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斯的虔诚守护者》(下)——论万龙生的诗歌创作

重庆美友会—李云飞

<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缪斯的虔诚守护者(下)</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论万龙生的诗歌创作 陈敢 , 林莹秋</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续中)</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 、繁复而瑰丽的意象</b></h5>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尽意莫若象"。</b><span style="font-size:15px;">含蓄蕴藉是中国诗歌独特的抒情方式和独具的艺术魅力。"意象的孕育过程, 是诗人对`造化' (包括人类创造)之物的观察、感知、描摹的过程, 也是这些 事物在诗人心灵中不断地情感化、意义化的过程。 这一过 程不断地延伸, 不断地扩展, 不断地深化 , 便是对生活经验的丰富积累 , 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感悟和洞观。 当诗人的创作激情迸发时, 就把这些`半成品' 从大脑的信息库中一个个调出来, 加以筛选、锻造, 形成各种意象, 再把这些意象缀 辑、衔接、整合, 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具有新的生命, 这就是诗!" </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万龙生的诗歌就注重编织精美的意象, 营构优美的意境, 含蕴委婉地表达深沉谐美的情思, 通过语言的点画和 形神的写意达到“ 含无尽之意见于言外,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 前” 的艺术效果。</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意象贵新。</b><span style="font-size:15px;">诗是不断花样翻新的艺术, 从形式的变史来看, 诗歌永远是"新瓶装旧酒"。 爱情是古今诗歌吟咏 的永恒主题, 歌颂爱情的诗歌不胜枚举。 古诗云:"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 而万龙生则在《降旌》中呐喊:</span></h5><h5><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降旌》</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inherit;">我对于你的权威</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inherit;">不再做无益的抗争</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inherit;">因为每一次对垒</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inherit;">我都以失败告终</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inherit;">我擎起这面降旌</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inherit;">低着头走出寨门</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inherit;">再拆掉据守的墙垣</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inherit;">好让你战马驰骋</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诗人另辟蹊径, 把爱情比拟为"两军对垒" , 把心被恋人征服而坠入爱河说成是"我擎起这面降旌" , 在"对垒"中," 我"虽然" 败"了, 但却输得心甘情愿, 败得心悦诚服 。面对爱情" 胜利的将军","我"叹息:</span></h5><p class="ql-block"><br></p><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inherit;">驰骋吧, 胜利的将军</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inherit;">奏凯吧, 得得的蹄声</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inherit;">对于你无上的权威</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inherit;">我不再徒劳地抗争</span></h5><p class="ql-block"><br></p><h5><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个新颖、独特的意象, 为爱情的描写推开了一扇新的门窗, 开拓了一个新的角度。</span></h5> <h5>  提到"信徒" , 人们眼前浮现的总是在香火升腾缭绕的庙宇里, 蛰伏在蒲团上跪拜祈祷、卑躬屈膝的形象。 但在万龙生的诗里, 却" 自认是一位虔诚的朝山信徒" , 不过他朝拜的是能创造出如此" 慑人心魄的雕塑” 的人类智慧, 朝拜的是"每一株参天的绿树"。 因此, 他在《信徒》一诗中说: </h5><h5><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信徒》</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是的, 我不必否认</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自己是朝山的信徒</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我跋涉:一步, 一步 </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去迎接峰顶的日出</span></h5><h5><br></h5><h5>这里的信徒是一个为" 迎候日出" 、 为实现目标而千里跋涉的虔诚"信徒"。 这也正是万龙生在 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的写照。 </h5> <h5>  <b>意象是构成诗的基本成分</b>, 有了它, 诗的基本特征——— 形象与意味, 才能充分显露出来。 没有意象的诗, 不能算是好诗。 万龙生细腻而敏锐的触觉就常常能捕捉到无处不在而又倏忽即逝的自然灵性, 从而勾勒出精美的意象。如《春夜》</h5><h5><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春夜》</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春夜呵蛙声蝈蝈虫声唧唧</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春夜呵香雾袅袅微风习习</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春夜呵驱人睡意撩人情思</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春夜呵如此温暖充满神秘</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逝去的青春之曲在心中奏起</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瘫痪的灵感之翼又翩翩远举</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春夜呵少男少女的甜蜜节日</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让我用诗句编织花环送给你</span></h5><h5><br></h5><h5>春夜本是平淡无奇的, 却在瞬间撞开了少男少女心中隐秘的生命之门, 这精美的意象 , 丰厚的底蕴, 使春夜的景 物与人的主体获得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 自然景物的气质神韵融入了少男少女的生命潜流, 他们生命过程中的青春 萌动与战栗, 通过自然景物投映在精神上, 呈现在意象中。</h5> <h5><b>  意象来自于形象而不同于形象。</b> 意象赋予形象以内容意义, 形象如果不通过其他的语词和诗的特殊表现形式把它们主观化、情感化, 就不是意象。 意象不辍辑成一有机整 体, 就无法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如前面提到的《野菊》一 诗中,"野菊"本是一个孤立的事物形象, 但诗人注意到野菊 喜欢自由自在地生长在田野, 而"不肯跨进庭院的门槛" , "生怕围墙窒息了呼吸", 这其中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 因而才有了含蕴的意象。" 野菊"成了高洁情操的一种象征, 也是诗人对自身人格的一种追求, 因而希望野菊"请永远开 在我心里不要凋敝" 。</h5> <h5>  由此可见, 万龙生由外物引起情感激动后 , 经过平静的 回忆想象和思维功能, 把记忆表象和情感重组 , 从而形成了 具有深沉感情和深邃思想的新意象 , 再用欢跃的笔调把它 表达出来, 从而使他的诗歌具有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巧思若禅的构思</b></h5> <h5>  </h5><h5> 话有三说, 巧者为妙。 万龙生在诗歌构思的精工、精 巧、精美方面下足了功夫。 他已达到了一种能将其外在经 验与心灵感受完美地转化为艺术感受, 并诉诸于诗歌本身的地步。</h5> <h5>  一个从事艺术创造的人, 必须具备超出常人的良好心性, 这其中包含深厚的文化修养、敏锐的思考判断能力和强烈的哲学精神等。 这些基本素质集中作用于对人生对世界的感受和艺术的理解,“ 就能够在现实的世俗世界之上建造 一个神性的精神王国” 。 万龙生的艺术个性就在于他能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 去发现, 去歌唱。 许多本来平凡琐细 的生活内容一旦进入他的诗歌空间, 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奇迹, 就可能闪射出悠远而深邃的理性光芒。 如《爱与恨》 :</h5><h5><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爱与恨》</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爱与恨只隔一层纸</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小心些不要戳破</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不然走向了反面</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便形成永远的过错</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爱与恨是这样矛盾</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就犹如水之与火</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可是, 水有时助燃</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火也能借水流播</h5><h5><br></h5><h5>诗人在诗中设置了" 爱与恨"这样一对矛盾, 把爱与恨的距离认为"只隔一 层纸", 然后使诗的进展在矛盾中进行, 又把两者比拟为"水 与火" , 辩证地说明了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纸"虽一戳破就会"走向反面" ,"形成永远的过错", 但"水有时助燃, 火也能借水流播" 。 说明二者是可以统一的, 这表明爱与恨也是对立统一的。 这些貌似平常实质深刻的描写, 浓缩了丰 富的人生经验, 因而形成了诗的张力, 耐人回味。 </h5> <h5>  万龙生的很多诗, 都能把一些很不显眼的内容写得灵光闪烁, 把生活的内容显现在诗中, 起到一种警策的作用。 如《蜻蜓谣》</h5><h5><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蜻蜓谣》</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蜻蜓! 蜻蜓! 不要飞近</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危险在岸边候着你, 就留在池心</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就算你听不见呼呼的竿声</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你有千只眼呀</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难道看不见飞舞的竿影</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蜻蜓! 蜻蜓! 偏要飞近</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缺尾巴断头, 成了顽童的战利品</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就算你听不见蛙声告警</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你有千只眼呀</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难道看不见同伴被擒</span></h5><h5><br></h5><h5>这首诗构思精妙, 采用直接呼吁的写作手法与蜻蜓对话, 生动而形象。 诗人反对对自然采取掠夺性的姿态, 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诗人一反惯用的温润笔法, 忧心如焚地发出警戒, 谴责被急功近利所扭曲的人类 智慧, 以沉重的危机感对人类自身的过失进行毫不迁就的理性审视, 诗人从蜻蜓的角度出发, 对人类疯狂地破坏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揭示了人类从迷茫走向觉醒的历史过程。 </h5> <h5>  诗人的笔下所表现的客观事物, 实质是呈示主体内在世界的方式, 而诗歌的写意和抒情也必然渗透诗人的生命感受汁液, 这样才能走向艺术的深刻。</h5> <h5>  从万龙生优美的诗歌情境中, 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是以深刻的态度对历史进行探究, 对文化进行反思, 对灵魂进行拷问, 诸多因素被聚合在一起, 被纳入直观和具象的状写 之中, 形成了富有思辨性的多维诗意图式, 包括了对历史、 对现实、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 展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深 度。 如《寒山寺绝句》:</h5><h5> </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寒山寺绝句》</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既没有江枫没有渔火</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也没有客船在此夜泊</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可千年钟声悠悠不绝</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直传到东瀛, 扶桑之国</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假如没有张继的诗句</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这里也许只剩下废墟</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就连寒山寺这个名称</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也已被岁月轻轻抹去</span></h5><h5><br></h5><h5>这首诗的意象和意境虽然不无超然物外的恬静, 但我们却从诗人营造的诗意空间中感受到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颤动和穿透时空的力度。 诗歌第一节是对张继 《枫桥夜泊》意境的反拔, 没有江枫, 没有渔火, 没有客船夜泊, 却只有"千年钟声悠悠不绝" , 给人一种意境悠远的感觉。 诗歌的第二节写如果没有张继的诗句, 这里也许只剩下废墟, 连寒山寺的名称也被岁月抹去。 读者读罢, 似乎在光阴的江流中感受到了一种历史流逝感及无奈感。 这就是万龙生诗中具有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容量, 使得他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想象的优势, 突破单一思维的局限, 从而形成立体的诗情画意空间。</h5> <h5>  在当今一些诗人刻意追求表象炫目却内容贫乏的创作时, 万龙生却从灵魂的幽径中来 , 从精神的岩层里来, 带来满袋的诗歌的礼物, 耸立在我们久颓的心灵围墙外, 呼唤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他对现代格律诗所进行的不懈的 尝试与实践, 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格律诗的发展。 生活并不能造就一个独特的诗人, 只有那些心中葆有挚爱与激情的人, 才能摸索出通往心灵之路的隐秘通道, 才能得到诗神的 青 。 万龙生对人生的希望, 对生活的热爱, 对缪斯的虔诚, 犹如黑夜中心灵的火花迸射, 闪耀出奇丽的强光。 就像 一只啼血的杜鹃, 为人生, 为生活, 为诗歌吟唱, 哪怕是歌喉嘶裂, 啼出的声声带血, 为的是那份挚爱与激情。 </h5> <h5>  面对这位热爱缪斯并一生追随的虔诚守护者, 我们衷心祝愿他的歌喉永远如夜莺般清脆响亮, 划破那茫茫的诗之国。</h5> <h5> <b>陈敢</b>(1958),男,汉族,广西合浦人。1988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班肄业。1992年入西南师范大学进修,师从吕进先生研究现代诗歌,2003和2007年分别为北京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国内高级访问学者。1988年大学毕业后去湖南省株洲师专中文系任教,1995年调入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华文研究所副所长。</h5><h5> 陈敢教授此文对万龙生在“现代格律诗”后期的创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立论公允,举例精当。只是那时格律体新诗理论的发展尚待进一步发展,所以有些概念还停留在那个阶段,敬请注意。</h5><h5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inherit;">——万龙生 2022年7月28日</span></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br></h5><h5 style="text-align:right;">《缪斯的虔诚守护者》———论万龙生的</h5><h5 style="text-align:right;">诗歌创作 陈敢,林莹秋</h5><h5 style="text-align:right;">原文刊登: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h5><h5 style="text-align:right;">2004年第2期</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特别说明:本文有多条注释,从略。</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b>万龙生 格律体新诗诗友会主持人</b></h5> <h5><b>  万龙生</b>(1941--)自幼爱好文学,笔名余见。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1958年7月在重庆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多所小、中学任教20余年1982年3月起,先后任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文学干部、馆长,江北区文化局副局长、局长,江北区文联常务副主席,文学协会会长。1991年6月调任《重庆日报》副刊部主任,编委兼社会新闻部主任,曾任重庆市作协评论委员会主任、《重庆文学》副主编、“东方诗风论坛”站长。1984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5年函授),是为最后学历。</h5><h5><br></h5><h5> 2003年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格律体新诗之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取得较大成就。现为中国作协、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院长,西南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重庆市文史馆《重庆艺苑》副主编。</h5><h5><br></h5><h5> 万龙生1957年6月即在《星星》诗刊发表处女作《小伞兵》。1978年起,开始在各地报刊发表诗歌、评论、散文、报告文学,作品人选《忡国现代格律诗选》《中国十四行体诗选》《中国当代爱情诗选》《星星四十年诗选》《四川当代散文大观》《中国百家名诗赏析》《巴渝诗词十五家》等书。获“建国四十周年重庆文学奖”、重庆市诗词学会终身成就奖等诸多奖项。著有诗集《戴“镣”之舞》《献给永远的情人》《万龙生现代格律诗选》《十四行、八行诗百首》,散文集《云影集》《云影续集》,诗论诗评集《诗路之思》等,得到广泛好评。</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