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黎里镇是吴江六大古镇之一(余者为震泽、平望、盛泽、铜罗和芦墟),历史可追溯2500年前。古代,黎里又与同里、织里、古里合称“江南四里”。</p><p class="ql-block">历史上,黎里曾名梨花村,又名禊湖。唐朝时黎里还是一个村落,到南宋时已成为一个不小的集市,明代弘治年间更升格为一个江南大镇,有居民千百家。清嘉庆年间,黎里镇自西至东长三里半,舟楫满港,市场繁荣,瓦屋成排,人口稠密,接踵摩肩,人称鱼米之乡。辛亥革命后,黎里已发展为吴江县六镇之一。</p><p class="ql-block">解放后,黎里为吴江县属镇。2006年10月,与芦墟两镇合并,成立汾湖镇。2013年5月,汾湖镇更名为黎里镇。</p><p class="ql-block">2014年3月,黎里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1月,伴随着长三角联合开发,黎里古镇启动了综合开发工程。</p><p class="ql-block">黎里自古以来文化繁荣,底蕴厚实,人才辈出。史载出过状元1名、进士26名、举人61名、贡生43名,秀才无数。民国以后,涌现的名人更多,有柳亚子、毛啸岑、朱剑等20多人。当代名人更多。</p><p class="ql-block">黎里镇志记载,镇上现有明清、民国建筑16万多平方米,随着穿镇而过市河“黎川”两岸呈“丁”字形分布。除柳亚子故居外,还有禊湖道院、鸿寿堂、洛雅草堂、端本园、周宫傅祠堂等多处。</p><p class="ql-block">此外,老街廊棚,临水人家,跨河古桥,无不尽显黎里江南水乡的多姿多彩。</p><p class="ql-block">早在退休前,体师老同事曾向我推介过“汾湖古镇”。2014年我因公曾过汾湖进入浙江嘉善西塘,可惜没能在黎里歇脚。直到2018年3月和2019年8月,我才得空,两次到古镇游玩。所见所闻,虽只是窥豹一斑,但黎里之魅,已令我三折其腰。</p><p class="ql-block">这些(连同震泽、盛泽)照片已被封存多年,直至近来因新冠疫情影响,被封在家,闲来无事,才被重新“开发”,结集成篇,以示纪念。</p><p class="ql-block">为方便查阅 本篇分为“水乡•古桥”和“老街•纪念馆”上下两部分。</p><p class="ql-block">是为下篇。</p><p class="ql-block"><b> 高 峰</b></p><p class="ql-block"><b> 2022年7月30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黎里老街牌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黎里老街风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黎里古镇展示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柳亚子纪念馆,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原为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私邸“赐福堂”,前后六进,有房101间。1922年由柳亚子典租。据说,馆内除藏有100多件国家级文物,和其它600多件书画、文物藏品。此外,还保留着乾隆皇帝题写的“福”字和梅花碑、刘墉等画的祝嘏图、龙凤瓦当、砖雕门楼,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毛晓岑旧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街边留存的石刻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44、4击退土匪胡伯龙战斗旧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