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传统老手艺》专辑22】,灯笼匠邹永泉,八旬老人还在书写灯笼传奇

沈斌煊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kJi1iMncxJDqqxv5l54bA"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220730《慈溪本土文化》</a></p> 早就听说在慈溪市宗汉街道百两村,有位八旬高龄的匠人至今还在制作灯笼,为此我一直有想去拜见他的念头,直到七月流火的这个“大暑”节后两天,终于同当地一位新媒体记者,一起相约踏进了这位老人家的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老人与灯笼结交已70载</b></font></h3> 这位制作灯笼的老工匠叫邹永泉,虽已86岁高龄,但在交谈时反应敏捷,思路也非常清晰。 邹老说他的父亲便是当地的一名灯笼匠,12岁那年到宁波拜师学习灯笼的制作技艺,学成归来后与灯笼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邹老跟随自己的父亲学习了这门技术,在乡村众多的“手工艺(业)大家族”中属于“子承父业”这一类。他说正式加入时,自己还才13岁。如此算来,老人已与灯笼结交了73年而一直没有歇手过,就连过去“文革”“破四旧”的年代里,也“偷偷摸摸”地在“照做不误”,至今难以忘怀的是,有一次被“抲牢”,去观城参加了三个月的“破四旧学习班”。 据邹老介绍,他家共有兄弟姐妹12人,过去为了养家糊口,兄妹们也相继跟随父亲参与过灯笼的制作,对这门手艺都多少也精通一些。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锯灯笼底盘和提手的材料</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过去用的是手工锯</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现也改用电工锯了</font></div></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与邹老聊聊灯笼的“前世今生”</b></font></h3> 过去家家户户必备的手电筒,眼下已渐渐成了一种尘封的“老用品”,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前,手电筒还是农村人极为难得的生活奢侈品。过去每当人们在“月黑风高”而又有急事需外出时,唯一的照明工具就是靠打着灯笼前行,否则就要面临街头的“‘起翘’石板”、泥泞的田间小道上那大大小小的“缺口”时,就会显得寸步难行。当我提及儿时的这一记忆时,得到了邹老的认可,他说当时的灯笼“每户家庭都要备着的”。 那天邹老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过去的行贩(批发商)都有自己的商行,商行对前来进货的客户(零售的摊贩)都会赠送一只写有商行标记的灯笼给常来进货的客户,凡日后有手提这只灯笼前来的,不论是否相识,一般都会好茶招待,价钿也会打折优惠。此灯笼实乃视作了商行的“名片”,而且批发货物通常是在夜间,通过灯笼的照明,也给进货赶夜路的人提供了方便。 常规的灯笼分有红、白两色。邹老很坦诚地介绍道,红灯笼仅用于喜庆这几天,事后精心收藏,用途单一,添置一对后可一直用上好几个头年,而白灯笼却用途广泛。为此,当地的灯笼匠是不做红灯笼而专做白灯笼的。这说明有些手艺的分工是很精细的。由此让我联想起早两年采访过的一位老石匠,说石匠这一行业有“雕花石匠”与“平板石匠”之分,而咱们当地的石匠均属于后一类。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过去老堂前最外面的梁下面</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都安装有挂红白喜事的灯笼钩</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此图摄于坎墩羊路头五房老堂前)</font></div></h5> 我们在邹老家中看到已裱糊好的白灯笼有大小之别,老人说过去主要用于夜间照明的叫作“长白灯笼”,而今已退出了“市场”。现在做的,“大的叫‘长明灯’,小的称‘庚申灯’,这两种灯笼在传统的丧葬风俗中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其大小不一,是因为有不同的用途。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大的叫作长明灯”</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小的称作庚申灯”</font></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制作灯笼流程一二三</b></font></h3> 制作灯笼的工序比较复杂,经邹老介绍,大致是这样的: 拗骨架。选取节长且任性好的竹子,将竹子按所编灯笼的大小和尺寸截取,然后把竹子放进水池内浸泡,使竹子更具柔韧和弹性。 劈篾。把泡好的竹节一层层地劈成细篾,清理竹片上的杂质,每层所劈的篾条要厚薄均匀。 编织。需把灯笼的骨架编织得浑圆,最后收口时要特别细致,一般是向一个方向穿插收口,再剪去多余的细篾。 烘烤。在火炉旁边烘烤,边捏成椭圆形以定型。 糊纸。把灯笼在事先打好的面浆糊上翻滚均匀,然后就可以糊纸了。由于糊灯笼的浆糊很稀薄,天冷或雨天时要晾(晒)燥很慢,所以尽量安排在天气好或温度高时再糊。 加装底盘和提手。另取一长竹篾,两头弯下插入灯笼中,下面串上一截木桩做底盘,这样灯笼就成型了。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这横截下来的木片</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用来做插蜡烛和安装提手的</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灯笼底盘用的”</font></div></h5> 最后在灯笼上画上“双钱”“莲花”等抽象画,白灯笼制作流水线就这样完成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抽象画意指的是双钱和莲花(荷花)</font></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分工合作,续写灯笼的故事……</b></font></h3> 以上的制作流程中,有一个重大环节已在近10几年中得到了改进,即制作灯笼的骨架,过去由邹永泉师傅亲手劈篾拗扎,变成了委托他人进行专业定制。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从外地扎捆进来的灯笼骨架”</font></h5> 邹老说,省内专门有象我们长河一带过去委托散户编织草帽那样加工模式的地方,有人先收购进柔性好、富有弹力的上等好竹,委托制作牙签的生产厂家进行细篾加工,然后再分发给会拗灯笼骨架的老太太们进行编织,事后定向收拢后扎捆好再发给他。 灯笼纸的裁切、裱糊与晾晒,由邹老的老伴负责。在裱糊之前,需要将从外地运来的骨架经过“腾胖”处理,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活,稍有不慎则要折断,为此由邹老亲自处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邹老在“腾胖”灯笼骨架</font></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裁切灯笼纸也是邹师母的“生活”</span></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因邹师母那天不在家</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邹老仅作了一次“演示”</font></div></div></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邹老说:“老伴就是先在家里用竹竿</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将灯笼骨架串起来后糊纸</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后再挚到外面去晾晒的”</font></div></h5> 那天见老人在作“腾胖”处理前,用自来水冲了一下,问及何故?答复是因为天气太干燥! 让邹老值得欣慰的是,他已有了制作灯笼的接班人。邹老告诉我说,他有一个也会制作灯笼的嫡亲侄子,过去偶尔在空闲时“练练手”,现已辞去了其他职业,一门心思伏在制作灯笼这门手艺上,用心做一个手艺人了。 从父亲那儿接下来老手艺,现又有了接班人,为何这位86岁的老人至今还在身体力行之中?永泉师傅说:虽然白灯笼的照明功能早已瘾退了半个多世纪,但在三北一带的丧事文化中依然少不了它的存在。 每一位踏上不归路的逝者,有两样“标配”物资一定要焚烧“送行”:一双草鞋和一只白灯笼,以寄托亲人最后的哀思与意愿——“一路走好”! 在我们眼中的灯笼匠,就是专门为传承三北丧事文化,仍在默默地坚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