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俄罗斯【1】~圣彼得堡掠影·上(2013.6.13--6.19)

兔八哥(小征)

<p class="ql-block"><b>  2013年6月12日,我们在首都机场集合,开始了向往已久的俄罗斯之旅。俄罗斯与北京的时差大约是四个小时,飞行时间为八个小时。我们将首先到达圣彼得堡。</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的俄罗斯,曾经的苏联,在中国人心目中,怀有一种复杂的情感。能够到今天的俄罗斯看一看,与自己心中的俄罗斯对照一下,是很多中国人到俄罗斯旅游的目的。</b></p><p class="ql-block"><b> 出海关处挤满了中国人,光我们这架飞机就有三个旅行团,各为36人、41人、49人,热情是挡也挡不住啊!</b></p> <b>  6月12日,晚上8点45分,我们走出了机场。</b><div><b> 三星级宾馆内部,陈旧而整洁。</b></div> <b>每年的6月21日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夏至”,又称“白昼节”,这几天,圣彼得堡一天有23个小时的白昼。圣彼得堡也是世界上少数有“白昼”的城市。</b><div><b> 目前正值圣彼得堡的白夜时节,这是半夜12点多的景色。</b><br></div> <p class="ql-block"><b> 6月13日,清晨6时,时差原因,醒的很早(若是北京时间已经上午十点钟了)。此时,整座城市的街道十分安静,店铺没有开门,公共汽车已经开出,行人也陆续出现。</b></p> <b>一扎啤酒90卢布,当时卢布与人民币的比价大约是5:1。现在大约是10:1。</b> <b>上班时分,车流蜿蜒,道路也是堵的厉害。</b> <b>圣彼得堡坐落在波罗的海的芬兰 湾,最早是一片沼泽地,由大大小小42个岛屿组成,360多座桥梁连接,河道纵横交错,岛多、水多、桥多是圣彼得堡的特点,素有“北方 威尼斯 ”之称。</b> <b>1712 年,彼得大帝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往圣彼得堡 ,从此, 圣彼得堡作为俄罗斯的首都长达200余年。</b> <b>涅瓦河是圣彼得堡的灵魂,我们今天参观的主要景点,都分布在涅瓦河两岸。在市区逶迤穿行了30余公里。沿岸处处是古老建筑、文化名胜。</b> <b> 涅瓦河的河水,乍一看是黑色沉沉的。仔细看,河水是清澈透透的。河岸边,散步的、跑步的,时而经过。最逗的,看到两个赤膊的老大爷,旁若无人的专注钓鱼,好有乐趣!</b> <b> 伊萨基耶夫大教堂,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教堂,建于1818年,耗时40年建成。大教堂座落在涅瓦河畔,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 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之一。教堂高102米、长112米、宽100米,整个建筑可同时容纳1.2万人。教堂穹顶外镀金花去了100公斤黄金,金灿灿的穹顶成为圣彼得堡标志性建筑之一,故又称之为金顶大教堂。</b><br> <b>尼古拉一世塑像,1825年-1855年在位。尼古拉一世在俄罗斯人民口中的评价并不高,无甚功绩,还背负着间接杀害普希金的罪名。</b><div><b> 该雕像的设计亦有独到之处,马匹双腿着地,支撑着整座雕像的重量,这比一般的三脚或双脚加尾巴着地要更具有设计难度。</b></div> <b>在碑座上,雕刻着四位妇女,是尼古拉一世的妻子及三位女儿。</b><br> <b>水城总是给人以灵动的感觉。</b> <b>十二月党人广场(参政院广场),为纪念1825年12月反对奴隶制度的十二月党人起义而命名。绿茵茵的草坪,令人忘记了当年的残酷。</b><br> <b>1782年修建的彼得大帝的塑像座落于此。彼得大帝所骑的马代表俄罗斯,它双蹄腾空,马首高昂,勇往直前。在马后蹄下踩踏着一条大蛇,它代表了阻止改革的守旧派。彼得大帝冲破了重重阻力,在这片沼泽地建起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圣彼得堡 ,并建都于此,把落后、封建、贫穷的俄罗斯 ,带向了海洋与繁荣。</b><br> <b>圣彼得堡建都二百年间,14位沙皇执政。有两位沙皇被称为“大帝”。彼得大帝执政42年,叶卡捷琳娜大帝执政34年。</b><br> <b> 彼得大帝铜像的底座是40吨重的一整块花岗石,是在圣彼得堡芬兰湾处找到的,用了5个月的时间运到这里,在花岗石上面刻着“叶卡捷林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 于1782年8月”。</b> <b>景点的造型模特每变换一种姿势,就收费100卢布,合20元人民币。</b> <b>专心素描的小帅哥,那一缕挑染多俏皮!</b> <b>拉斯特莱里柱,又名海神柱,建成于1805-1810年。柱子的实际作用是导航的灯塔,它所象征的是俄罗斯战胜大海的力量。</b> <b>海神柱形似古罗马建筑风格,四座人物塑像代表俄罗斯四大主要河流:伏尔加河、沃夫霍尔河、第聂伯河、涅瓦河。</b><div><b> 柱上镶嵌的船头,代表被消灭的敌船,象征着胜利与荣耀。</b><br></div> <b>涅瓦河畔的狮身人面像,为了震慑河妖、祈求平安而设。</b><br> <b>晴朗的天空,不息的河水,穿梭的游人,举行婚礼的新人,好像生活之河中泛起的白浪花,格外耀眼。</b> <h1> <b>婚礼上的小绅士</b></h1> <b> 一组画画的年轻人。这个民族对艺术的追求,多么普及。</b> 街上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可真不少! <b>轰鸣的摩托车,彪悍的小伙子,战斗民族的体现。</b> <b>彼得大帝曾经在1700年与瑞典爆发了战争,1703年成功的打下了今天这块土地。彼得大帝亲自督建了一个坚固的要塞工程--彼得保罗要塞。可以说彼得保罗要塞是圣彼得堡的摇篮,而1703年5月16日动工修建的纪念日,这一天后来被定为圣彼得堡建城纪念日。 </b> <b><br></b> <b> 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尖顶高达122米,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闪闪发光,是圣彼得堡老城内最高最耀眼的建筑。顶端的钟楼每十五分钟敲出钟声,声音传遍四方。教堂内安放着罗曼诺夫王朝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历代沙皇及皇后们。十月革命后被契卡秘密处决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叶利钦上台后,批准将其遗骨移至彼得保罗教堂,实现了家族的团圆,共计十三具灵柩。</b><br> <b>要塞的城墙中,筑有许多暗炮台和单人囚室,成为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号称俄国的巴士底监狱。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等人都曾在这里关押过。</b> <b>彼得大帝的塑像,据说彼得大帝身高两米,但头颅很小,与身高不成比例。但并不妨碍彼得大帝的伟大。</b><br> <b> 古堡的墙沿涅瓦河一面,长达700米,墙高12米,厚2.4-4米。要塞俯视涅瓦河,守卫着俄罗斯的首都。城堡对面可见冬宫与伊萨基耶夫教堂的金顶。</b> <b>乘坐游船,游览涅瓦河。</b> <b>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 罗马 神话中,“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唤醒着人们。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旁边蓝白色的房子,是纳希莫夫海军学校。</b><br> <b> 涅瓦河两岸的建筑厚重敦实,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建筑有几分相似。彼得大帝锐意改革,号召向西方学习,他本人曾微服私访到瑞典学习先进的经验,学习模仿的痕迹可见一斑。</b> <b> 涅瓦河被称为圣彼得堡的母亲河,涅瓦河全长74公里,水源来自于欧洲面积最大的拉多加湖,河水自东向西流,流经圣彼得堡市,沿岸有多条支流汇入涅瓦河。众多的河道上每个桥梁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彼得堡又有 “俄罗斯的威尼斯 ”之称。</b> <h1><b> 涅瓦河上的船</b></h1> <h1><b> 涅瓦河上的桥</b></h1> <h1> <b>涅瓦河岸边的涂鸦</b></h1> <b>音乐响起来,香槟倒进杯,游船上气氛十分欢快!</b><br> <b>水天相连之处,就是波罗的海入海口。欧洲过来的大型邮轮靠满港口,现在正是圣彼得堡的旅游旺季。</b> <b>圣彼得堡是俄罗斯在国土西边重要的出海口,从瑞典人手里抢下来的。东边,俄国人从中国人手里夺得了海参崴入海口。南边,通过克里米亚控制了黑海。俄罗斯对于海洋的重要性,认识由来已久。</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