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云师

老谭

<p class="ql-block">  前不久受邀回云阳参加我曾任教的一个班毕业31年聚会,趁此机会我约了几位学生驱车经栖霞去了老县城。自2001年5月搬到新县城后就没回过老县城。前些年看到江鹏航拍的老县城图片,便有了去老县城看看的想法,主要是想看看我曾经求学、工作以及生活了近40年的云阳师范老校园,那里有三棵生长了几百年的老黄桷树,一口永不干涸的大水井;还有那承载近百年云师风云的满满的回忆⋯⋯</p> <h3>  8点多钟,我们从记忆中的“新城门”进入老县城,径直向“西坪”而去。车过人民广场,像样点的楼房没有了,就连低矮的房舍也渐渐稀疏,一派荒凉景象。路况越来越差,碎石撒在土路面上,凸凹不平,还有前两天下雨后的积水,车子自然放慢了速度,也方便了我们寻找云师校园旧址。不一会儿车子在一沟壑前停了下来,我们下车一看,辨识出这是云中旁边那条大沟的上段,说明车子开过了。开车的学生慢慢倒车,我们便沿着来路往回走,一路左顾右盼,寻寻觅觅,云师啊,你在哪里?</h3> <h3>  寻找旧址最好是能找到当年的一个参照物。车过人民广场以后一路行来,原来鳞次栉比的房舍已经荡然无存。在来路上我曾想象,175m淹没线以上会有建筑物留在,云师九十年代前后修的男女生宿舍都在185m左右。可眼前看到的是一片连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原,找参照物得另寻它径。我清楚地记得,2000年1月五峰山岩崩造成滑坡,云师校园就在正对着的滑坡滚石形成的大槽下面,就以此来定位吧。</h3> <h3>  江鹏航拍的云阳老城照片,是在那年的隆冬。现在时值仲夏,草木繁盛,加之我们站的地理位置受限,寻看滑坡体虽不如照片中清晰可见,但仍能看得出滑坡痕迹。大概的方位确定后,我们再四处打望。在我们站的位置右前下方一二十米的地方,我发现了乱草丛中条石围着的池水,那不就是云师的游泳池吗!我们站的位置应该是云师劳动基地一作物区,啊,这里就是云师!</h3> <h3>  八十年代初,云师开办体育专业班,为教学需要在新教学楼里边的被人们称为“李子林”的地方修了这个游泳池。李子林乱石散布,还有几座老坟,常年都有山水浸出。一到夏天,还流水汩汩,这就成了游泳池天然的水源。限于地势条件,池子只有25m长,五六米宽。尽管不规范,却是云阳的唯一。而今校园的地上建筑物以及高大的树木已不见踪影,幸好还有这残存的游泳池,它成了云师老校园唯一的地标。</h3> <h3>  本应走下去看看,一看无路可走,更因为脚力不济,上来难下去更难,只好作罢。我只好站在路边远望,并拿出手机,用我蹩脚的拍摄技术把曾经的云师校园旧址拍了下来。</h3> <h3>  看着这照片,我懵了⋯⋯这一片荒草凄凄、杂树丛生的野地,就是云师?再放眼看看眼前开阔的实地景象,泱泱长江不舍昼夜,两岸大山青葱依然,我开始顿悟何谓“沧海桑田”。我相信,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地面建筑的消逝而消失。面对历史,面对事实,这里就是原云阳城关西坪云师老校的园地,这里,是云师的根。尤其是经过了2021年8月18日的今天,更显得这里才是云师的根。 <br> 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女子小学堂发轫,到云女师,到云简师,到云师,在这里,演绎了多少如歌的故事,历经了多少岁月的风雨,云师在这里不断地发展壮大。<br> 在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基础教育的干才以及国家建设的精英。<br> 在这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云师成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10所重点中等师范学校之一。<br> 在这里,1988年,云师受到国家教委表彰,名列全国重点办好的百所中等师范学校榜单。<br> 这就是代代云师人为之艰苦奋斗取得的辉煌!这就是无数云师人对云师产生浓浓深情的根源!<br>  啊,这里是云师,云师永在!<br><br> 谭明煜<br> 2022.7.29 于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