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稿:红光</p><p class="ql-block">图片:作者/网络</p><p class="ql-block">音乐:不忘初心/美篇</p><p class="ql-block">编辑:红光</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战场还是和平年代,人民军队的文化基因,蕴含在辉煌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部队的战地文化,是强军文化的重要基石。它能够塑造战斗品格,培养战斗意志,激发战斗潜力,高扬战斗精神,鼓舞战斗士气。是军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战斗属性和战地特性。 它与毛主席关于党支部建在连队上的红色基因是一脉相承。 只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里,经过战地文化深度熏陶的老兵战友,才能够深刻地读懂和深切地感受到它的精髓所在。</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对越边境防御作战时期,在老山战场轮战的日子里,有一首盛行于前线和全国的军旅歌曲,名字叫做《我爱老山兰》。当时,是许多歌唱家随慰问团来到前线进行慰问演出时,作为必唱曲目。包括:李双江、郁钧剑等著名的歌唱演员,每场演出时都要唱它。唱得我们的老山指战员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泪水盈眶。</p><p class="ql-block"> 记得这首军旅歌曲的词意是:我爱你呀老山兰,顽强的生命倍受了摧残;墨绿的叶子熏满了硝烟,芬香的花朵开得更鲜艳;我爱你呀老山兰,你顶住了风暴抗住了干旱,阵阵的清香沁入我心田 ……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四年四月,我军按照上级的命令,进入老山反击作战的阵地,准备拿下被越军占领已久的老山主峰。四月二十七日,我军采取穿插迂回的战术,在老山主峰的后背攻占1072高地。由于没有现成的通路,阴天下雨,山体湿滑。在穿越原始树藤灌盘节地区时,许多战士迷失了前进的方向,部队没有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失去了战机。被越军发现了后,敌我双方展开了猛烈的交火。双方的炮火轮番轰击,战斗异常的激烈。双方的士兵一批一批的倒下,我军处于被动的境地。我军第一次夺取老山主峰的作战行动失败了。不久,我军调整了进攻作战部署以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夺取老山主峰的战斗。我军指战员面对越军布设的雷区、陷阱、暗堡、铁丝网、竹签桩的阻拦,不怕流血牺牲,连续作战,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终于夺取了老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 越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调集了大量的部队,组成师以上规模的战役军团力量,妄图夺回失去的老山主峰阵地。我军前沿部队面临着极大的防御压力。</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战场的背景条件下,我部队宣传部门的雷鸣玉、邹荣禄等同志,为弘扬部队的战地文化,颂扬英雄,鼓舞士气,提高部队战斗意志,谱写了《我爱老山兰》的歌曲。</p><p class="ql-block"> “老山兰”,是生长在云南老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中,生长的一种很普通的野生兰花草。这种兰花草的生命力极强,它不怕风吹雨打,炎热酷暑。生长在密林深处的草丛中。是绚丽的兰花家族中一个很普通,很不起眼的“一位带有野性的灰姑娘”。无论在什么角落里,它都表现出一种默默无闻,争艳夺目,吐露芳菲的特性。在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里,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于这片战火纷飞的焦土上。</p><p class="ql-block"> 《我爱老山兰》这首歌曲,以花拟人的艺术手法,讴歌了老山战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唱出了老山战士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战火硝烟,不怕枪林弹雨,不怕流血牺牲的坚强革命意志和英雄气概。我们的守边战士,就像老山兰一样,不惧千难万险,不怕风吹雨打,不畏酷热干旱,在石缝里扎根、发芽、开花,散发出沁人心田的芬香。</p> <p class="ql-block"> 老山指战员们,非常喜爱老山兰的坚强属性。在这首歌曲的熏陶下,无论是在前沿坑道,还是在掩体工事;无论是木箱铁盒,还是瓦盆吊灌,只要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到处都能看到老山兰靓丽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部队的宣传部门,为了发扬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弘扬战地文化,参战部队在老山前线还创办了一个刊物,称谓《战旗报》。用于宣传战场上的英雄事迹和模范人物,传达战场信息,交流作战经验。把战地文化和部队战时的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刊物办的红红火火。面对枯燥艰苦的战场环境,大大地激发了干部战士的勇敢顽强精神和克服各种困难的不屈决心。使参战部队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p><p class="ql-block"> 我根据老山军事地理环境和山岳丛林地的地形特点,利用作战间隙,在《战旗报》上,回答了部队指战员提出的野战阵地防护和建设问题。及时为部队提出了:在“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的情况下,要努力创造条件搞好阵地防护措施的几点建议”等,为部队急切解决的问题出谋划策。引起了上级领导和机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战旗报》报社的编辑部,专门写出了编者按,转发给前线部队的防御阵地。也算自己为我军战场的阵地防护建设做出了一点贡献。</p> <p class="ql-block"> 在老山战场上,是战斗英雄频出的摇篮。他们有的是守卫祖国疆土的解放军战士;有的是后勤支援部队的军工战士,也有那些不辞劳苦的战地记者。</p><p class="ql-block"> 战地记者,是部队战地文化的带头兵,先行者。包括:部队宣传部门的专职干部和充实在基层战斗单位的临时性报道员。在老山防御作战期间,他们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和笔杆子为战斗武器,及时捕捉战场信息,迅速宣扬我军老山指战员的战斗事迹和报道纪实战况。</p><p class="ql-block"> 每当在战斗的前夕,战地记者都会为出征的战士们,留下最有意义的纪念照片,宣扬出征战士们的战斗精神;每当战斗开始时,总能处处看到战地记者们和战士们一起,战斗和穿梭在前沿阵地的身影。据反映,由于战地记者携带武器的性质不同,单兵防护的军事技术相对孱弱,与敌军硬碰硬作斗争的专注度也较低,因而战场上牺牲的概率非常之大;每当战斗结束后,战地记者们为了及时宣扬战斗英雄,报道战况,得不到休息而彻夜不眠。他们同样也是战场上英雄,值得我们的称赞。</p><p class="ql-block"> 我们部队的战地记者韩武广同志,为了准确地报道防御阵地状况,他冒着越军的炮火,坚持在酷热潮湿的前沿步兵猫耳洞里工作。敌人的炮弹把他的猫耳洞炸塌,他没有退缩。老山降下的大暴雨,又一次冲垮了他的猫耳洞,他还是没有退缩。他在最危险的阵地上,与指战员同吃同住一百天,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战场的实际,更加贴近战士们的心声。荣立了个人二等功。</p> <p class="ql-block"> 老山战场,所处于云南亚热带高原的地理环境,温差比较大,很多的同志身体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当然,最大的不适应还是精神上所带来的压抑感。阵地上收不到广播电台的信号;听不到新闻广播;看不到影视节目;看到的少量报纸,也是多天以前的新闻;精神紧张,危险大;休息不好,生活保障困难;很多战士长期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工事里,得上了风湿病和皮肤病。身体及精神上的创伤,对于长期的阵地坚守,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p><p class="ql-block"> 当时,老山战区为了让全体指战员,树立“长期坚守阵地”的作战指导思想,针对老山前线普遍存在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在一边对敌作战,一边搞阵地建设的同时,还展开了以“美化战地环境,陶冶思想情操,坚持长期防御”为主题的战地文化活动。 </p><p class="ql-block"> 我们连队把战地文化与阵地防御结合起来。以“作战与防护”、“作战与生活”、“作战与管理”的综合化的阵地环境。努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建设: </p><p class="ql-block"> 一是结合阵地环境的美化,形成射击打得准、手段用得上、人员能机动、防护有保障的阵地作战环境。包括:阵地配置、炮位加固、防护设施、机动条件等阵地的建设,实现作战和防护的一体化机制。 </p><p class="ql-block"> 二是改造和美化现有的工事格局,使其建设成能隐蔽、能生活、能休闲的阵地生活环境。包括:防炮洞构筑、工事改造和生活娱乐等环境建设,实现作战和生活的一体化机制。 </p><p class="ql-block"> 三是抓好阵地管理的建设。让管理出战斗力,保证人员有序的生活,加强阵地弹药的安全与储存。形成便于安全、便于运输、便于分类、便于储存、便于射击、便于防潮、便于分发的弹药管理建设,实现作战和管理的一体化机制。</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老山战士,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在战场上创造出了各种各样部队喜闻乐见的“战地文化”。其中,有些豪言壮语,正是我们老山战士不朽精神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我在阵地上,遇见到了许多的战地豪言壮语,顺便就记录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猫耳儿洞里的战士,在猫耳儿洞壁上贴上了标语,以鼓励自己,也表达自己的战斗意志:“你也苦,我也苦,咱不吃苦谁吃苦;你有家,我有家,没有国家哪有家!”。“苦中有乐,乐中有苦,一人吃苦万人乐;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p><p class="ql-block"> 炮兵阵地上的战士,在炮位的工事旁边儿写出了对联,表达了自己的战斗决心:“小代价初战吿捷,大战果再创辉煌!”;“流血汗不惜牺牲一个我,尽天职但求幸福十亿人!”;“奇峰坡路艰险,以苦为荣更坚!”……。</p><p class="ql-block"> 炮兵观察所里的战士,在工事的门脸边儿前写出了豪言壮语,以表达自己的心声:“传敌情准确无误,捕目标明鉴秋毫!”;“宁愿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一人辛苦万人甜,一家有缺万家圆!”;“雄关卧虎,国门磐龙”;“为前线鞠躬尽瘁,为胜利甘沥血汗”……。</p> <p class="ql-block"> 那些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在老山前线这块土地上,凝聚成了中华民族铁骨不屈的脊梁。“站着是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块丰碑”,显示出了中华民族保家卫国,出生入死的军魂精神。我军特有的战地文化,激励着我们每个战士,为保卫着祖国每一寸土地舍身而战!</p><p class="ql-block"> 我军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路走来的历史证明:我军的战地文化,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是持续激发战斗力提供精神支撑;我军的战地文化,是以寓教于乐,寓教于理的方式,引导官兵价值观念的取向,满足官兵的精神需求,激发官兵的革命激情,对军队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战斗力。为我军的不断壮大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