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昆明坐上去澄江的大巴,我在摇摇晃晃中看着天下霸唱刚出版的惊悚、悬疑小说《天坑宝藏》。这小子自从写了《鬼吹灯》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我也被他永远在充满未知环境背景中,跌宕起伏的故事,古老的传承,神秘的遗迹所吸引,看得不能收手了。车停了,蒙蒙细雨中的抚仙湖到了。抚仙湖因湖水清澈见底、晶莹剔透,被古人称为“琉璃万顷"。它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它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的葫芦。湖水平均深度95.2米,最深处有158.9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洱海的水量,是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湖内出产的抗浪鱼最具盛名,是抚仙湖的名贵特产。</p><p class="ql-block"> 抚仙湖得名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玉皇大帝有一天远眺人间,发现一颗状如葫芦的明珠,镶嵌在云雾缭绕的万山丛中,湛蓝明净,波光粼粼,美丽至极。玉皇大帝急传肖、石二仙下凡,描摹这人间美景。二仙急忙腾云驾雾,飘落人间,迷离美景展现眼前。只见明珠四周,嶙峋怪石密布,峥嵘多姿,仪态万千;有的如冲天玉笋,有的似文房笔架,有的如大象汲水,有的似猛虎下山。孤山独坐湖中,云雾迷漫时,似一座忽大忽小、忽升忽降、缥缈无常、变化莫测、神奇美丽的仙岛,与明珠交相辉映;烟波浩瀚的湖泊,无波时水平如镜,柔和妩媚,像一位袒胸露怀的少女,在安闲舒适地憩睡。起浪时白浪叠现,如满盘碎玉晃动,又似朵朵睡莲竟相盛开。远山近水,州岛错落,好一幅色彩怡人、幽深奇堀的山水画卷!肖、石二仙只顾搭手抚肩地观看、赞叹,痴痴迷迷地忘了画画、忘了归期。他们定定地站在那里,陶醉在迷离美景之中。久而久之,神仙変成了两座石峰。如果往抚仙湖东南方看,果真叠立着两座形似搭手抚肩、俯视明珠的石人山,抚仙湖之名便由此而来。抚仙湖胜景很多,沿湖山川秀丽。西面尖山平地拔起,状如玉笋,雄伟峻峭,被称为"玉笋擎天”;东部有温泉,泉口甚多,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湖底,是沐浴、疗养的理想之地;东北回龙山如大象长鼻,故称象鼻岭;南面海门河,连结江川星云湖,河中一堵石壁,就是鼎鼎大名的“界鱼石"。旁有石碑,碑文曰:星云湖栖息之大头鱼,抚仙湖生长的糠蒗鱼,以石为界,不相往来。</p><p class="ql-block"> 说到抚仙湖,最吸引人的还不仅是它的秀丽风光,更多的是藏在这绝美景色背后的奇闻秘事。1992年一个从小生活在抚仙湖边的职业潜水员耿卫,在水下发现了大量人工建筑遗迹。2001年6月,国家首次对抚仙湖水下考古。2006年6月,又对抚仙湖进行第二次水下探秘,发现了许多暂时还不能解释的东西。由此而来的离奇古怪说法为抚仙湖披上了一层神奇面纱。已经探明水下有一个2.4平方公里左右的古城。古代县级城市的规模也就在0.25平方公里左右,明显规制不符。建筑风格也不符,我国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但这片水下古城却以砖石结构为主,风格类似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在古城的砖石上雕刻着一些图案纹饰,比如类似于数字0、1的符号、规律排列的七个石孔、一张“人面图案”、还有象征太阳的图案等,看上去非常原始古老,而且与我国古代的文化特征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在抚仙湖的众多传说中,关于海马的传说最为离奇。《澄江府志》记载,抚仙湖中有一种像马的东西,通体洁白,背有红班,动作非常迅猛。民国《江川县志》:“乾隆四十三年十月,抚仙湖中有海马现身,从江川立昌向东南方向奔腾,所至之处水如翻花,到宁州塘子岸边消失湖中”。这种似马非马的东西是什么?会不会是一个新型“水怪”?耿卫发现,在抚仙湖底石板上,确有酷似马蹄印的东西,那又是什么?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作为最大的高原深水湖,抚仙湖有没有龙不得而知,但确有鱼王现身。曾有人看见湖心有大鱼,鱼鳍跟船帆一样,在湖里翻腾游动,大浪迭起,就如一个深深的漩涡。在禄充就陈列着两条鱼,一条是1992年从湖中捕到的大青鱼,长约1.55米,重达64公斤。还有一条是重达73公斤的“青鱼王”。康熙《江川县志》记载:湖中原本有大小孤山,两山之间有一座饮虹桥。一场暴风雨后小孤山和桥沉入湖中,仅存下大孤山。于是每年夏秋时节在大孤山水域,就会出现大规模鱼群,水像烧开一样。鱼群照着一个方向绕大孤山游动,像是聚会游行,场面异常壮观。传说孤山下藏着一座龙宫,孤山被龙宫十根金柱顶着。孤山下面有许多洞,一次鱼王不小心钻进洞内卡住没能出来,于是鱼子鱼孙为救鱼王一起撞向孤山,没想到把小孤山撞倒塌入湖内。此后每年鱼群都来朝拜鱼王,出现万鱼朝圣奇观。有潜水员透露,抚仙湖底除了古城,还有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存在。抚仙湖底有很多尸体,直立水中,随水一起波动。男的前倾,女的后仰,俨然就如人俑林一样。这些会不会是史籍中记载的,因地震或洪水被淹没的那些古人?说到人俑林,我忽然想到天下霸唱在《云南虫谷》中写道:胡八一他们来到了一个类似倒葫芦型的溶洞暗河里,在里面发现了大片倒吊的人。不知天下霸唱的创作素材跟抚仙湖有没有关联。这些千古之谜,虽说是先辈留下的传说,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真实性值得怀疑,但有一部分已经变为现实,传说中的古城确实存在。不论哪样,抚仙湖上的谜纱终会被揭开。令人陶醉的美景,质朴的人文风情还有古老的传说共同造就了这片灵秀的湖。</p><p class="ql-block"> 贾平凹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抚仙湖的文章,他说:“这里的人很少荡船张网捕鱼,古老的时候,他们用勺能连鱼带水舀上来,或者用竹茅在水里扎。如今鱼的需求量大了,也只是在崖头选的小石穴里等着鱼钻竹篓,这如同猎人的守株待兔……”抚仙湖人捕捉抗浪鱼确实如他说的那样,湖岸边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渔洞,夏季渔民在渔洞旁用水车捕鱼。抗浪鱼平时深居40多米水下,难以捕捞,但它在产卵期要到岸边沙滩礁石寻找流动的清泉抢水排卵。湖边渔民在渔洞支起水车,人工形成湍急水流,引得抗浪鱼争先恐后游到湖边激浪,钻进渔民安放在渔洞口的鱼笼里,成为笼中之物。抗浪鱼为抚仙湖所独有,它以肉嫩味美,曾作为康熙贡品而闻名于世。我美篇中的最后几张照片,那三个竹编的东西就是鱼笼。</p><p class="ql-block"> 禄充的饭店还是很有特色的,沿抚仙湖边一溜饭馆排开,清一色的菜式——铜锅鱼、洋芋焖饭。鱼是刚从湖里打上来的,很新鲜,自选过秤后,饭馆用铜锅放入清水清煮,鱼肉鲜嫩,没有丝毫鱼腥味。洋芋焖饭也是用铜锅慢慢烤出来,就着各式咸菜味道也不错。想吃抗浪鱼,那是不可能的。禄充的渔村风情浓郁,背山面海,古树成荫,人杰地灵,历史上曾有"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的美称。它面对风光秀丽的抚仙湖,背靠笔架山。状如金钟的玉笋山和浓荫蔽日的古榕树,以及古老独特的车水捕鱼等景观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禄充最惹人眼目的是沿湖一株株如云如盖的大榕树。多数已是“百岁老翁”,最年轻的也有七八十岁,但仍枝干遒劲,枝叶茂盛,挺秀一方。笔架山下有一株两个根、两棵树连成一体的树,你说不出它到底是一棵还是两棵,老百姓说它们叫“合欢树”。当年电视剧《蹉跎岁月》就是在这里拍摄外景的。我要乘车去澄江了,上车前我往笔架山看了一眼,仿佛看到了《蹉跎岁月》里那位湖边寨生产队的知青杜见春,看到她在那棵合欢树下期昐地挥着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