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漫谈(—)

陈敏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我们常常听到或者说起:要坚持“文化自信”。关于什么是“文化自信”,有关“权威部门”也做了最“权威”的解释,即:</p><p class="ql-block"><b>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b></p><p class="ql-block"> 在这部“系列美篇”里,笔者首先o要就<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为什么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历史自豪感”</span>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然后,再在后面的各个章节中根据自己近二十年、经过“苦学精研”、“涉猎百家”习得的,并旁征博引归纳、总结出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span>做一下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以促进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切实激发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衷的自豪感——没有了解的“自豪感”是空洞而肤浅的,甚至基本上也不可能“真正地自豪起来”;只有深入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睿智、精辟和她的高瞻远瞩、博大精深,才能真正产生对她由衷的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但在谈论上述这两方面的话题时,对于最广大的读者来说,首先面临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即:</p><p class="ql-block"> 一、什么是文化?</p><p class="ql-block"> 二、什么样的文化才能算是“中华</p><p class="ql-block"><b>优秀</b>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基本问题不解决,就直奔“主题”,恐怕对笔者来说,是“隔靴挠痒”——不痛快;对读者来说,也是困惑多多,不甚了了。因此,我首先要把这两个基本问题给大家讲解清楚。</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章 第一节</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 “文化”</p><p class="ql-block"> 当今对“文化”的解释,词典上非常简洁,即:</p><p class="ql-block"> ①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如:殷代~、新~。</p><p class="ql-block"> ②狭义文化:特制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的知识,如:~水平、~修养。</p><p class="ql-block"> 而中外文化学者,对“文化”(广义的)的概念,有的讲得十分繁杂,光是对“文化”的定义,就有一百多条,既让人“目不暇接”,又让人“不得要领”;而有的又归纳得过分简洁,让人觉得是“无本之木”——立足不稳,缺乏系统性、理论性和可信度。</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要讲好、或者真正弄懂“中国传统文化”,就要首先对中国古代贤哲们关于“文化”一词的来源、运用做一下大致的了解。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是中国古代出现较早的一个字,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这个字的意思说:“文,错画也。象交文”。意思是说:文,是几个“交错的笔画,象交错的几条纹路交织在一起” 。清代段玉裁解释这个字时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意思是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在地上留下的蹄迹,爪印,就觉得,把它们加以分门别类的处理一下就可以用来记录、区别不同的事情或事物。于是,他就根据这些事物的类型、样子,制定了“形成文字的规则”,并形成了最早的“象形字”,这些文字,就叫做“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化”字也出现很早,在商朝出土鼎文文中就有这个字了。它是由两个象形字组成的“会意”字,如图:</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画了“两个人形”,左边人头朝上,右边人头朝下,表示前后“不一样”、“有变化了”。</p><p class="ql-block"> “化”来源于“匕”(也念hua)字,是“变化”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匕,变也”。段玉裁在解释这个“匕”时,直接就把它和“化”字做了比较:“凡变化,当作匕,教化当作化”。“今变化之字皆作化。化行而匕废矣”。</p><p class="ql-block"> 这很好理解:因为“教化”是专指“通过教育,使人发生变化”——专门用于人的,所以 ,就在左边又加了一个人”字。许慎《说文解字》【卷八】解释说:“化,教行也。从𠤎、人,𠤎亦声”。因此,“化”字是由“意义”或“声音”两部分组成的“形声字”。段玉裁又对这个“化”字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上匕之而下从之,谓之'化'”。意思是说:治国者应对民众进行“教化”,而民众也应当遵从这种教化,以现成统一的价值观和民族、社会的凝聚力。这与老子所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的观点不同。我认为二者都有可取之处。总之,“化”就是要“以教化改变民俗,民风”之意。 </p><p class="ql-block"> 此外,“化”,还有“生成”、“化生”、“造化”(大自然的创造、造就)之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与“化”连用,最早出现于《易经》:</p><p class="ql-block"> 《易经•贲(bi)彖(tuan) 》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p><p class="ql-block"> “文明以止”的意思是“文明的容止”,</p><p class="ql-block">“容止”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róng zhǐ,指人的仪容、举止、行为。这段话的意思是:观察,学习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可以形成有教化的天下。</p><p class="ql-block"> “ 人文”后来发展成为:既可指“人的文明行为的痕迹——行迹”(来源于“鸟兽蹄迒之迹),也可以指历代先贤创作、留下的“文”,即:文字的东西、文化典籍。正如清代学者程廷祚所说:“然則古之所謂文者,乃詩書禮樂之文,升降進退之容,弦歌雅頌之聲,非今之所謂文也。今之所謂文者,古之辭也。孔子曰:“辭達而已矣”。</p><p class="ql-block"> 这就说明了“文”的广泛含义。正因为“文”有“升降进退之容”的含义,所以,孔子就说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使,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样的话。“野”很好理解:粗野,不文明、缺少装饰之意;使指“能言善辩”,“装饰华丽”,但比较浮夸,显得诚意不足。正如朱熹所解释的:</p><p class="ql-block">“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彬彬,尤班班,物相杂而适匀之貌”(《四书章句集注》)。</p><p class="ql-block"> 观察人的文明行为、举止、仪容,以便见贤思齐,变成一个“文明的人”。即:人被“文”“化”了——被文改变了,即“文以化人”或者说是“以文化人”,这就是“文化”一词最初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而人类最明显,最有“理性”和“思想性”的“文”,就是先贤们留下的“文字”,即语录、文章或论著——“诗书礼乐之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博大精深 ,沉稳厚重、多如汗牛充栋,煌如星光闪璀璨的部分。写这些文字、文章的目的,既然是要“文以化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那么,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就可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1.“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p><p class="ql-block"> 2.人类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社会?</p><p class="ql-block"> 3.人和人之间应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4.怎样实现或达到他们理想中的这三个研究“客体”所“应该”达到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华民族文明早期的“先知先觉”(与平常人相对而言)的“精英们”在人类彻底完成了“自然进化”后的“文明觉醒”阶段,即“文明史发端阶段”即开始探索,并传承发展,代有所进的“永恒的课题”。</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章 第二节</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 有历史自豪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历史自豪感”呢?或者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值得我们可“自豪”的呢?我认为:她有以下三个个方面值得我们自豪:</p><p class="ql-block"><b>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积淀”形成的产物:</b></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经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贤哲们代代传承、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精神文明成果。任何一个单独历史时期的行为、器物、生活方式或思想观念,如果只存在于当时,而没有经过以后历代人的传承和发展,是不足以称之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多只能说是“某个时期”的文化,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等等;由于那些文化,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太低端了,都处于人类社会的初期(远古的原始社会)的“新石器”阶段,后来都被人类社会的发展所淘汰或淹没,没人去继续继承和利用它们了。所以,这些“文化”不属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文化”的范畴;而自从有了以文字记载的历史,即对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活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思考、认识)有所记录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就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它们有所继承甚至发展了,这样,代代相袭,经久不衰所形成的、指导人们生活、为人处世、社会管理的“观念形态”,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实,就是近几年兴起的“国学”的主要内容,即:文化典籍(如: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中的“经、使、子、集”中的文章等等)所阐述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方面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中华民族有350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而且,从这些文字中,又能将历史或经济、文化的发育(文明)上溯到5000多年以前,因此,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p class="ql-block"> 对这样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滋养了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炎黄子孙的“精气神”、维系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几千年、对我们这片广袤土地上生存的五十六个民族有强大凝聚力的“传统文化”,我们怎能不为她感到自豪和骄傲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传统文化既具有历史性,又有现实性,还有前瞻性。</b></p><p class="ql-block"><b> 1).历史性:</b>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既然是经过这个民族各个历史阶段不断“传承”下来的,那么,我们在学习这些传统文化时,就能对它产生、发展所依赖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大致状况、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有所了解,所以说,“文化”,尤其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是任何历史时期最有代表性、根植于那个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态的最高一级的“精神文明成果”;学习了那个时期的思想文化,就基本明白了那个时期的历史状况,比如说:“儒家文化”形成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由孔子作为“开山鼻祖”,又在战国中期、后期得到了孟子、荀子的大力发展,还在汉代得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强力推行,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时期的儒家思想,如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论述时,就能够多多少少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他们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画卷,使我们对那些时代也有所了解。所以,我们就有“文史不分家”之说。</p><p class="ql-block"><b> 2.现实性:</b>由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相当于“学童时期”的“精神文明”形态,那么,她就是人类“先哲”对于人类社会许多“初级问题”,也就是“基本问题”的思考,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即:</p><p class="ql-block"> a.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人和“兽”有什么异同?</p><p class="ql-block"> b.人类社会“应当”是什么样的社会——社会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p><p class="ql-block"> c.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由于作为观念形态的中华“传统文化”毕竟是萌发于</span><b style="font-size:18px;">“人类社会”</b><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早期(大约距今3500年前的尧舜时期——根据我国最早的“五经”之一《尚书》形成的年代和记载的事情推断)。而那个时期的“人”已经完全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了,人体的生物结构、生理机能、欲望、思维和行动能力都已经成熟和大致定型,而且几千年以来,人类在“生物学”方面,再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span><b style="font-size:18px;">人,基本上还是“那样的人”。</b><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哪样的人呢?即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是“食、色性也”;“生之为性”(孔子的门徒——告子之语,见《孟子•),即:保持了自然生物与生俱来,无师自通的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的“动物性”的“本能”和实现这些本能的原始的动力——“欲望”。</span></p><p class="ql-block"> 而“人”之所以是有别于“动物”的人,还在于他有如下动物所不具备的心性,既:“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 失之’”。</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的意思是:同情和不忍之心,只要是个人他就会有;为做了坏事感到羞耻之心,只要是个人他也会有;恭敬之心,只要是个人,他也会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只要十个人,他也会有。有恻隐之心,这就是“仁”;有羞恶之心,这就是“义”;有恭敬之心,这就是“礼”,有辨别是非的能了,这就是“智”。仁义礼智,不是由外部的因素来给我塑造(铄,shuo)成的,而是我(泛指任何人)作为一个人,本身所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我们不去想这些东西,不在意它们在自身的存在而已。所以说:只要我们去追求这些“人的内在的本性”,我们自然就会有这种东西——实际上是我们发掘出了自身的这些善良的“作为人的基因“;但我们如果抛弃了这些东西,那我们就失去了“做人的这些基本属性”了——那就基本上与动物无异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此说,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基本人性”的认识,对于“人”应该如何或在哪些方面与动物有所区别这些“最基本的”也是”永恒”的、甚至是“终极”的问题,</span><b style="font-size:18px;">对于任何社会的“现实”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而且,根据多了年来的客观实际平心而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很大范围内、很深的程度上都没有解决——也许,只要有人存在,人的“自然性”(动物性、本能欲望)和“人区别于动物的心性”就永远“并存”;而且,二者之间的博弈、拉锯也会 永远存在。因此说,“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已经无枯萎的花朵”,而是仍可以用来关照现实的一面镜子。如果深入学习、领会,她可以唤醒人们的“良知”,有助人们主动克制自身的“动物性”,努力做一个“纯粹的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现实性”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如:当今落马的“所有”贪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他们根本就没有解决好“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哪里”这个最基本的,其实也是最终极的问题,丧失了“仁义礼智”,所以,任何“宏大叙事”的“~~理想”、“~~精神”等等对他们来说,其实都根本谈不上,他们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会地放纵自己“动物性”的“本能”,耽迷于满足自己最本能的“食色”之欲,在自己的潜意识里顽强地抵触那些远远超出“本能欲望”的东西,因为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会阻碍他获得“动物本能欲望”的满足。而一旦自己的那些本能的欲望不能够获得最大的满足,这就会使他们焦虑、急躁、心理失衡,对自己已经获得的事业的成功、人民授予的荣誉、组织上安排的优越“处境”不满。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和追求目标仍然只停留在最低级的动物本能欲望上——获取最大的物质利益,任何东西都不能真正替代“物欲”、“色欲”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都不能给他们带来由衷的、畅快淋漓的、持久的“快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如:大家常常见到这两种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有些人已经是“在事业上相当成功”了,已经跻身市级、省部级甚至是“副国级”领导干部的行列,国家也对他们“委以重任”,堪称“国之栋梁”;百姓对他们也是“万人瞩目”,“一呼百应”,“无比敬佩”;然而,这样“无比荣耀”的地位、尊严,竟然也抗拒不过“欲望的诱惑和煎熬”,竟然因为贪污、受贿“区区几(十)个亿”而身败名裂,沦为阶下囚或“刀下鬼”,断送了“半世英名”。</span></p><p class="ql-block"> 如: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研制总指挥、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曾参与“歼十”、C919大飞机设计,这是多么“有成就”的辉煌人生,多么有“荣誉感”的岗位,却也因“有诸多重大经济问题”而被逮捕、接受纪检部门的调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二 、有些领导干部在大庭广众下,口号喊得山响,发言或冠冕堂皇,或慷慨激昂,但是一到“关键”时刻,一到需要“慎独”、需要在“义与利”之间进行抉择的时候, 他们就会丧失“仁义礼智”,让低级的动物性的“本能的欲望”战胜一切“宏大叙事”的东西。近年来,我们常常发现一种现象:昨天某位领导还在台上、报纸上或电视里做了“反腐倡廉”的讲话或报告,今天就被“纪检部门”带走“双规”了,等候接受“调查”、处理,最终,很可能被判刑 、劳教。</span></p><p class="ql-block"> 前些年,许多“善良的人”,看到这种“位高权重”,“令人敬仰”的“领导干部”沦为“被打的老虎”,还“常常为他们感到可惜”,对他们的行为感到困惑:那么“成功的事业”、那么“辉煌的人生”、那么“荣耀的地位”难道不香吗?还非得当个“贪官”,成为“阶下囚”才歇心吗?</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大家就明白了:这些人虽然“身居高位”,头顶“荣耀光环”,创造出“辉煌成就”,但就是因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们头脑里连最基本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都不知道,思维还停留在或是倒退到了与“动物”没啥区别的“本性欲望”——“食色,性也”、“见利忘义”的泥沼里,因此,他们在已经获得了马斯洛所说的“人的七个精神层次需求”的“最高层次”:尊严、荣耀之后,竟然又“返璞归真”,倒退到了最初级的精神需求层次——“食物”上去了。地位、权力、荣耀,他们不仅不珍惜、看重,反而都被他们踩在脚下,成了他们满足“动物本能欲望”、谋求更多物质利益的手段和途径了!——因为他们的“终极追求”其实就在“动物性”那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家仔细想一下:如今的哪个“贪官”索贿、受贿,不是因为想要让自己及其“子孙后代”生活得无比幸福、美好?——吃穿用度(食)可以无穷无尽,如:广东省在20多年前就有个被戏称作“三个一千万”的贪官,他的贪腐、受贿目标很明确、很直接:自己退休前要搞到3000万元,1000万给儿子、1000万给女儿,剩下1000万给自己留着养老;而且如今又有几个贪官没有“包二奶”(色)的?或者是养着七、八个,甚至几十个“情妇”?赖小平甚至蓄养了近百个“小情人”,把她们都安排到一栋楼里,随时听候他的“临幸”。这不就是典型的一味放纵自己“食色,性也”的动物本能,而“没有个人样”了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在“领导干部”中,首先要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好“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写的人”,而“什么样的人就是“沐猴而冠”或是“衣冠禽兽”!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那些贪污受贿、“包二奶”的行为,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就受到了“先贤”——这些被我们今天冠之以“封建文人士大夫”的人的鄙夷;而作为二十一世纪号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人,难道就连他们的境界都没有吗?连这个“做人的底线”都达不到吗?那还侈谈什么别的“高大上”的话题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谁能相信:一个“见利忘义”,喜好发“不义之财”,把获得无穷无尽,几辈子也用不完的金钱、财物作为人生目标的人、一个放纵自己“声色犬马”“本能欲望”,不知那样与动物无异的人,真的能够有什么高大上的“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而中国古代的那些“清官”们,如 :包拯,海瑞、于成龙等等,他们虽然没有如今这些高大上的口号,“宗旨”云云,但是由于他们很好地解决了“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所以,他们注意到了克服自身的本能物欲、色欲,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这在中国古代叫作“修身”。所以,他们才能“廉洁自律”,受到当时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而名垂青史,成为历朝历代都令人叹服、敬仰的“为官的楷模”!</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