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我们宁武县西关小学教师到贵阳参加“全国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教研使命专题研修班”上课的第三天。在这里我们遇上了博学的专家,风趣的教授,闪亮的知识点在专家教授口中化为袅袅音符,不断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我们探索的大门在老师的叩击声中慢慢打开,我们像刚发现新大陆一样在老师带领下徜徉在培训知识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我们聆听了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副理事长——芦苇老师的讲座。芦苇老师首先对教研做简单说明,教研包括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他指出对于我们教师主要从事的应该是教学研究,教研不是小众的事,应该是我们很多人应该做的事,应该是我们教师主要的活动之一;他指出转型是长期的任务,教育在发展,转型在时刻发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芦老师从小学三年级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这个课例开始说明,中国的语文教材,是我们的母语教材,个人认为不应该把外国作品翻译放入,应该放我们中华民族作家的作品,单纯从语言的角度考虑,翻译作品只是翻译作者的话。芦老师以具体的教学设计为例,围绕“教研”层层递进,逐步展开论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芦苇老师从理论、专业、未来这三方面来对教育理念的价值进行判断,他以“走心教育”为例,从“走心语文走向走心课堂,最终实现走心教育”。并从“教研转型的基本内涵”、“教研转型的一般策略”、“教研转型的现实挑战”、“教研转型的关键策略”四大方面展开讲解,为老师们答疑解惑。</p> <p class="ql-block"> 下午聆听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蒋守成校长的讲座《一线教师如何做研究》。讲座中指出“问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最大程度的解决问题”。蒋校长以“基于日常问题研究、基于主题进行研究、基于课题进行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开始,蒋校长首先提出两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①什么是研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②一线教师做什么研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究就是对事物的规律、性质、本质进行探究,课题是高端研究,而我们教师要真正做教研的目标是从照着课本教到照着人教,即从教书到育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蒋校长提出一个观点:教室即研究室,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和教室就是一个大的“实验室”,教师身处其中,时时刻刻都面临着问题。仔细梳理,就会发现很好的研究课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①教室即研究室,我们可研究教室怎么布置,抽屉怎么整理,这里拓展讲了“同学”含义:作为名词,是在一个空间里共同学习的人;而作为动词,则是共同学习,一起探讨学习的人,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成为后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②要研究就要拿出问题,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不是教研,带着问题去读书才是个人研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③资料成果是显性的,教师的自我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并结合三类问题展开说明“问题”与“课题”的异同和联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题1 (语文类)生字词抄多少遍效果最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应研究课题:“生字抄写频次与数量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论:生字抄写频次与生字的掌握程度是密切相关的,生字抄写的用量的多少是不显著的,总量相同的情况下,频次为3次左右最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题2 (数学类)为什么两道计算题的得分差距这么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题: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之运算能力测试与评价实践研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论:运算能力含结果和过程两方面,小学生还明显存在运算方法与知识水平的算理脱节的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策略:优化计算课堂,从关注知识到培养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题3 (综合类)孩子的成绩好坏,与抽屉整洁有什么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最后指导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并明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研究学生是教师发展的“第一专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研究教材是教师发展的“第一必修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研究育人是教师发展的“本质追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蒋校长的讲座让我明白作为教师我们要扎根日常,从日常发现问题,从问题中提炼课题,以课题进行系统研讨,这样的教学研究才会有成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后,我校李立平老师向蒋校长请教“学生磨蹭不写作业该怎么处理”的问题。蒋校长给出四点建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各科教师通力合作,行成解决问题,团队,共同帮助孩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请家长加入团队,形成合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制定帮扶方案并持续跟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专家教授们的讲座给了我们视觉上的盛宴,让我们领略到大枷风范的同时,不得感叹一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培训,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充实,期间共听了多场专题讲座。每一场讲座都让人耳目一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专家老师们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而精辟,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专家老师们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品质的“文化大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研修,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专家与学员互动分享,思想碰撞,产生共鸣,深受学员欢迎,对加强我校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师发展机制,提升教研质量,推动我校教育事业蓬勃兴旺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而行之,行而毅之,毅而远之,远而成之”,在教研路上我们将努力前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撰稿人:张建峰 张丽 李立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