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塞奇,美国超现实主义女画家

周平

<p class="ql-block">凯·塞奇(Kay Sage,1898-1963)</p><p class="ql-block">美国超现实主义女画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最受欢迎、影响最广泛的艺术运动。</p><p class="ql-block">超现实主义目标是将人性从逻辑和理性桎梏中解放出来。</p><p class="ql-block">超现实主义源泉来自孩童、预言者,梦境、精神失常者。</p><p class="ql-block">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表现恐惧、扭曲、暴力、死亡、色情。</p><p class="ql-block">超现实主义鼻祖是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是达达的延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塞奇对色彩有着独到的处理方式,追求构建超现实梦境,她经常会使用建筑的形式来表达想法,如塔、柱状结构、墙壁、格子状的窗体与横梁。她的画作总给人一种阴郁的、被遗弃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塞奇在罗马爱上了位意大利贵族王子,结婚后,塞奇在上流社会中度过了十年闲暇生活,塞奇说:简直就是抛弃了乌鸦,停滞不前的沼泽。毅然决然地离开王子。</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帮助超现实主义画家唐吉和其他艺术家朋友摆脱困境,塞奇在美国大使和法国教育部长的帮助下创建了“欧洲文化保护协会”,安排唐吉离开巴黎。</p> <p class="ql-block">塞奇与唐吉</p> <p class="ql-block">唐吉被塞奇深深吸引,为此他甚至结束了与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品经销商和收藏家佩姬·古根海姆的热恋。1940年与塞奇结婚。</p> <p class="ql-block">唐吉1955年去世,塞奇开始着手保护唐吉的遗产,把他的作品存档,列出目录。</p> <p class="ql-block">1963年的一天,她抓起床头柜上的一支笔,写下了最后的遗言:在我认识伊夫之前,我看到的他的第一幅画叫做“我在等你”,我便去找他;现在他又在等我了我马上就来。</p> <p class="ql-block">随后,他从柜子里拿出一把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心脏。</p><p class="ql-block">她的骨灰与唐吉的混在一起,两位超现实主义爱侣再也不会分离了。这个结局如他们的画作一样,透着奇异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我的房间有两扇门》1939</p><p class="ql-block">塞奇将蛋放在不稳定位置,看起来下一秒就要滚下去。代表着某类东西,看似即将被抓住,却又永远达不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筑前方的危险》1940</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四匕首》1942</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沉默的边际》1942</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去的旅程》1943</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隐藏的字母》1943</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了三个城市》1944</p><p class="ql-block">生动的帷幔与无生命的背景形成对比,垂直的柱子和水平的景观形成对照。而柱子上的布料,很容易让人想起卢浮宫的胜利女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像》</p> <p class="ql-block">战争在欧洲肆虐,城市陷落,人们不禁要问,这真的是胜利者的形象吗?难道它不是一种失败的形象?</p><p class="ql-block">帷幔则是一个微妙的主题,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生存与死亡,布料隐喻了裹尸布,而红色则代表了疼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独角兽降临大海》1948</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画像》1950</p><p class="ql-block">蓬松的棕红色短发下面,是一张完全由机械构造的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寻常的星期四》1951</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相反地》1952</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禁止超越线》195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天永远不会》1955</p><p class="ql-block">塞奇描绘了灰蒙蒙的景色之中的四座塔状建筑。每座塔都用脚手架搭建,但又彼此不同。它们并不都在同一块地上,将空间分为前景、中间和背景。右边的杆子暗示了进一步建设的可能性。这些建筑是站在地面上,还是漂浮在空中?没人知道。但无论哪种方式,它们都是脆弱和不稳定的。而每座塔里面,都有个被布包裹的人。这是塞奇在唐吉去世5个月后所画,也是她在1963年自杀前的最后一幅大型作品。这幅画被认为是她悲伤的一个残酷的隐喻。所有这些元素都传达出一种荒凉与孤独感。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脚手架被半建半毁。塔楼并不完整,所有结构暴露在外,随时可能遭到攻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乐章》1956</p><p class="ql-block">塞奇生前最后一幅自画像,她半身赤裸着坐在那里,俯瞰着一片荒凉贫瘠的风景。仿佛在模仿被定罪的耶酥基督。</p><p class="ql-block">塞奇并没有让她的痛苦显示得如此明确。她只是背对着观众我们看不到她的眼睛—她完全把悲伤内化了。她被自己内心的挣扎所吞噬,无法摆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答案是否定的》1958</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常数变化》1958</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