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读诗论律一家言】 大江格律点评(九)</b></h1> <h1>前言:</h1><h1><br> 近日,丹东诗坛网名“昆仑lsm(文学领域优质作者)”先生对大江前些时所发美篇【读诗论律一家言】 大江格律点评(八)~鸭绿江诗社近年若干期【辽东诗隽】格律问题回顾之文有所质疑;并跟帖发表很多评论。</h1><h1><br></h1><h1> 老话说:“开卷有益”。大江对昆仑先生惠顾这篇小文并开展议论不胜荣幸之至。同时也对先生所提问题做了认真阅读和分析,并做回复。<br><br>大江<br></h1> <h1>昆仑先生原文:<br><br>一、<br><br>昆仑lsm(文学领域优质作者)<br><br><br> 按照先生的理论,这些千百年流传的名句都错了: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过/春,动词对名词。(实际 古人的理论是实词对实词)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 犀一点通。翼/通,名词对动词。(同样 古人理论:实词对实词) <br><br>07-20来自上海<br><br>==========<br><br>二、<br><br>昆仑lsm(文学领域优质作者)<br><br> 按照先生的谬论,清人笠翁对韵都须重写了。因为其中许多词类与先生观点相违背 。<br><br>07-20来自上海<br><br>==========<br><br>三、<br><br>昆仑lsm(文学领域优质作者)<br><br> 不要笔者眼睛瞎说,迷惑诗词诗词爱好者。还是仔细去研究研究唐诗吧!<br><br>07-20来自上海<br><br><br>==========<br><br>四、<br><br>昆仑lsm(文学领域优质作者)<br><br> 清代以前我国无文言语法理论书籍,更无现代汉语语法。我国第一部文言语法书是清末马建忠先生根据西语编撰的《马氏文通》。古人对仗的依据是:宽对诗词与虚词对,工对名词24类相对。用偏正、主谓、形容词、动词等现代汉语语法结构去检验诗词对仗同样是不懂格律对仗发展历史,坐井观天。<br><br>07-20来自上海<br><br>==========<br><br>五、<br><br>昆仑lsm(文学领域优质作者)<br><br> 所谓四平头、摞眼、尾三字同构,挤韵、撞韵等诗病都是江湖买膏药式的言论,经不起唐诗的检验,是对唐诗的否定。唐人创建格律诗对“齐梁时期的四声八病”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吸取去精华,扬弃其糟粕。当代人再拿四声八病去说诗病,就是不懂诗歌发展的历史了。 <br><br>07-20来自上海<br></h1> <h1>大江回复:<br><br>亲爱的昆仑先生:</h1><h1> 在你对我的帖子发表评论前,最好仔细读一下帖子内容;同时认真审视一下自己有关诗联对仗方面“现代语法学理论”和古人的“传统字类虚实相对理论”的知识储备是否足以支撑你的相关论述。;免得顾此失彼、无的放矢;甚或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样做,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br><br>==========</h1><h1><br>一、<br><br> 我这个帖子中有关对仗点评,既采用了现代语法学理论,也用传统字类虚实相对理论做了参照。希望您能看得懂。<br><br>注:古人的传统字类虚实相对理论,跟你所说的“古人对仗的依据是:宽对诗词与虚词对,工对名词24类相对”以及“实际古人的理论是实词对实词”是有着根本性区别的。<br><br>==========<br><br>二、<br><br> 先生所举例的清人【笠翁对韵】,不过是那时的对仗类启蒙教材。我不仅熟知这篇著作,也读过同时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王士祯的【律诗定体】、赵翼的【瓯北诗话】以及纪昀、沈德潜、许印芳等等诸多诗论大家的相关论述。至于唐代崔融的【新定诗体】以及日本空海和尚根据崔融相关论述编撰的【文镜秘府论】也有涉猎。宋代诗论家吴可的【藏海诗话】、葛立方的【韵语阳秋】,明代屠隆的【缥缃对类】也都是很好的古人格律诗方面的权威诗论。<br><br> 作为诗词爱好者,我不仅读过您所说的【马氏文通】;也是当代文学泰斗王力先生的铁杆儿粉丝以及他的【古代汉语】、【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等著作的忠实读者。对当代近体诗学界奉为权威性的诗联创作指导性文件~中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联律通则】及【联律通则导读】,同样也逐句逐字详细阅读、认真领会。四处游学的过程中,更得到了包括北大、北师大、复旦、山大、浙大、苏大等在内不胜枚举的高校和其间的教授、学者以及中国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北京楹联学会和各省市相关诗坛、联坛专家们的倾心传授。</h1><h1><br></h1><h1>==========<br><br>三、<br><br>先生举的例子,刘禹锡:<br><br>沉舟侧畔千帆过,<br>病树前头万木春。<br><br>过/春,动词对名词。</h1><h1><br></h1><h1>这个结论是错误的。<br><br>这里的“春”既是名词也是形容词。<br><br>按现代语法学理论,“春”在这里是“名词动用”。<br><br>按传统字类虚实相对理论,“春”属于“兼类字”,既有“实字”含义、也有“虚字”含义。具体分析应参照其所在的语境。在这副诗联中,“春”字的运用为传统修辞对格中的“转品对”;即,其词性为形容词(或名词),诗句中转变作动词使用。<br><br>结论:这里的“过/春”无论按现代语法学理论、还是按传统字类虚实相对理论及传统修辞对格分析,对仗都没问题。<br><br>==========<br><br>四、<br><br>先生举例“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翼/通,名词对动词。(同样 古人理论:实词对实词)”<br><br>注:“古人理论:实词对实词”是个错误说法;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实对实、虚对虚”。<br><br>李商隐的:<br><br>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br><br>“翼”,是现代汉语的“多义字”(名、动、形),也是传统字类虚实相对理论的“兼类字”。就是说这个“翼”字在这里是名词借动词义(借对的一种方式),“辅助”的意思;既可以作为现代汉语的动词,同样也用作古人所说的“虚字”义。<br><br>==========<br><br>五、<br><br> 先生所说“四平头、摞眼、尾三字同构,挤韵、撞韵等诗病都是江湖买膏药式的言论...当代人再拿四声八病去说诗病,就是不懂诗歌发展的历史了。”<br><br>1、我的帖子里根本没有“尾三字同构,挤韵、撞韵”的说法,更跟“拿四声八病去说诗病”没半毛钱关系。<br><br>2、今人罗列的所谓格律诗句式病中,“四平头、相重、相滥、重位、摞眼、叠砌”等,其实都跟古人所说的“四言一法”有关。<br><br> “四言一法”之病说到底就俩词,“呆板、单调”。<br><br> 一首诗,文理上、意境上艺术水平再高,如果语法修辞或节奏上出现“呆板、单调”的瑕疵,还能算得上是精品吗?<br><br><br>==========<br><br>六、<br><br>大江认为:<br><br> 近体诗常见的格式无非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最多不过56字(排律除外)。有限的篇幅、严谨的规范、无限的表述。因而被称为戴着镣铐起舞的文学艺术。遵循严格的形式规范、炼词炼句,使语法修辞及格律与诗歌完美结合;体现的,是近体诗独特的文学魅力。戴着镣铐起舞,或婆娑、或刚劲,展现的,却是舞者的修养和造诣。<br><br> 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br><br> 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br><br> 说的都是这种情况。<br><br> 鸭绿江诗社特约评论员尹日高老师关于诗词创作“应向古人学习,博观群书,多识典故,丰富词汇,以为自己创作所用。对学诗之人提高文学修养,提高文字表现能力,不无积极意义。”的论述,大江深以为然。<br><br> 诗歌是唯美的艺术,近体诗尤其如此。遵循规范、字斟句酌、精心铺排,是对这个传统艺术体裁的尊重。</h1><h1><br></h1><h1> 诗坛有一种言论曰:近体诗格律已经很严格了,再用些诸如“平头、摞眼、叠砌、相重”等等诗病或“碍格”加以束缚,不利于学习和创作。甚至有人拿李杜等名人作品为例,叫嚣“唐人尚且不避这些诗病,我等不必在意云云...”。<br><br> 说这种话的人忽视了这样一个历史规律,即:世上任何事物(包括文化传承),都在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更新和进步。近体诗的格律规范和创作手法也概莫能外。<br><br> 众所周知,近体诗格律萌芽于南北朝,成长于初唐,成熟于盛唐,定型于晚唐,完善于明清。以“句式句法相重(鸭绿江诗社称之为同构)”为例:盛唐时的作品这种诗病较常见;中晚唐以后就很少见了。有宋一代及明清时期则更被诗坛所鄙视。<br><br> 关于放宽格律规范,当今诗坛有识之士有句话叫做“唐人可以,今人不可”。说的是古今近体诗创作环境不同。<br><br> 尹日高老师所说的“博观群书,多识典故,丰富词汇。”今人稍微用心即可办到;古人那边谈何容易?</h1><h1><br></h1><h1> 字典之类的工具书,明清时期的普通知识分子尚且一册难求;漫说是文化产业更加落后的唐宋年代了。</h1><h1><br></h1><h1> 现代社会,各种字典、词典、辞源、辞海林林总总。高校图书馆里的各种相关典籍资料更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的氛围;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引擎,浩如烟海的各种近体诗相关知识唾手可得。这种优越的创作环境中,今人有什么理由可以为自己的懒惰亦或是不学无术辩护?<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