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之旅-1》

琉璃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前言》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019年7月15日 星期一 武汉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晴 西北风 24-32度 PM2.5-35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生无非两件大事——如何生,如何死。我2007年申请了《遗体捐赠》,2011年设定了《生前预嘱》,2015年写完了《如何死》,另一件大事便是如何生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一旦生存下来之后,自然要考虑如何活得有点意思,因此有了文字绘画、音乐舞蹈、麻将八卦、同居交配等多种寻觅共鸣的生活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旅游便是其中之一,游记更是那些些不满足于“在途中”者的表现,它的追忆展现了不同沉淀,诞生了如“观景不如听景”般的“游记胜过旅游”的非凡意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文字难免笔者的主观意识,这里的记录没有好坏对错,有的只是“你给我的印象”和“我在你这里的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所以,你该当此为茶余饭后无聊时的趣事来读。若能从旁观者的角度观一个游者的心理,并从中得些些可参考借鉴之用,便是我的欣慰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1983年的花样年华初初带队出门,到2004年的人生之秋否极泰来,独自背起包远足,几十年过去了,却在人生的冬季开始随团出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翻开一摞摞的影集,满目的青春风采和快乐时光。翻阅成篇章的游记,满纸的心路历程和成长印迹。于一无所有者来说,它们是我活着时的伴侣,亦会随我死后消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能带走的除了思想,其实还真什么都不能。他人说应该是“人能留下的除了思想什么都不能”,我没那么伟大要留下什么,我只想给自己一点什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旅游,在人生之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人生之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熬到人生的冬季,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近年已不脱眼镜,耳亦不灵,反应迟缓,可此行证明我不仅鲜活,且能从容享四季,我终是又回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的笔下是不自由毋宁死者的小心思,记录它成为我生命的黄昏里坐在火炉旁讲故事的最佳素材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架起木柴,温暖屋子,细说从头。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