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

兰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熙南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2年5月29日星期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南京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私人住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故居”为文化核心,“一路、两街、十三巷、十八坊”为主线,延续粉壁、黛瓦、马头墙的建筑风格,展示特有的建筑文化、街巷文化、作坊文化、曲艺文化、民俗文化等,打造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学传承、老字号品牌、戏曲表演、大师工作室、特色餐饮于一体,具有金陵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街区,再现《南都繁会图》的繁盛景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南都繁会图》:</b>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留都,亦称南都、陪都。明代画家仇英,明四家(明代四位著名的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之一,所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简称《南都繁会图》,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因内容和形式与《清明上河图》很像,所以被称作明代南京版的“清明上河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美篇摄影课走过熙南里,了解了甘熙故居;但熙南里的街巷吸引我2022-5-29再次走入。地铁2号线→新街口→地铁1号线→三山街→升州路(2号口)。</p> 出站抬眼可见中山南路与升州路交汇处的圣爱中医馆(三山街馆),传承推拿、针灸等项目的传统医药馆。 沿中山南路向北步行337米,路过牛乐城·炭火烧肉屋,一家日式风格的烧肉店。 立于中山南路上的熙南里牌坊 熙南广场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熙南里·坊口巷</b></h1><p class="ql-block"><b> 坊口巷:</b>东西走向,长约156米,宽约7米,大理石青石砖铺路,东起熙南里牌坊,西止大板巷,由熙南广场向西走。</p><p class="ql-block"> 秦汉胡同国学书蒙(熙南里分馆)</p> 高高耸立的粉壁、黛瓦、马头墙。 沸氏香铺 <p class="ql-block"><b>  甘熙宅第:</b>又名“甘熙故居”,地处南京市白下区南捕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46号;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建筑“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旅游价值。</p><p class="ql-block"> 甘熙故居南门(出口)</p> 芬尼根酒吧 1906年清光绪年间创立的六华春:一个品京苏大菜的地方。 <b>  京苏大菜:</b>即南京菜,又称“金陵菜”,江苏菜系四大地方菜之一。据传京苏大菜是明初由御膳房流入民间,所以选料严谨,刀工考究,制作精细,注重原汁原味,还兼具南北皆宜的口味特点。其用餐要求环境典雅,座次讲规矩,上菜有特定程序等,浓郁的皇家色彩。它的三道名菜“金陵烤鸭”、“松子炖鸡”、“清蒸桂鱼”体现了江南水乡特色。然随时光远去,京苏大菜慢慢隐入其它流派而散落。如今金陵饭店、狮王府、东郊宾馆、金鹰大酒楼、马祥兴等,在传承正宗京苏大菜同时,又吸收外帮菜精髓,推出了新派的王府鸡包翅、双味葫芦鸭、红透龙虾等名菜,并研制出南京民俗风味宴、秦淮风情宴、金陵全鸭宴、民国精品宴等特色菜系。 一个喝茶的地方 江宴楼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熙南广场向北至南捕厅</b></h1> 巷子里驻扎着绿柳居:非遗美食,国家级非遗项目素食制作技艺。<br> 瓶子菜馆 明德堂:非遗技艺玉雕,和田玉展示中心。<br>  维多利亚港咖啡、熹源、升州城 南京吴良材眼镜店 中山南路上的江南文脉牌坊 江南文脉牌坊旁的雕塑 江南文脉牌坊正对甘熙故居的东门,门前两侧有一口古井和4根拴马桩,但此门不开。 中山南路与南捕厅交界处的熙南里标志牌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熙南里·南捕厅</b></h1><b> 南捕厅:</b>一条东西向的窄巷,长约200米,东起中山南路,西接绫庄巷。据史书记载,因清代南捕通判衙署(简称南捕厅)设于此而得名,此衙署址前身是清顺治三年(1646年)设立的江南盐法道衙署。南捕厅早期建筑物毁于太平天国,1872年重建。清末实行新政时,又在此设立了警察局取代了捕厅工作,到抗战前夕,南捕厅旧址房屋已经荡然无存,但南捕厅作为老街巷名却保留至今。甘熙宅第位于南捕厅巷子南面,巷子北面曾有民国钟英中学和民国大律师王炳均宅。 单身宝贝音乐餐吧 聚缘阁、花间煮酒(熙南里店)、花间咖啡 南捕厅15号,甘熙故居北门(入口) 各式老门环 <p class="ql-block">  南捕厅巷子北面,采用不超过3层的联排式楼房建筑,第一排临街商铺,第二排为独立院落式的办公楼,两排楼房之间由一条约3米宽的小路分隔。</p> 德芳阁:中山南路398号南捕厅3-106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熙南里·大板巷</b></h1><b> 大板巷:</b>南北走向,南起升州路大板巷牌坊,北至绒庄巷。长约300米,宽约6米,2019年9月28日开街。相传明代因有商人在此经营大块木板,遂以“大板”二字命名,并沿用至今。 升州路上,熙南里新建的大板巷牌坊两侧楹联书:“百业齐兴名都繁会喜闻见,千秋一脉雅韵弦歌贯古今。礼乐诗书繁华锦绣添文藻,笙箫鼓瑟凤舞鸾翔贺太平。” 巷口的升州路146号古民居,三进两层的清代建筑,现是时尚的西点VINCOOL葡萄酒主题餐厅。 大板巷4-9号,南京七堂酒馆。 巷口雕塑 <b>  笪桥灯市:</b>明清时期,笪桥是金陵灯市的“主场”。据清代甘熙《白下琐言》记载:“笪桥灯市,由来已久,正月初鱼龙杂沓,有银火花树之观,然皆剪纸为之。若彩帛灯,则在评事街迤南一带。五光十色,尤为冠绝。” 大板巷23号古民居,清代两进二层建筑群,砖木结构,东西向院落,最初为会所,后为民居,现是宽渡·水月茶食餐饮店。 云极小超:带宇宙空间元素的饮料店。 大板巷27号古民居,南京地区古代民居的实例之一,四进组群的清代建筑,现为匠物生活馆。 大板巷33号古民居,现元龢堂,非遗技艺的雕版印刷;及以茶为载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茶社。 大板巷35号,三层砖混结构,机平瓦坡屋面,外立面清水红砖墙,建于1970年代,原为安置用房,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为漫心酒店。 江宴楼餐饮店,街巷两侧是非遗市集。 大板巷71号,民国两进两层民居,如今是旗袍店。 石狮把门的民国二层建筑鲤院,老茶、老酒、老院子,极具秦淮古韵的高端精品餐饮店。 鸡包渔:粤式茶楼 利用老工厂厂房建造的熙南里形象展示中心,展示了熙南里的前世今生。一楼是复兴书店。 民国独栋两层民居,建筑结构基本完好。五开间,砖木结构。一楼信睦堂艺术展馆,二楼宽渡酒店,将艺术展馆与住宿酒店完美融合。信睦堂取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板巷77号的桐月春至,老万(万俊)的私人旧物收藏博物馆。老万因作为2014年南京青奥会期间,Discovery探索频道《发现南京·收故事的人》的主人公,而迅速成为南京名人。藏馆里摆满了不同年代的老物件:老门牌、老式家具、老电视、老玩具等,每一件都藏着昔日的记忆。 熙南里街区熙园1号(原南浦厅21号) 花筑奢·百戏园客栈:住宿及非遗展演(南京白局)。 漫步熙南里,这里的明清复古,近代与民国怀旧,现代的原创元素等,使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在快节奏的闹市里,又多了处感怀历史,体验生活,放慢脚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