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1072]——地下唐朝地上今朝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风动碑</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在燕赵名城河北正定县城中心,常山影剧院的北侧,有一座硕大的朱色栏杆紧锁的碑亭,龟趺座半埋于地下,上半部碑身碑额耸立于地上,透过栏杆窥视碑刻,一方伤痕累累、漫漶不清,却又十分完整的石碑映入眼帘,这就是正定著名的国宝之一——《风动碑》。<div><br></div> 关于此碑“风动”之名的由来,《正定县志》有记载。1985年,常山影剧院在修下水道时,在此碑东南处发现一通清乾隆二十九年《始建风动书院记》碑,得知这里原建有一座“风动书院”,故碑由此得名。<div><br></div> <p class="ql-block">《风动碑》,其全称为《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是为了记诵唐朝首任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功绩而立的德政碑。自唐代宗永泰二年(766)七月一日树立以来,已在正定城中耸立了1255年,见证了无数金戈铁马、龙血玄黄。姑且不论碑文内容,就其唐碑的文物价值,足以璀璨夺目。</p><p class="ql-block"><br></p> 风动碑为唐代宗李豫于唐永泰二年(766)敕令修建由王佑撰文,王士则书并篆额。碑为青石质,螭首,龟趺座,坐北面南,造型庄重,高大巍峨。碑高578厘米,宽230厘米,厚48厘米。碑首呈半圆形,六条盘龙相交,中间二龙爪托火焰宝珠,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笏板形碑额内阴刻篆书“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3行12字。碑文楷书,29行,满行55字,共计1398字,现碑泐391字,尚存1007字。碑文记述了首任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的功绩德政及立碑人姓名、官职等。<div><br></div> 对于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历史上褒贬不一。李宝臣原名张忠志,安史之乱时为安禄山叛唐先锋,被安收为义子,从而改姓安。此人一生反复无常,又首创藩镇之祸,正统史学家评其人“不足道”。但从碑文所记载的某些内容看,他在任成德军节度使期间,好像对百姓尚有德政。如至德三年(758)即李宝臣统治恒州第二年,滹沱河发水,他发动广大军民修坝导水,于“城外修堤高如城墙”,使恒州人民避免了一场水灾。上元元年夏(760),河朔(黄河以北,主要是河北一带)遇到大旱,有人提出要建造土龙求雨,李宝臣排除此说,组织军民引水抗旱,勤于民政,使百姓安度荒年。<div><br></div> 广德元年(763)史朝义(史思明之子)继续作乱,有人为了备战提议增加赋税,李宝臣没有采纳,而是采取了“封征不赋”的政策,使管辖内人民免于苛税之苦。李宝臣所采取的这些举措,不但确保了恒州地区的稳定,同时也保护和促进了正定周边生产力的发展。<div><br></div> 风动碑碑身硕大,造型雄伟,镌刻细腻精美,自永泰二年树立后位置未曾变动,因此,碑址对研究唐代中期正定的地理、郡衙等位置均有重要历史价值,对研究藩镇割据时期河北一带政治、军事情况提供了重要的文字依据。<div><br></div> 而碑文字体遒劲洒脱,也为历代书法家所称道。《金石萃编》《河朔访古记》《常山贞石志》等书中均有载录。《金石萃编》作者王昶认为:“昶屡宿于此,至,必摩挲是碑。”此碑至清代还“历年虽久尚好”,但由于一直裸露于风剥雨蚀中,致使碑身裂缝,部分碑面剥落。<div><br></div>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更好地保护古碑,1953年秋修建了碑楼。今龟趺座半埋地下,只露上半部,是显示正定古城地形、地平变化难得的实物。1956年此碑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谢谢浏览)<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