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城拾彩</p><p class="ql-block"> 昊天之晨,天高气清。小城安谧,夏至初暑。山居东麓,谛听岩燕啾啾,短啼长啭。灵禽乘着上升的气流,往复滑翔,疏沥着因露水打湿翅翼而低飞的微虫。向西眺望,清白的阳光洒向城中的楼群,格外清朗、明晰。远处不太高的阳山,因空气透视,呈现一片暖灰色调的绿,与近山坡地裸露的红褐色混杂,形成一种自然、协调的弱对比,或偏黄,或偏红。山廓上,大片的黑松林呈暗灰绿色,背光处则罩染兰色调子,这是天光反射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小城的东面是雄浑高大的阴山。她几乎是擦着城边粉白色的楼群,陡峭地突生,直冲天际。每天,人们都在她巨人般的身影庇护下开始晨练和劳作。由于坐东背光,山高城近,阴山总是呈铁青阴冷的色调,让人想起潘天寿老先生的名画《雨后千山铁铸成》。</p> <p class="ql-block"> 最为奇特的要算小城中心的湖了。她的形成,缘于五十余年前的一次天灾,雨泽如注,洪水成滀,淹没了民宅和工厂,但却在城中低洼处,自然形成一平方公里左右的湖池。由于她的灵秀,被人们保留了下来,调节着小城的气候和环境。六十年代,文豪巴金曾啸傲留连于此,或许是慨然于她在夕晖中的倩影,起名“金湖”。</p> <p class="ql-block"> 小城的色彩是复杂而多变的。到不是因为有五彩的建筑群,也不完全是季节的更替变化,而是光影这只“魔棒”的杰构。这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关。小城地处滇岭哀牢山脉,南面往下是河谷地带,印度洋暖湿气流经过红河峡谷通道,爬升汇聚于此。往北数里,北回归线穿境而过,是大陆性气候的分水岭。由于东西面山,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替、融合,使小城气候四季难分、阴晴难测,反复无常。在这个环境中,城池、山光、水色无时不在奇妙的变幻之中。</p> <p class="ql-block"> 初到小城,你会被这里的精巧、灵秀所感动,接下来就是对气候冷暖变化的不适应。要真正读懂她,还是要静住下来。或许,通过感受自然,去品味其中的神韵。就说城中那一池碧水,她的魅力就在于气象万千的变幻,色彩与情感的交融。她会在无风晴朗的早晨,化为一面平滑的镜子,将对岸沐浴阳光中的物色,一丝不挂地揽入自己的怀中,撷彩和曦,恬静而澄明。须臾间,她又借着轻风,荡起微微细浪,将怀中的一切柔碎,化为跳跃的光影、律动的彩带。或许天象突变,乌云骤聚,她却在漫天寒气笼罩的阴霾中,腾升起一股热流,把湖顶上的天空穿得苍白、透亮,在磅礴的暴雨中,叩起叠浪的节拍,与天同歌、与风呓语。当风消雨绝,她又借着洞穿层云的阳光,托起轻烟雾霭,缥缥缈缈,淡而虚灵,含蕴不尽。</p> <p class="ql-block"> 再说老阴山(人们都是这样亲切地称呼她),她其实是一个庞大的花岗岩矿体,垂高一千多米,横贯整个市区。主体部分的断层,裸露着参差的崖壁,从山顶斜贯下来,直插地府。在她的体内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惠馈了这里的人们数千年。那碧黛欲滴的阴山,常年浮云走雾,绿茵葱郁。植有柏松古木,枝似飞檐,叶如绿盖,势如腾虬。巉岩裸露的断层,似五色赤壁屹立东岸,其势如虹。</p><p class="ql-block">阴山和金湖有着离舍不断的血缘。不仅因为湖水源于老阴山的孕育,还在于山与湖的神形契合,在自然造化的阴晴圆缺中,同悲同喜,同现绚斓之色。</p><p class="ql-block">如果把湖面比作衍生万象的玄牝画布,那么巍然的阴山就象精构七彩的调色板,大自然借助光影之笔,将造化物的固有色纯化为更鲜明的色系,在湖面上纵横恣肆。有时带着阳光的闪烁,呈现出莫奈那感性的印象;有时却在风平浪静中,表现塞尚理性的笔触。</p> <p class="ql-block"> 当你用心去观察,去倾听,就会发现,这些天籁的建构,其实是大自然在创造着色彩的旋律与交响。哪荡漾在夕晖中的金黄色调,象奏鸣中的小号音色,高亢而清亮;那阴山厚重的墨绿,镶嵌着岩壁上的五彩,回旋于碧波,就象在大提琴浑厚低沉的旋律中,协奏着木管的温暖、长笛的冷逸、圆号的旷达、竖琴的畅神。尤其在谧静的晴夜,咫尺山廓的月光复照于水面,在一片黛色中泛起沙沙的银涟、粼粼的烁光,如同在静听斯美塔纳的交响曲《伏尔塔瓦河》中小提琴齐奏的泛音,令人神驰、畅怀。</p> <p class="ql-block"> 噢,天有大道而不语,地有大德而不言。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大美之所在!无论是四时更叠、草木枯荣,还是日月星辰、夜昼晨昏。“从高山流水到丛林原野;从千年古柏到小草闲花;贵如孔雀,卑如燕莺;远如走云飞霞,近如湍流清泉;”或是“在一滴晶莹的露珠、在一片飘零的枫叶、在含包待放的花蕾、在隔窗雨中的残荷。天地以它无私无偏的怀抱向人们推出不可穷尽的美奂”。在这大美之中,一切生灵(包括人类)都只是苍天浩海之一粟,是大自然交响中的一个音符。我们在汲受自然恩惠的同时,终应心存感激、谦卑和敬畏之情。</p><p class="ql-block"> 天地之所以有大美,还在于万物天然之“成理”。我们不应该见利而忘其真。只有顺乎自然才是合理的,大美的。只有顺应天然的本性,才能做到不滞于物(《庄子.山木》)。因而,追求心灵的彻底情态自由,不因物喜,不以己悲,不再被大自然刑戮,从而解脱倒悬之苦(《庄子.天道》)。“那些受大自然刑戮的人群,为名、禄和权力所困,‘操之则栗,舍之则悲’永远在胆战心惊和悲哀惶惑中挣扎,那是人类万劫不复的丑陋泥潭”。</p> <p class="ql-block"> 回首再望金湖,已是一池柳绿。吐纳着清新之气,身心尽入。天地浑然,似乎有如“鱼在水中不知有水”之感。念及艺术,想起刘勰之句:“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不禁自问:吾之心灵的感动与天地自然之“物色”相和谐否?至此,遂引苏子赤壁之咏以释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p><p class="ql-block">滇南少者笔于山麓书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