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事(第一百零九章 爬山)

幽咽泉流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百零九章 爬山</div><br>第二天,伴着初春的阳光,李问、康力、月惠相约出发。<br><br>蜿蜒的小路由低到高、由南向北逐渐蔓延。道路两旁的小草已开始返青,满山遍野的冬麦开始苏醒,峡谷绝壁上的迎春花已经开放,田野沟沿上光秃秃的柿林,在春风里摇摇曳曳。<br><br>月惠说:“李问,你还记得那次我们几个把申赛菊家柿树枝折断那件事吗?”<br><br>李问说:“怎么不记得?出事以后,大家吓坏了,最后我出了个下下策,把事情越搞越遭。”<br><br>康力说:“你们在说什么?”<br><br>李问说:“我们在说沟沟沿沿上的那些柿林,春来发芽,夏来开花,秋来结果,冬来裹腹。柿花米黄,果如金桔。柿子可以懒着吃、烘着吃,还可以做成柿饼、柿瓣,柿饼、柿瓣是农村孩子们惟一的零食。在外上学时,一次做梦吃柿瓣,妈不让吃,气的从梦中哭醒,醒来知道自己想家了。”<br><br>康力说:“馋丫头,做梦都想着吃,面对这金桔般的果子就不能想点别的?”<br><br>李问说:“看到这美味佳肴,除了想到吃还能想什么?另外,柿子还可以淋醋。一次,我看到我们家的三个瓦罐靠底部侧面都有个小洞,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妈说是用来淋醋的,就是用烂柿子和谷脑儿放在一起搅拌,捂起来等发热后,用水浇到上面让其慢慢往下淋,从小洞里流出来的就是醋。我问妈,醋不是用一潭或者一缸柿子泡出来的吗?妈说,那是柿子多的时候,如果柿子不多,就用这种方法淋醋。我又问谷脑儿是什么?妈说是捶不净的谷穗。”<br><br>康力说:“这些事你也记?你不认为柿树、柿子很有诗意吗?”<br><br>李问说:“柿树是地道的农村树,好像农村人一样,实在、坡皮、耐旱,土的掉渣,有什么诗意?”<br><br>康力说:“你看看人家王宏猷看到柿林想的什么?”<br><br>李问说:“想什么?”<br><br>康力说:“‘点染惟应配橘奴,离离垂实数千株。可人偏是经霜叶,绘出枫林二月图。’”<br><br>李问说:“啊?我也曾不止一次感慨柿林,但我从没想过它与诗有什么关系,你让我茅塞顿开!请告诉我,王宏猷是谁,面对土里土气的柿林,怎么能写出这么美妙的诗篇?”<br><br>康力说:“王宏猷是山东诸城人,乾隆八年十月,从山东老家到孟津县任县令,一踏上邙岭,柿林如丹、霜叶似火、朱实累累,诗兴大发,挥笔写下‘柿林飞丹’四个大字和上面这首诗。”<br><br>李问说:“走马上任、柿林飞丹,怪不得能写出这么好的诗。”<br><br>康力说:“怎么?你也来一首?”<br><br>李问说:“来不了。”<br><br>康力说:“为什么?”<br><br>李问说:“没有灵感。”<br><br>康力说:“灵感哪里去了?”<br><br>李问说:“在我的潜意识里出不来。”<br><br>康力说:“不是出不来,关键是没有。”<br><br>李问说:“我承认没有,这下你高兴了吧?你不就想说我是个傻瓜、笨蛋,脑子里尽是浆糊?告诉你,我要是走马上任,遇到柿林飞丹,兴许也能写出这样的好诗来,要知道我看到柿子的时候总是正饥寒交迫。”<br><br>康力说:“现在饿吗?饿的话,月惠带的有吃的、有喝的,你赶快吃饱喝足给大家来一首?不说什么七律、七绝了,来个顺口溜也行?”<br><br>李问说:“人家是走马上任,看到的是柿子金黄、柿叶如霜,你看眼前这柿林,除了几只嘎嘎叫的乌鸦,什么也没有,能有什么诗意?”<br><br>康力说:“好了、好了,现在大家一致认为,骄傲自大的李问此刻写不出美丽的诗篇的原因,不是她不会写,而是此刻的大自然不美丽。”<br><br>李问说:“错、错、错!其实,不同的自然有不同的美丽,会写的话,什么时候都能写出好诗。说实话,我真想为我的家乡写点什么,因为,它实在太美了,可惜我不会写。”<br><br>康力说:“这叫美?”<br><br>李问说:“这不叫美?”<br><br>康力说:“你拿现在和过去比,就不会这样说了。”<br><br>李问说:“你知道它的过去?”<br><br>康力说:“不知道,但可以想象呀?眼前这个地方,最早应该是原始森林,不远处那条深深的峡谷,在这冰雪消融小河解冻的季节,应该是涛声阵阵、瀑布怒吼,你看眼前这峡谷,溪流小的比比利时小男孩撒出的尿液还小。”<br><br>李问说:“就是,最早峡谷里那汹涌的溪水哪去了?”<br><br>康力说:“你读过朱熹的《观书有感》吗?”<br><br>李问说:“没有。”<br><br>康力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知道吗?干什么都需要源头。”<br><br>李问说:“噢,知识的源泉是读书、是生活、是实践,是到大自然中去,水的源头在哪里?”<br><br>康力说:“山上。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高山流水吗。”<br><br>李问说:“山上哪来的水?”<br><br>康力说:“水库。”<br><br>李问说:“水库?我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怎么不知道这里有水库?”<br><br>康力说:“这个水库是无形的,每年雨季,大山把雨水蓄积起来,旱季慢慢释放。”<br><br>李问说:“啊?你是怎么知道的?”<br><br>康力说:“我姨夫是搞水利的。”<br><br>李问说:“噢,你的源头在这里。那么,我们村北的这座山明明还在,溪水为什么越来越小了?”<br><br>康力说:“山是在,但是个秃山,秃山就失去蓄水的功能了。”<br><br>李问说:“秃山?”<br><br>康力说:“自从人们有了‘让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这个梦想’以来,破坏环境的脚步就没有停止过。你看眼前的景象,树木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没有树木、没有荆棘、没有杂草,荒地成了良田,荒山成了秃山,这等于拆除了蓄水库。”<br><br>李问说:“噢,是这样。不过良田很重要呀?人们离不开土地,全世界人民都在歌颂拓荒者。丹麦的‘神农喷泉’雕塑不就是在歌颂拓荒者吗?”<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康力说:“是呀?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度,荒地荒山多良田少的时候,鼓励拓荒,荒地荒山少的时候再鼓励拓荒就不对了,二者之间有个平衡点,达到平衡点的时候就要停止,否则就要失衡,什么事只要失衡,麻烦就来了,大自然讲究生态平衡。”</div><br>李问说:“生态平衡?”<br><br>康力说:“说来话长,人的生存需要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br><br>李问说:“地球上任何生命都是地球环境的产物,这点我懂。我们周老师上课说,生物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地球上的生命到月球上必死无疑。上月球的人能活着回来,是因为他们把地球环境带到月球上去了。”<br><br>康力说:“你们老师讲的真好。”<br><br>李问说:“那当然了,我们这位老师把世界上所有的道理都悟透了,只要听他上课或是和他聊天总会有意外收获。说说水圈吧?”<br><br>康力说:“水是自然界中的单质氢和氧结合后,经过气态升腾为云,通过降雨等过程聚积于地球表面而形成水圈。”<br><br>李问说:“原来水圈是这样形成的。”<br><br>康力说:“水圈一般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溪流、河流、湖泊、海洋属于地表水,地面流动的水叫地表径流。浅层、深层地下水和泉水属于地下水,地下流动的水叫地下径流。在生物圈内,地表径流、地表及植物茎叶中的水分,经蒸发、蒸腾转化为水蒸气,上升到气圈,又经气流转移经降雨回到地面和海洋、湖泊、河流,再从地表渗透到地下,这种周而复时的运动称水循环。”<br><br>李问说:“水循环?”<br><br>康力说:“地球上的水循环按其循环过程不同,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从海洋蒸发上升的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遇冷凝聚以降水的方式落到地面。降落的水一部分蒸发,重新回到空中,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江河,回归海洋。这种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迁移与交换称大循环。从海洋表面蒸发变成的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后又降落到海洋,或者从陆地上蒸发变成的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后又降落到陆地,这种海洋内部或陆地内部水的迁移与交换现象称小循环。”<br><br>李问说:“人体的血液循环有大循环和小循环,原来水也有?血液循环的枢纽是心脏,水大小循环的枢纽是什么?”<br><br>康力说:“海洋。河流、湖泊、沼泽等地表径流向海洋汇集水流;潜水层或隔水层间的含水层等地下径流也流向河流、湖泊、沼泽,最后汇入海洋。水循环系统是个立体的多环节庞大动态系统,其范围可由地表向上伸展至大气对流层以上,由地表向下波及到深度约1000米处。水循环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是自然灾害,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绿色储水库’出了问题。”<br><br>李问说:“绿色储水库?”<br><br>(该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