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入理入心,学得获得用得

大元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做一朵怀揣诗意的云,让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22年7月27日,来自十师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班主任们,怀着共同的期待相聚在一起,在这七月的天空,热情似火的夏日,开启了“‘双减’背景下中小学骨干教师、班主任能力提升线上研修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本次“‘双减’背景下中小学骨干教师、班主任能力提升”研修活动,犹如雪中送炭,给了我们很多教学的思考与灵感。今天是培训的第二天,专家老师们丰富而又生动的案例、精深的理论,让我们深深地叹服,而他们在自我专业成长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达到的境界,更是深深感染着我们的内心,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对于未来的教育之路我们也有了新的起点与目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7月29日上午,赵明老师关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教师成长之路》的专题讲座让所有参培教师受益颇多,三个小时的讲座从解读“现代课堂教学”到“教师专业成长”,70多岁的赵老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清晰有力。赵老师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执着令人叹服。</span></p> <p class="ql-block">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尊重生命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学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课堂的生命姿态……这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就像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让我们明白“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教”的问题,让我们的教育理念从培养“知识人”到“智慧者”转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教师的专业成长——永远在路上的修炼。赵老师的讲座中指出,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教学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一点时间去思考,给学生留一点空间去想象。我们要积极的探索最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29日下午,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名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王兰英老师就《运用学习科学,提高教与学效率》进行了专题讲座。王老师通过互动式的授课方式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将抽象的“学习科学”概念最终如何落实到有效的“教与学”中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在乐趣与惊奇中学有所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王兰英老师的本次讲座,让我们对于“告知式”教学方式与“引导式”教学方式在教学效果上产生的不同有了思考。随之也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拘泥于“告知式”教学,而缺乏“引导式”教学。在“双减”背景下的教学环境中,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有效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那句“如果你不能简单的解释,说明你没有理解透彻”使我们去反观我们平常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有效教学,让我们运用“学习科学”这一科学的理念,能够提高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教育之路,从来都是教无定法,而学无止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让我们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智慧。专家老师们入情入理入心的讲座,让我们学得获得也用得。感谢专家老师们无私的分享和传授,让我们每个人都收获前行的力量,向教育这片热土青草更青处去漫溯。教师培训还在继续,待我们采得百花以蜜成。</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 : 第二组全体成员</p><p class="ql-block">审 核: 张令娥、林海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