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995年在庐山仙人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国锋和他的秘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庐山接待第一位外国元首——胡志明</p><p class="ql-block"> 1959年8月9日,越南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席胡志明乘专机抵九江,乘车上庐山,下榻中9路394号别墅。胡志明是庐山历史上接待的第一位外国元首。</p> <p class="ql-block"> 1978年夏,我和同事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庐山。这是当时拍的纪念照,这里是庐山石松,那时,这里有个国营摄影点,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拍照。我们跟随游客一起排队等候,轮到我们,高兴地登上了蟾蜍石,沿着“豁然贯通”四个大字的边缘,小心翼翼走到了崖边,拍了这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石松是庐山的标志,理所当然的成为,来庐山疗养游玩的客人们,照相留念的首选。</p><p class="ql-block"> 数码相机普及前,到过庐山的人,几乎都有一张这样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刚上小学就知道这棵树,那是通过庐山牌香烟认识的。那时的人们都很穷,物资匮乏,孩子们几乎都没什么玩具,男孩子都喜欢这种不用花一分钱的烟标。文革时听说,这棵石松被人砍了几刀,差点毁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妈妈 摄于1975年)</p><p class="ql-block"> 前阵上图书馆看书,看到了中国党史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的,《我的亲历 见证九江三十年------1949--1978》,作者张雷写的题为《庐山石松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一文,终于弄清楚了是怎么回事。全文如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庐山仙人洞旁有一巨石横空兀出,上刻有“蟾蜍石”三字。很久以前,从这石缝里长出了一株小松苗,由于缺少土壤、水分,松苗生长缓慢。它生长缓慢的原因是因在长根,因为在这恶劣的生长条件下,它要把根扎入石缝的底下,并努力在石缝下的土壤里寻找水分。经过多年的苦苦筑基,终于它的根須布满了巨石周边。</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小松树已长成一棵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大树了。它巨石兀立,舒展着树冠,傲然地撑着一片蓝天。这棵庐山松,人们称它为“石松”。经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笑傲苍穹且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 1961年,毛泽东为仙人洞题诗,将它誉为“劲松”,从此它名扬天下。谁料到“文化大革命”中,石松却遭到一场生死劫难。1966年,红卫兵开始“破四旧”,四处打砸抢。有一天,九江“白求恩战斗队”上山,扬言要砍掉石松。这一消息由电话传到管理局领导李觉民的耳朵里,他万分焦急,但也束手无策。消息不胫而走,后来,让庐山中学的学生知道了,学生们自发地组织起来,火速赶到现场进行制止。</p> <p class="ql-block"> 一边要砍,一边不准砍,“白求恩战斗队”朝石松冲去,被庐山的学生挡了回来。接着,又冲,又被挡回来……气氛异常激烈。这时,庐山的一位女学生突然从人群中站了起来大喊一声:“革命的同志们!”全场立即鸦雀无声。她用清亮的声音对“白求恩战斗队”的人说:“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女学生又接着说:“毛主席的“劲松”,怎么能砍呢?”这句话奇迹般的灵验,经过这位女学生提醒,“白求恩战斗队”的部分人,也觉得不能砍,纷纷低下了头,丢下了斧子、砍刀。石松逃过了第一次劫难。</p> <p class="ql-block"> 不久,毛泽东这首赞誉“劲松”的诗词,被编成了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庐山人就将这棵石松改称“劲松”。接着,红卫兵开始全国大串联,来山的红卫兵与日俱增。他们都要到仙人洞体验一下伟大领袖诗篇的意境,为了和劲松留影,大家都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有些庐山石松留影者还要在劲松上摘下几根松针,夹在“红宝书”里带走。这样,你摘他也摘,仅几个多月的时间,就将手能够得到的地方全摘光了。后来,有的人干脆爬上树,或双手吊在树枝上玩起荡秋千。久之,劲松的主根也被摇松。1967年春,它开始一天天变黄,下半年已经奄奄一息。当时景区看护员张友传看到这一情景,十分心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太太 摄于1977年)</p><p class="ql-block"> 他马上向上级汇报:劲松危在旦夕。花径革委会主任杨新福得知后,他与熊梦曦、伍来斌同志一起来到现场,就如何拯救劲松商量对策。劲松松针枯黄,估计十有八九已经死去,有人提议,把它砍了重新移栽一棵。熊梦曦在景区工作多年,在小学上学时,老师就介绍过这棵石松,那时,他就对它十分神往。他仔细看了劲松的枝丫,又查看了根部,发现它的主根虽然已经松动,可侧根、毛细根还扎入石缝的深处,尚未受到伤害,还有一线希望。同来的人都摇头,这怎能救得活?看小熊固执地坚持着,大家只好同意。熊梦曦怀着景仰之情,精心在山上先挖来黄土晒干、精心碾碎,又用筛子过一次,并分几次把黄土一点点的注入劲松根部的石缝中,再一次次的灌入水,让裸露的根得到水土的滋养。那段时间干旱,他还为树根、树冠喷水养护。劲松凭着它牢牢扎下的根基维系着生命。</p> <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春,劲松除了被拔“毛”的枝丫死去,其余的开始返青了。劲松凭着它的韧性从死亡的边缘生还了。熊梦曦将死去的枝丫修整,劲松像一位伤残的战士,历尽坎坷、伤痕累累的屹立在巨石边。与它原来那挺拔的身躯相比,现在,它的外形丑陋多了。可景仰劲松的人们认为,这种丑陋也是一种美。</p><p class="ql-block">劲松虽然逃过了第二次劫难,可它的生存环境仍令人担忧。每天,仍有许多游人排着队靠在它身上照相,没有对它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还有人认为,这棵松树已经不行了,满山都是松树,换一棵不就解决问题了吗!第二年春,花径革委会移栽了一棵松树在它的旁边,如果它死去,就用这棵移栽的替代,因为,蟾蜍石上不能没有松。可没过几年,新移栽的松树死了,人们又不断地移栽,然后,不断地死去。而劲松却仍在艰难地活着。</p> <p class="ql-block"> 从动乱中挺过来的劲松经过自身的调整,1976年开始走出低谷,又一次郁郁葱葱了。这年初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时年78岁高龄的陈騊声先生来到庐山,他听说石松的这些年的遭遇,很有感叹,当即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蟾蜍石上一株松,疑见黃山笫几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偃蹇枝柯何代物,相看应笑我龙钟。</p><p class="ql-block"> 在1984年,为了保护劲松,将进入蟾蜍石的小路封堵,做一伸出的崖石平台供游人摄影,把石松与游人分隔,劲松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p><p class="ql-block"> 蟾蜍石上缺少土壤、水分,生长条件恶劣,这20多年来,多次补栽的松树没有一棵成活。但是,真正的劲松却化险为夷,历尽磨难死而后生,而且长势越长越好。</p><p class="ql-block"> 劲松如今又长高了,树干也长粗了,它经历了从生到死,死而复生的轮回。现在,更显得萧然清逸,如果它能开口,又会向我们倾诉些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本文完)</p> <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16日,第二次上庐山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抗日谈判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在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的陪同下游览仙人洞。周恩来仔细端详“蟾蜍石”上的两幅石刻“纵览云飞”、“豁然贯通”,不禁点头赞道,不错,不错,字好,意思更好。他意味深长地对张冲说道:站得高一点,就能豁然贯通,纵览大好风光。我们两党的谈判也应如此,只要我们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上,以民族大业为重,很多问题都能豁然贯通,以前的恩恩怨怨都可以消除,真诚合作,共同抗日。张冲连连点头,表示赞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学 摄于1963年)</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了,每次走过石松,我都会注目细看,都会想“豁然贯通”和“纵览云飞”的巨大石刻,究竟是什么人刻的?又是什么时候?</p> <p class="ql-block"> 前几年我在一本介绍庐山的书上看到过,只记得姓马,这回怎么也找不到。干脆上网试试,还真给查到了。</p><p class="ql-block"> 网上写到,2000年7月24日《九江日报》,刊登了李革民撰写的“‘纵览云飞’摩崖石刻有新发现”一文,解开了这一多年难解的谜题。</p><p class="ql-block"> 原来蟾蜍石上“豁然贯通”的作者名为马福德,“纵览云飞”作者是马鸿炳,题写时间为1933年,有趣的是他们还是父子呢!为何如此定论呢?原来在“纵览云飞”石刻左下旁有:</p><p class="ql-block"> “余达庐山游此处,观见先君讳福德道旁刻有‘豁然贯通’四字,心中口感亦须刻字以纪念。 民国二十二年秋,右马鸿炳题”</p><p class="ql-block"> 共计46字,其中有口形两字已完全风化,辨识不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孩子 摄于1988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谢谢光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谢谢阅读</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