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原文戳这里</span><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5D0jZ098cUIutlww--wTnA"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网页链接</a></p> <p class="ql-block">乡土散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吃香的老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刘旭(甘肃兰州)</p> <p class="ql-block"> 一个庄农人,活到了五六十岁,吃尽了苦,出尽了力,越来越干不动活,不要说别人,就自己,也觉得真的老了。一个人一旦一老,就算小的们不嫌厌,孝顺,自己也会觉得是个多余的人,越活,心里越没有底气。</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从支撑起家开始,一直到老,无论地里,还是家里,总是有多少力气出多少力气,有多少苦吃多少苦。到老了,不管日子好过不好过,也尽心了,尽力了。土地不争气,老天爷不怜悯,都没啥怨头;怨,也只怨自己没本事,没有把光阴挣下,没有把日子过好。因此,老了的人,大多心怀愧恨,在小的面前,小小心心,生怕做错了什么,看人家的脸色。</p><p class="ql-block"> 尽管老了,不当掌柜的了,但谁也不想吃闲饭。力所能及的活,看到什么,就主动去干,只要不闲着,心里才能稍稍安宁。至于孙辈,隔着一代,自然亲得无以复加,要多疼爱有多疼爱。是天性,也是一种弥补,自己的照看,能让小的们省心,心里也就踏实许多。</p><p class="ql-block">在过去,看孩子,是老人们安度晚年生活的一种乐趣。毕竟,只是抱一抱,哄一哄,最多领出去浪一浪,不算累,也不缠人;更多的,吃喝拉撒,还是由小的们自己去操心。照看得好了,小的们高兴,觉得这老人还能帮上点忙;照看得不好了,自然要遭小的们的白眼,甚至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老人的日子,就凄惶了,嘴里不说,心里知道,自己真的成多余的人了。</p><p class="ql-block"> 这当然是在小的们都在家里,老老实实务庄农的时候。自小的们开始外出打工,老人们的境遇,开始慢慢地发生了变化。起初,是男的出去,后来,男的女的都出去。起初出去几个月就回一次家,后来半年甚至年底才回一次家。这时候,家里就只剩下了老的和小的。老的务庄农,照看小的,小的专心致志念书。</p><p class="ql-block"> 如果老的身体还行,务几垧薄地,家里家外忙活,尽管气力不足,咬紧牙,也就一天推一天过了。但如果身体不行,务不动地,照看自己都困难,再照看小的,就很难心了。但又有什么办法?只靠种地务庄农,虽然不愁吃穿,但孩子上学,里里外外的花销,钱从哪里来呢?只有去打工。只要想过得再好一点,小的们就必须要出去。</p><p class="ql-block"> 不管身体行,还是不行,这时候,所有的老人都慢慢吃香起来。就算以前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小的们知道,在他们不在家的日子,孩子,全要靠老的们来照看。不管照看得好与不好,只要不挨冻受饿,健康成长,就心满意足,老人就是功臣。于是,尽量讨好,尽量巴结;买新衣服,买好吃的,给钱,从来没有过的慷慨,大方。</p><p class="ql-block"> 老人们感觉到自己还有用,心里很是安慰。就算心里苦,一点也不说出来。相反,在自己老了的时候,能给小的们帮点忙,老人们觉得,再苦再累,也能忍受。</p><p class="ql-block"> 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家是根,没有人愿意离开,但不离开,又没法生活。只好让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吃香起来。老人们深知,只有这样,日子才能往前推。也只有这样,小的们才有希望,孩子们才有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