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团的专用铁路线》</div><div><br></div> 卸盐包,就是把装在货车皮上的每个180斤重的盐包,卸到盐棚里。在我们当兵的年代,这既不是当时推崇的“四快一慢”、“三三制”的战术动作,也不列入总参的训练大纲。但是,对我们这些为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肩负着“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的部队来讲,生产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任务。企业每月消耗的几百吨工业盐,全靠我们肩扛来完成。<br><br><div> 当机车通过铁路专用线,把这些装盐包的车皮,推到我们驻地后,卸盐包的战斗就打响了。想想吧,能用铁路专用线,给我们一个团级单位送原料,不要说当时,就搁现在,也是个很高的规格。</div><div><br></div><div> 军务科接到车皮信息后,立即将卸盐包的任务下达到各个连队。“**连,*个车皮,车皮号****,几点到几点完成作业。”各连队接到任务后,除值班人员外,立即停止一切训练、施工和休息,迅速收拢部队,换上工作服,按照作业时间,列队高歌,开赴卸盐包地点。大家都知道,等待我们的,将是一场意志和体力的考验。没有硝烟,却同样是一场战斗。<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团的盐棚》</div><div><br></div> 早有连队干部,提前安排了几个老兵骨干,拿着撬棒,等候在车皮旁边了。一声“在这里”的招呼,大家蜂拥而上,找准合适的位子,弓腰各就各位。不知谁带头吼了声“一、二、三!”紧接着,“嗨呀!嗨呀!”那低沉有力的号子,带动了车皮克服了沉重的静摩擦力,缓缓地向前滑动。<div><br></div><div> 都说“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垒的,火车不是推的。”可我们的火车,就是在战友们的齐心合力下推着前进的。站在车皮上的那个战士,更像冲锋队形中的旗手,手抓刹车盘,昂首挺胸。当车皮到达盐棚时,转动刹车盘,使车皮准确地停靠在盐棚的站台上。<br><br></div><div> 连队最高现场指挥当即部署:张三带**个人,上车发盐包;李四带**个人,负责架好“跳板”,把盐包扛进盐棚;王二麻子带**个人,将扛进盐棚的盐包,解开、倒出,收拾好麻袋……完全是打破各班建制的一种重新组合,充分考虑了每个战士的体能情况,人性、知人善任。<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的指导员和副指导员,最艰苦的岗位总有他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场立刻出现了一派有条不紊的繁忙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扛盐包,是现场看起来最累的活。肩扛180斤重的盐包,要走过晃晃悠悠的二十多米长的跳板,把盐包放在小山一样的盐堆上,他们靠的是腰部和腿的力量。但细心体验一下站在车皮上发盐包的战友,也许你会觉得他们的工作更累。这是因为:扛盐包扛下来是“负载”,返程就是“空载”,短暂的休息能调整体力;而那发盐包的却一直是下蹲抬盐包,上举把盐包放在战友的肩头,像举重运动员练习下蹲、上提、翻腕的往复运动。不把这车皮盐包卸完,这个动作不会停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车皮上发盐包的,都是体格健壮的干部、党员、老兵、骨干,我的几任指导员,都是这个关键和艰苦岗位的主力军。时年二十八岁的朱连长,几次也想站在这个风口浪尖上,但被大家戏称为“朱老头”的连长,毕竟体力不达,大家伙是无论如何不会让老连长站上去的。而我们这些新兵,则被照顾去“倒盐”,就是在盐堆上,解开刚扛上来的盐包,把盐倒出来,把麻袋收拾好。</p> <p class="ql-block">《赵光水(中),65年兵,我的副班长,一次夹两个盐包的大力士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扛盐包的也有英雄好汉。没争到上车皮发盐包的大个子战士,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有左右开弓,一个胳肢窝里夹一个盐包举动,如履平地般地从跳板上掠过。其中我印响最深刻的,是两个六五年的老兵,郝秀成和赵光水。指挥员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慢一点。但是那里劝得住,就像潜伏在敌前沿阵地,听到冲锋号的战士,嗷嗷叫着往上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第二次卸盐包,都是被照顾去倒盐。第三次卸盐包时,就心有不甘。那热火朝天的环境感染了我,那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鼓舞着我,看着大家你追我赶争挑重担,心想,虽然是个刚入伍的新兵,但稍显稚嫩的身材也有一米七多,如果今天是场战斗,新兵也是要冲锋陷阵的。“都是青春年华,都是热血儿郎”,我应该向老兵学习,去发光发热。我违背了班长的“命令”,毅然走上跳板,站在车皮旁边,接过了那沉甸甸的盐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能接受。屏住气、稳住神,学着老兵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跳板上……几次下来我也成了扛盐包中的一员。那晚的班务会上,我因违抗班长的“命令”,受到了表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的二连一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排卸一个车皮,在战友们的通力合作下,很快完成了。那时年轻,精力充沛,仿佛还觉意犹未尽。反正汗也流了,衣服也脏了,干脆再去球场扑腾一场篮球。让体力找到它合理的归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人老了,腰也弯了。但军旅生涯留给我的激情依旧、信念依旧。每每在电视里看到解放军官兵在抗灾前线,手挽着手地站在大坝前抵御洪水冲击时;每每在电视里看到解放军官兵挥汗如雨、刻苦训练时,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觉得自己依然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正和他们一起,扛着沙包,奔跑在泥泞的大堤;和他们一起,全副武装,机动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团结一心、一往无前。这个军队的军魂犹在、铁血犹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值此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谨以此篇,纪念我曾经的军旅生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