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游(一):多彩的地质博物馆

王剑章

<p class="ql-block">7月18日,我们嘉兴朋友21人,组团来到贵州铜仁,开启贵州十日游。</p><p class="ql-block">建议:浏览时背景音乐轻一点。</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奔赴景点。</p> <p class="ql-block">据资料介绍,贵州的石漠化已很严重(网上图片)。</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红衣服的农民在干活(网上图片)。</p> <p class="ql-block">然而,第三次到贵州,一路风光告诉我们,贵州的主色调就是绿色。根本没有看到石漠化的场景。我2004与2008年,去过两次,感觉没这次强烈。这次到贵州,坐在车中,满目翠绿扑面来!</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贵州,随处可见绿水青山。</p> <p class="ql-block">陡坡露出石灰岩,是组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岩体。</p> <p class="ql-block">陡坡露出红岩是丹霞地貌。</p> <p class="ql-block">当地的毛竹,簇拥生长,每一节足有一米长。</p> <p class="ql-block">大小瀑布,跌落的溪水,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绿色山坡上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来到梵净山。图为梵净山山门。</p> <p class="ql-block">在喀斯特白色石灰岩为主的贵州,东北角上的梵净山,主峰海拔2500多米,为贵州最高峰,岩石与众不同,变质岩为主,必有其独特之处。</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标志:蘑菇石。</p> <p class="ql-block">虽然山上浓雾弥漫,但蘑菇石近在眼前,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上山路上看到,小树长在下面悬空的片岩之上。</p> <p class="ql-block">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变质岩,岩龄已有42亿年(比地球年龄仅少6亿年),产于加拿大西北领地阿卡斯塔河中一个小岛上,岩石名为阿卡斯塔片麻岩(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人不可貌相,而山更不可貌相。西马拉雅山不足3000万年,太行山仅240万年;而杭州西湖边的宝石山,则是1亿年前的火山。东岳泰山,约3000万年前开始成山,原有3000多米高,后来原覆盖着的2000多米厚的沉积岩(砂岩、石灰岩等)全被剥蚀掉,现最高仅1500多米。现在看到的是古老的泰山杂岩,如受变质影响的花岗岩(最早的岩龄有20多亿年),构成了峰峦高崖。 图为泰山玉皇顶上的古老杂岩。</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形成于240万年前,是年轻的高山。呈三明治的特点,上面覆盖层为石灰岩,中间为石英砂岩(被称为幢石岩,丹霞地貌的一种),基础层为泥岩。泥岩不牢固,易被侵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整个山体会层层崩塌。</p><p class="ql-block">图中上为石灰岩,下面崖壁上有郭亮洞公路(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逐层塌方的太行山(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上的层层片岩、页岩属于变质岩,成岩年代久远,约有10亿年。</p><p class="ql-block">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因而是贵州最古老的地貌。</p><p class="ql-block">数亿年的风化侵蚀,使梵净山上的覆盖层消失殆尽,仅剩以变质岩(片岩、页岩等)为主的基岩,主峰仍有2500多米高,比泰山高了1000米。该山年轻时的雄姿由想可知。</p> <p class="ql-block">在一直浓雾弥漫的上山路上,驴友有幸拍到如此清晰的照片,实属难得!并且这是拍蘑菇石,角度最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风急雨猛雾大,抢拍了几张水平实在差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自拍也不够理想。</p> <p class="ql-block">晴空中的蘑菇石(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片岩层层叠叠(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有驴友登上红云金顶,因雾大而不清晰。从网上下载的红云金顶。</p> <p class="ql-block">红云金顶(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老金顶(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区,会形成峰林、天坑、天生桥、石林、溶洞等景观。</p><p class="ql-block">图为菲律宾巧克力山,是一种特殊的峰林。由于石灰岩山上土薄水漏,再加上当地属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2~5月为干季,故不易长树。当干旱时,草枯呈巧克力色,故名。</p> <p class="ql-block">贵州峰林分布较广。图为兴义万峰林,可惜我们没去(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荔波峰林(网上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荔波大七孔景区看到的峰林。</p> <p class="ql-block">远处为锥形山。</p> <p class="ql-block">贵州有大量的天坑分布(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其中位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的大窝凼,最终成为了中国天眼FAST的理想选址(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可惜不能带任何电子产品,只能化30元拍一张个子矮矮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金老师夫妇与可爱的外孙。</p> <p class="ql-block">贵州还有不少的天生桥。图为在大七孔景区用全景模式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张家界天门山上的天门洞,由地震震塌而形成。当初我们先缆车、后汽车,再爬上999级台阶才到达洞内(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大七孔景区天生桥。</p> <p class="ql-block">而大七孔天生桥下的此洞,则主要由流水侵蚀、岩壁崩塌而成。</p> <p class="ql-block">大七孔全景拍摄。</p> <p class="ql-block">与云南的路南石林相比,天星桥石林是微缩版的。</p> <p class="ql-block">外婆与外孙牵手于美女榕前。</p> <p class="ql-block">岩石上的榕树。</p> <p class="ql-block">仙人掌长在石林的陡坡上。</p> <p class="ql-block">贵州溶洞很多、很有名,其中数双河洞与织金洞最有名。比如双河洞,2019年最新探测长度为257.4公里,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长洞。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温泉镇,有中国最大的溶洞群。</p><p class="ql-block">可能由于溶洞大同小异,本次旅游没安排(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大七孔天生桥下的石钟乳。</p> <p class="ql-block">在白色为主色调的喀斯特地貌一统天下的贵州,西北部却有一片红色丹霞在等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2010年,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申遗成功。</p> <p class="ql-block">赤水丹霞最为著名的佛光岩。</p> <p class="ql-block">在佛光岩下休息。</p> <p class="ql-block">赤水丹霞与乐山大佛的山体一样,全是均匀的细砂岩,没有粗粗的砾石。</p> <p class="ql-block">我在乐山大佛旁爬山时,看到岩体多是细细的红色砂岩,有少量白色石灰岩间隔(网上照片)。</p> <p class="ql-block">永康方岩、衢州烂柯山等丹霞山,全是砂砾岩,且以粗粗的砾石为主(网上图片)。</p> <p class="ql-block">浙江衢州烂柯山的天生桥,我在上面走过,全是红色的粗粗的砂砾岩。桥下有一个大大的围棋盘。</p> <p class="ql-block">赤水丹霞平直的岩石节理告诉我们,数亿年前红土在水下沉积,下沉到地壳,高温高压成岩,再隆起成山。可能几经沉浮,历经沧桑,才成伟岸!</p> <p class="ql-block">岩石节理平直,砂岩为主,间隔着泥岩,泥岩被侵蚀得更厉害些。</p> <p class="ql-block">贵州多山,几无平地,绿色植被下有丰富的地质地貌。我们十天走了大半个贵州,纯属走马观花,接触有限,认识肤浅,认知有谬,望不吝赐教。</p><p class="ql-block">欣喜的是本次驴友们,素质大多很好,相互谦让,互助有加,期盼再次同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