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天都是美好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又是一天新鲜刺激的穿越,苍凉而雄壮。自迩7.28行程是这样安排的:</p><p class="ql-block"> 塔尔钦-冈仁波齐观景点-门市乡-穹隆银城(象雄王国的起源点)-札达土林-札达县</p> <p class="ql-block"> 塔尔钦旁边,矗立着神山冈仁波齐,她像个精悍的守护神守护着塔尔钦,注视着世道轮回,俯瞰人间万物。在佛教、苯教、印度教和藏传佛教的信徒眼里,冈仁波齐是朝圣之地。佛经里说,世界的中心有座须弥山,山有四脊对着天地四方,脊上生四条河,滋润着四方人们。有人看到冈仁波齐印证了佛经教义,冈仁波齐便是世界的中心,万物的源头。绕着冈仁波齐转山,能够洗清一生的罪孽。还据说悟不透彻的事情,都能在冈仁波齐下想明白。在冈仁波齐对面,是万年静旎的神湖玛旁雍措还有她的守护神——纳木纳尼峰。</p> <p class="ql-block"> 仰望神山,是不是看到一位顶天立地的勇士在注视着你!</p> <p class="ql-block">世界的中心,圣山冈仁波齐,又称金山!</p> <p class="ql-block"> 穹窿银城(Khyung lung Dngul mkhar),又作琼隆银城,是西藏古象雄王国的都城,位于海拔4400米的卡尔东山顶,面积10余万平方米。藏语为“琼隆威卡尔”。“琼”是大鹏鸟之意[1],“隆”即“地方”,“琼隆”也就是大鹏鸟居住的地方。“威”本意是银子,这里引申为银色,“卡尔”是城堡之意。简而言之,琼隆威卡尔即“大鹏银城”。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p> <p class="ql-block">普及一下历史知识:</p><p class="ql-block"> 古象雄王国都城</p><p class="ql-block"> 穹窿银城,是西藏传说中的象雄都城,在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卡尔东城址,位于海拔4400米的卡尔东山顶,面积10余万平方米。2012年6月—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琼隆银城”及故如甲木墓地进行了测绘和试掘。</p><p class="ql-block"> 据汉文和藏文典籍记载,古象雄王国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记载,根据军队的比例,象雄人口应不低于1000万。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彻底征服象雄古国。此后,象雄文化渐渐消失。</p><p class="ql-block"> 西藏本土古老佛教雍仲本教的文献被专家称为“象雄密码”。《吐蕃王统世系明鉴》记载:“自聂赤赞普至墀杰脱赞之间凡二十六代,均以雍仲本教护持国政。”而当时的古象雄文字,主要用于苯教经书典籍的书写。</p><p class="ql-block"> 据《西藏王统记》《朵堆》等典籍记载,象雄人辛饶弥沃佛祖对过去原始苯教进行了许多变革,创建雍仲本教,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古象雄佛法。辛饶弥沃佛祖首先创造了象雄文字,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和内明学(佛学)。古象雄文明就以“雍仲苯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发展起来。</p><p class="ql-block"> 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本教的传统。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遗俗。</p><p class="ql-block">象雄文化</p><p class="ql-block"> 提起充满神秘色彩的象雄古国,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会感到陌生。古丝绸之路上的风沙穿越千年,将这段公元7世纪之前的历史尘封于雪域高原之上。然而,作为西藏文化和云南纳西文化的共同根基,融合了中原、西亚和南亚三大文明精华的古象雄文明,时至今日却还依旧闪耀着光辉。</p><p class="ql-block"> 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p><p class="ql-block"> 对于古象雄文化来说,要使其“活起来”,无法绕过一部全景式反映象雄文明的百科全书——《象雄大藏经》。然而长期以来,因其缺乏汉译版本,致使我国对象雄文化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相比之下,国外对象雄文化的研究和重视程度已走在前面,催促着我们去挖掘和梳理这一宝藏。</p><p class="ql-block"> 2013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一个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的《象雄大藏经》汉译工程就此展开。 据介绍,《象雄大藏经》内容原本篇幅浩大,历经数千年岁月变迁,其中一些内容已轶失不存,现存178部,包括《律》74部,《经》70部,《续》26部,《库》8部。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白庚胜认为,《象雄大藏经》汉译工程不仅将解密雪域高原的古象雄文明,还将揭示古中国与古印度、古波斯,甚至与古希腊之间文明及文化互相影响、融合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土林地貌</p> <p class="ql-block"> 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美轮美奂的穹窿银城,此时此刻,你的感受如何?</p> <p class="ql-block"> 沿路没有饭馆,午饭被省略了,晚饭还不错,麻辣鱼和牛蛙,饱餐一顿,今天的行程完美收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