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近年来,因牵头包抓牛背梁项目,我从众多的资料中汇集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仅供文化宣传工作者和牛背梁文化策划者在实践中参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的探索,从小事做起,包括景点的命名与故事的挖掘,包括一瓢一饮的质量都要精心思考,包括一处工程一个标志的施工都要贯穿文化的理念与内涵,都要写出特色做出精彩来。把智慧的溪流汇集成文化的海洋,使“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理念变成美好的现实,让牛背梁成为秦岭骄子,中华脊梁。(2010年7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物种认知是牛背梁的文化精髓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自然旅游和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旅游活动,都可谓之生态旅游。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就会起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作用。通过一次旅游,游客可能开始关心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民众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了解他们世代相传的特殊文化,重视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珍惜和感叹生物世界的多彩魅力,为人类保留下这些珍贵的历史印记。森林中的每棵树、每只动物以及它们生活的小环境,都是极具雄辩力的环保活教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牛背梁需要认知的内容非常丰富,如羚牛谷:岭南三宝(核桃、板栗、樱桃)、地质奇峡、八瀑十桥、三十六潭、四十八怪、林海探幽。月亮垭至牛背:峰林迷宫、植物演替、杜鹃花海、冰川地貌、高山草甸、冷杉大观、逍遥牛背。所以,我们要研究牛背梁的生物学特征,把植物分类特征及属性的不同找出来,把动物的分布与稀有性研究出来;研究牛背梁的地质学特征,把冰川地貌的形成原因介绍清楚;研究生态平衡的规律,把生态保护的理念普及渗透到每个游客的心里;研究移民文化、饮食文化与山地文化,展现秦风楚韵,南北交融的和谐文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终南山物种丰富,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南北子民。山中林木果树茂盛,《诗经·秦风》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后汉书·东方朔传》说:“南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良村,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又有粳稻梨栗桑麻竹筒之饶。上宜望芋,水多锅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汉唐时代,长安居民、手工业者所用的薪炭、木材、石材、药材等大都取于终南山;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既是文学形象,又是贫困山民生存状态的实录;药王孙思邈悬壶济世于此采药十八年,得出了岭南无闲草的结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