具时,他便会开心不已。有一次钱钟书在女儿床上叠了一个“城堡”和“怪兽”:他以大辞典做底,上面放一个四脚朝天的小板凳当做城堡围墙,脚凳上放一双皮鞋做顶。用小钱瑗带回家的大书包做怪兽,长把“鞋拔子”当做尾巴。被女儿当场抓到他的恶作剧后,钱钟书可怜地向杨绛求救:“阿瑗欺我!”<br><br>阿瑗理直气壮地回道:“娘!爸爸做坏事!当场拿获!”钱钟书把自己缩得不能再小,紧闭着眼睛说:<br>“我不在这里!”<br>此时钱钟书在杨绛眼里是这样的:<br>“他笑的都站不直了。我隔着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里翻滚的笑浪。”<br>每每读到这样的场景,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他们一家人笑成一团、相互玩闹的样子,禁不住会心一笑。<br>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和父母既是玩伴,又是朋友。最好的教育,是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最好的爱,是做孩子的玩伴,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对有趣的父母,会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陪孩子度过一个温暖愉快的童年;而一个有趣的孩子,能够保持内心的纯真与善良,收获命运更多的馈赠。一个充满乐趣的家庭,才会相处不累,和和美美。<br>03 <br>不失志趣,生活终将美满托尔斯泰说:<br>“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br>一个幸福的家庭,往往有着相同的志趣爱好,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行,彼此信任,一起成长。<br>杨绛一家三口生性淡泊,不看重外在的名利诱惑,只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虽然一生低调朴素,却活得比谁都自在满足。有一段时间,钱钟书和杨绛住在一间曾用作储藏室的狭窄房间里。房子两壁是借用的铁书架,用来放书籍资料,西边横放着两张行军床用作休息,中间一只木箱充当床头柜兼衣柜。办公的小书桌只能容纳一沓稿子和一本书,许多大词典只能摊放在床上。上级领导多次想要给两人换个房子,都被他们婉拒了。理由是这里距离文学所的图书资料室很近,查阅资料方便,还有很多文学所、外文所的年轻人照顾他们。就是在这样的一间陋室中,他们一家三口还是安之若素,做好自己的事。钱钟书继续写《管锥编》的初稿,杨绛翻译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女儿钱瑗则准备讲义,教书育人。无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他们也从不停止读书和工作,因为这是他们的志趣所在。正如杨绛所讲:“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br>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br>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br>世间纷纷扰扰,越是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越要守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br>简单质朴的生活、干净高贵的灵魂,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志趣相投,各安其事,自然能够彼此温暖,幸福美满。<br>04 <br>1997年早春,钱瑗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三人就剩下了杨绛一人。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也没有童话般的结局。面对亲人的离世,杨绛没有被击倒,而是以心为笔,以爱为墨,将一家三口几十年的悲欢喜乐、生离死别,整理成回忆录《我们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幸福家庭的范本。杨绛先生在书中说:<br>“我这一生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br>的确,一个有情趣、有乐趣、有志趣的家庭,不论生活是苦是乐,是喜是忧,都能过得圆满。<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