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站在清名桥上往东远眺,首入眼睑的是古运河和伯渎河成“Y”形,古运河与伯渎河在这里汇聚,互为交融;古扑秀丽的清名桥和伯渎桥二座古桥相互点缀。过清名桥水流拐弯往东的是伯渎河,就是无锡很有名气的伯渎港。水流沿着南长街一直往南的是古运河,就是古运河清名桥景区南水仙段的人文历史和美景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沿着长街古运河畔往南走,古运河美景依旧,少了长街店铺林立中游客的摩肩接踵,喧嚣拥挤,更多的是景色旖旎,诱人心肺!古运河边高大的梧桐,垂挂的柳枝,绿树成荫,婀娜多姿,婆娑的倒影在古运河水中涟漪荡漾,满目青绿,烟雨依然,古运河的意韵在这里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如诗如画的美景吸引我们驻足欣赏,拍照留影!</p><p class="ql-block">南水仙段古街,古巷,古庙,古渡,古窑,古驿站,太多的历史文化,文脉渊源,悠悠岁月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站在清名桥上远拍伯渎桥,河水沿着半圆形的河岸一分为二,伯渎桥下流淌着伯渎河水,另一面是大窑路,则流淌着古运河水。</p> <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石牌耸立在古运河畔,很醒目。</p> <p class="ql-block">南水仙桥为廊桥,仿古建筑,重檐翘角的廊桥风格,视觉效果特佳,是古运河上一处温暖的行人歇息地。</p> <p class="ql-block">游无锡南水仙庙,行走在时光的斑驳中!</p> <p class="ql-block">南水仙庙是无锡城区唯一的一所道观。</p><p class="ql-block">水仙道院(水仙古庙)俗称水仙庙,在南门外南长街上,坐西朝东,朱红色的庙门面向古运河,九开间门面,颇为壮观,是无锡历史文化名城中著名的保护区,南水仙庙有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因为西门有西水仙庙,南门的就称南水仙庙。</p><p class="ql-block">南水仙庙始建于清康熙22年(1683年),为纪念嘉靖无锡知县王其勤筑城抗倭,有智有勇,得到百姓爱戴,如同其他造福无锡的历史人物一样,被敬为神像。该庙原地有“双忠祠”和“松滋王侯庙”。</p><p class="ql-block">“双忠祠”是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两部将麻士龙和尹玉壮烈殉国而设立的祠堂。“松滋王侯庙”是纪念王其勤而建,王其勤原为湖北松滋人,故庙名用“松滋”,后双忠祠和松滋王侯庙合并,当地人称水仙庙。</p><p class="ql-block">水仙庙平时香火不多,因庙址在河边,平时运粮士卒,渔民,船民经过此地,都会停靠歇息,并进庙祈祷,于是把这里的神像奉为水仙,久而久之,水仙庙就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了!</p><p class="ql-block">2001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合併西水仙庙,南水仙庙,双忠祠,张元庵,南水仙庙正式冠名为水仙道院,并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1928年南水仙庙内创办了培南小学,开办一段时间后小学仃办,现为南长街568号。1941年,中共地下党在无锡开展工作,需要身份掩护,复办培南中学,地下党员邱宝瑞任校长,其后陆续来了很多地下党员,以教师身份掩护开展革命工作。1946年解放战争期间,依托一批党员教师成立中共无锡工作委员会机关所在地,中共地下党工委在这里展开了大量的工作,为无锡地区的解放作出了具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1989年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来到南水仙庙牌楼前,四个大字《翠辇停骖》首入眼睑。据说1765年乾隆帝南巡,适逢知县王其勤诞辰庙会(每年三月初六是王其勤诞辰日),乾隆帝于是停舟,命太监前往致祭,因此后来这里就有了“翠辇停骖”的说法。</p><p class="ql-block">南长街本来就是一条古驿道,车辆马匹往来频繁,“翠辇停骖”把古代南长街古驿道的繁华景象全部呈现在了游人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南水仙庙《翠辇停骖》精美的牌楼飞檐翘角,相当气派,旁边一石碑(中国文化历史名街)。</p> <p class="ql-block">南长街古运河畔的“纤夫”雕塑,还原了古运河上船工的劳作艰辛!</p><p class="ql-block">看到这雕塑,脑海中浮现出了尹相杰,于文华首唱的歌曲《纤夫的爱》: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的动人情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水仙庙旁边的一处现代化建筑,与古式古香的寺庙建筑相互点缀,相互交融。</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现代空间文化站,弄得雾气腾腾很神秘!</p> <p class="ql-block">古运河水上游从南禅寺到南水仙桥为基本航线,有水上日游,水上夜游,水陆游三条线路。主要观赏古运河美景,古运河两岸明清时期民居风格。夜游在浆声灯影下会更璀璨夺目,更能体现到江南水乡的无限魅力!</p> <p class="ql-block">利用古运河在河里船上开的酒吧!</p> <p class="ql-block">过南水仙桥就是大窑路了,大窑路是因窑得名,古窑群博物馆就建在大窑路上。</p> <p class="ql-block">大窑路上高低错落密密麻麻的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房子,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还住在那,老屋已经斑驳苍痍。这里是他们的根,这里靠着古运河,环境优美,清风扑面,他们还是舍不得离开这原来的老根啊!</p> <p class="ql-block">大窑路的地面已是石板路,扫得很清爽,这爷孙俩各骑一辆自行车多惬意啊!小女孩就像五岁左右吧,小自行车骑得已经很老练,熟能生巧嘛!</p> <p class="ql-block">江南水乡,河港星罗棋布,咫尺往来,都是靠的摆渡!</p><p class="ql-block">大窑路上有一摆渡口,原来古运河上没桥,大窑路上百姓要到南长街,水仙庙和丝织一厂等地,要不就转一大圈走伯渎桥,上清名桥,再到南长街,要不就在这里摆渡,我也曾在这里摆过一次渡。一只小木船,船工摇着橹缓缓穿梭在古运河上,常年累月,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p><p class="ql-block">据说这个渡口当时是为了解决南长街上振艺丝厂(后来的丝织一厂)女工和培南小学学生过河困难而设的,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解放以后渡船由丝厂包渡。1989年曾因不符合航规而勒令停渡,停渡后两岸居民和职工总多不便,后在当地居委的争取下,又恢复了摆渡。再后来上了年纪的人去摆渡为的是怀旧,年轻人路过觉得是好奇,会特意去乘摆渡船一个来回,过一下摆渡的瘾!</p> <p class="ql-block">大窑路窑群遗址博物馆是古运河清名桥景区的一个景点,由大窑路上的清名并线厂旧址改建而成。</p><p class="ql-block">窑群的兴旺是随着官府建城筑墙开始的,曾经留有一句话,叫做“窑荒十八行”的说法,意思是窑兴十八种行业兴,窑衰十八种行业衰,说明当时窑群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现在保存完好的窑还有十几处,有三座窑保存得较为完整,包括上窑顶的楼梯台阶都保存得很好。</p><p class="ql-block">虽然砖窖已有些破旧,但掩映在历史长河青山绿水中的每一座砖窑遗址,还能让人觉得“上塘十里尽开店,下塘十里尽烧窑”的当时窑群有多辉煌!</p> <p class="ql-block">这是窑群新建的“红领驿站”!让人们记住窑文化在无锡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现今的大窑路仍保持粉墙黛瓦,是一个极其珍贵的研究古代砖瓦文化的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从清名桥南长街往南一直到南水仙桥,经大窑路伯渎桥,回到清名桥,风景如梦如幻,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古运河清名桥景区在南水仙段历史古文化更为集中,有时间高兴的话去那徒徒步,看看景,了解一下历史古文化也是不错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