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生命如歌:不一定悠扬动听,但肯定有难忘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岁月似水:不一定波澜壮阔,但也不乏水花绽起;</p><p class="ql-block"> 陈年旧事:虽然平淡无奇,但却塞满我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题记</p> 遇 险 <p class="ql-block"> 曾经有诗人这样形容煤矿矿工:“是一群寻找地心太阳的人”!给人感觉有些“高大上”;也有人在眼里始终将煤矿工人看成是“煤黑子”,这两种认识反差有点大!但无论人们对矿工的认识怎么样,矿工工作所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脏和累,以及不可预见的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危险。</p><p class="ql-block"> 我自顶替招工回来后,就从事井下工作,井下工作有一线,二线之分:采煤、掘进为一线;机电、运输、通风为二线。通常情况下,一线工种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二线工种稍好一些。我在井下工作几年,通风、掘进,机电都干过,但两次遇险都是在通风工作时。通风的工种也有若干种,有通风员、通风工、放炮工、泥工等。我参加工作就从事通风工,通风工的职责就是完成当班全井掘进头局部风扇送风风筒的跟进和维护,保证碛头的有效送风,或偶有采煤工作面需要设风障,其他还有诸如做临时密闭墙(长久密背墙是由泥工用片石水泥砌碹)、打花板(即临时性禁止人员通行的栏栅)、还有就是井下局部送风设施的维护等等。第一次遇险是在一次掘井煤巷立盘眼接风筒时,由于当时还在采立槽煤(因立槽煤不好采,且回采率很低,后来就停采了立槽煤),当时我工作的矿井立槽煤采用的是放炮采煤,即先在近乎垂直的煤层上下相隔几十米分别顺着煤层走向掘出两条巷道,下面条巷道叫进风巷(也称溜子道),是采煤时进风和煤炭运输巷道;上面的巷道是回风巷,主要用于通风,也用于支护材料的运送或人员的通行。为了将这上下两条巷道贯通,每隔二十米左右就须由下面巷道往上打一条一平方左右断面的垂直贯通巷,一般就称这类贯通巷为立盘眼,由于立盘眼连通了下面进风巷(亦称溜子道)和上面回风巷,这才形成正常的通风系统,采煤就是在进风巷的碛头上打眼放炮落煤,然后顺着进风巷往回采,这就是立槽煤层放炮落煤的回采方式。这种采煤方式比较落后,一次放炮的落煤量有多有少,落煤少时也没办法,资源回采率较低,所以,后来对立槽煤就停止了开采。</p> <p class="ql-block"> 我记得那是一次上早班,排班时就安排我去接一处掘进立盘眼的风筒,由于通风工接风筒等工作必须在生产班组开工前完成,否则就会影响生产班组的正常工作,所以,一般情况下井下通风工都是“独行侠”,要早于生产班工人入井工作。排班一结束,我就背着风筒下到井下,乘矿车到工作头附近,然后就背着风筒爬坡穿巷,来到“立盘眼”下的进风巷,我看到新掘的“立盘眼”已经向上有十多米,向上已接有一节5米风筒。</p><p class="ql-block"> 井下掘井头接风筒是有讲究的,为了保证风筒不至于被掘进在放炮时损坏漏风,新接的好风筒必须接在后面,首先把前面两节风筒拆下来,换新的接上,然后再将拆下来的风筒在前面接上,既保证能送风到掘进头上,又让新接的风筒不被损坏,风筒的规格大小有直径80厘60厘米和40厘米的,长度有10米和5米一节的。由于接风筒时不能停风,有时风吹得煤尘弥漫,致使操作十分困难,接“立盘眼”的风筒难度要更大些,因为从平行进风巷接入垂直的立盘眼时,还必须接一个弯头或由大变小的三通,才能将风筒顺利接入立盘眼。</p><p class="ql-block"> 我把三通上面的5米风筒拆下,将背来的10米风筒一头用铁丝固定在三通附近(因还不能接上,接上有风鼓起就无法操作了),将另一头用绳子拴在自己腰上,然后象猿猴一样攀上“立盘眼”架的横木支柱,手脚并用人就象个“大”字形一步一步向上攀,将腰上的风筒拉直后用绳子固定在木支柱上,再一步一步向下并把风筒的每一个固定扣用绳子或铁丝拴在木支柱上,然后下到下面将5米风筒拆下来又拴在腰上,攀到上面将其接在前面,接好并固定好后再下来将新接的风筒和三通接上,送风后,再攀上立盘眼检查一遍风筒的送风状况,没有问题后整个人再象“大”字形一步一步攀下来,当时根本无暇顾及立盘眼碛头的情况,当我用了一个多小时将这一切搞好后,在进风巷休息时,生产班组的工人才到,当他们班长见到我时问道:“你在这里干什么?”我回道:“接风筒呀”,他说:“现在不能上去接,我们接班时,调度室通知这上面有一块松动了的大矸石,要等我们想法处理了才能上去”,听了他的话,我除了后背发凉外,还真是无语了!我想若是在我接风筒的时候这块矸石掉下来,我会变成什么样?还真是不敢想象!不禁在心里问,这么重大的安全隐患,为什么就没通知通风值班的呢?除了置疑,当时心里也有感恩,感恩好运罩身,感恩有险不惊、化险为夷!</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遇险是一次上中班的时候,排班时安排我去将-200水平一个全岩大巷的花板拆了,并将关闭的局扇所连接的300米左右的风筒整理加固,为该大巷恢复掘进做好局扇送风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排班结束后,我背上工具包就赶往-200水平的全岩大巷,来到现场,发现整个大巷断面大略有30多平米,全部用木板钉着花板,全岩巷道由于是在岩石中掘出,不需要任何支护,所以整个巷道都是光秃秃的石壁,但这里由于停工的时候不知需要吊装什么重物(也许是掘进扒斗机或机车电瓶),在这段巷道里用40厘米见方的木支柱相隔5米左右各架设了一个门字架,在两个门字架的上方中间,架着一根40厘米见方的木梁,两边还有一些木方,当时手动葫芦就是挂在这木梁上吊装重物。花板就是钉在外面个门字架上,花板全是用钉子由外向里面钉的,我用榔头撬开一块木板,从撬开的木板缝走到里面,准备用榔头向外面敲的方式将花板全部拆除,当我站在门字架下面拿起榔头用力敲第一下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两个门字架瞬间轰然倒塌,腾起的粉尘将头上矿灯的光亮都吞没,当时我吓得得呆若木鸡,以致一截折断的木板打在我的背部都没有痛觉!当粉尘散去,巷道内一片狼籍,横七竖八的木方,若有一根落在我身上,后果都不堪设想,但恰恰我毫发无伤,仅被一截被砸断的薄木板打在我背上,都没有疼痛的感觉,真是有惊无险、逢凶化吉!这也许是我仁心向善修来的福报吧!(后来工友们分析,门字架被我一榔头敲塌,主要还是木料的干湿收缩所致)</p><p class="ql-block"> 我离开现场,走到外面的电话机旁,用电话向通风值班室作了汇报,值班人员得知我无大碍,让我出井后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出井后,我自感没任何问题就径直回了家。现在回想,还感谢命运给了我人生这两次历险的经历,让我的生命历程更加丰富!</p> 接待外宾 <p class="ql-block"> 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煤矿企业也不例外,打破禁锢、革故鼎新,引进新事物,也是一片春意盎然!1984年,我所工作的煤矿企业,为了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向着四个现代化迈进,在候定和局长的努力争取下,经煤炭部同意,决定引进波兰煤矿井下综合采煤机械,开创南方煤矿使用大型综合机采的先河。由于前期工作必须要波兰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到我们矿务局进行现场考察及交流谈判,因此,我们局必须承担接待波兰工程技术人员的外事任务。</p><p class="ql-block"> 要接待外国人,这在当时来说,既是一件新鲜事,又是一个严峻的任务,因为当时刚开始改革开放,在南桐矿区这片土地上,自上世纪50年代建电厂时来过苏联技术人员后,就没来过外国人,更别说接待外国人,因此,对外事接待工作,别说我们矿务局,就是南桐矿区政府都是一片空白。加上外事接待的严格要求和严肃性,对于我局接待波兰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真还有不少困难。但当时矿务局的候定和局长是一个敢想、敢干、勇于挑战的领导者,他很快作了决定:成立局接待工作组,由后勤局长覃明岐挂帅任组长,下面囊括了接待、后勤、保卫等的负责人任副组长,具体接待员就在局机关各处、室选调工作人员充当临时接待员,由于已知波兰来人的情况,含翻译共计好象是4人,全部是男性,为了外事接待的严谨和慎重,决定在局机关处、室临时抽调8名年轻男性来从事接待工作,当时我已在局劳动工资处工作,我也是被抽调的8人之一,于是,在波兰工程技术人员到来前的近一个月,我们就开始了外事接待的培训和学习工作。</p> <p class="ql-block"> 我记得首先是由后勤局长覃明歧在局机关会议室召开了有全部外宾接待涉及单位和人员参加工作布置大会,覃副局长在会上讲到了很多外事接待的注意事项和纪律,并对接待筹备工作做了分工和时间要求。我们8个临时抽调出的人员就由局机关接待科负责管理,接待科黄科长是一位中年女性,她高高的个子,穿着得体、颇有气质,说话慧心妙舌,做事面面俱到,就她搞接待工作来说,还真是人尽其才!</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局招待所太陈旧,正在拆除重建,经局领导研究决定,拟将一幢刚落成的楼房布置出来用于接待外宾(这幢楼本是建的局中心化验室),该楼一共有五层,但是依地形而建,从机关路面进去就是第三层,下面有二层,准备用于接待外宾的就是路面平层以上的二、三层;也是整幢楼的第四、第五层。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将这幢楼的四、五层装修布置出来。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要将这两层空无一物的楼层装修布置为接待外宾的招待所,还真是有林林总总、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做,而且在那个年代,很多东西在当地没有,必须到主城去采购,所以,我们临时抽调出的8人除了培训一些外事接待知识外,其余时间都交由招待所长安排,协助做一些房间布置的事宜。由于有局领导的坐镇指挥,整幢楼的装修布置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将接待外宾的四、五楼全部房间都贴上了墙纸,安上了空调,四楼用作外宾住宿,五楼用作会议室和休闲区,并在会议室和休闲区之间安上了当时来说很时髦的玻璃门,由于条件限制客房未设独立卫生间,而是在四、五楼各设了安有坐便器的共用卫生间,并从主城买来大冰箱安在了五楼的休闲区,以供外宾喝酒及饮料时取冰块用,当时我们协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铺地毯、搬家俱等。</p><p class="ql-block"> 最后在外宾到来的前两天终于将四、五层布置妥当,四楼是外宾房间,五楼是大会议室及休闲区,三楼(也是大楼平层入口)属保卫人员办公室及服务人员休息室。我们接待人员也进行“实战”前的预演,我们临时抽调的8人,其中我和申云两人负责会议室的服务工作,其余6人负责外宾的房间服务,招待所老职工唐师傅专门负责卫生间服务,招待所邓所长即负责整个区域的统筹服务。我和申云负责会议室服务主要是根据参会人员摆放坐椅、名牌,泡茶续水及一些临时性事务,负责房间的人员则是根据星级宾馆的规范整理房间和打扫卫生,当时最辛苦的应该是招待所唐师傅,他负责卫生间的清洁,一旦有人使用,出来后他就要进去将坐便器清洁一遍。当时还确定了外宾的活动范围,除了下矿井考察外,他们只能在这幢楼内,吃饭就在局机关小食堂,从这幢楼到食堂只有几十米,来、去均由局保卫处工作人员和接待科有关人员陪同,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外宾莅临。</p><p class="ql-block"> 在1984年骄阳似火的夏季,波兰专家一行四人如期而至来到了南桐矿务局,这四人中有三人属中年人,而有一个小伙子特别年轻,给我们的感觉他们都是标准的欧洲人面孔,并有高大强壮的体魄。由于我们准备很充分,接待工作有条不紊,当第一次在会议室开会时,我们提前就泡好了茶,但进去续水时,开始还是有些紧张,不过我还是牢记礼仪要领:给客人倒水时要面带微笑,茶杯盖子揭开后要翻面放在桌上,水不能续得太满等等,待第二次续水时就感觉轻松自如了,只是很少给外宾续水,他们大多喝的是矿泉水,鲜有喝茶。和我共同负责会议服务的申云是南京人,大学毕业分来矿务局,在基建处任技术员,就住在机关单身宿舍,我当时家还住在离局机关有十多里地的南桐801住宅区,由于有时晚饭后也要开会,待结束后很晚我还要骑车回去,申云就主动给我说:“晚上你可以早点回去,晚上下半场会议由我负责服务就行了”,这样一来,在接待期间我就比较轻松了。但是对于负责客房的几个大小伙子来说,就有点难为他们了,他们一天要几次整理外宾的房间,不但要象星级宾馆那样整理床单被子,还要用吸尘器清洁地毯,对这些在家里都不做家务的男同志来说,真是赶鸭子上架,不过他们还是任劳任怨干得认真负责、一丝不苟。</p> <p class="ql-block"> 一天中午,得知午饭后就要在会议室开会,我们早早在食堂吃了饭就将会议室布置就绪,于是,我们就在楼上的阳台闲聊,一会看到外宾们从下面机关小食堂吃完饭出来了,保卫和有关接待人员簇拥着他向上面走来,谁知刚走出十几米,那个波兰最年轻的小伙子突然就跑了,跑下台阶并向下面公路边的街面跑去,一下子搞得几个保卫人员很错谔,立即就追了下去,过了一会,我们看见几个保卫人员和那个波兰小伙一起走了上来,波兰小伙手里拿了一个酒瓶,原来他是跑下面副食店去买酒了,搞得大家虚惊一场!</p><p class="ql-block"> 一天晚饭后,在会议室外的走廊上,接待科黄科长从冰箱里取出一小瓶水,对我说:“你尝尝!这就是外宾们喝的进口矿泉水”,我接过来喝了一口,一股怪味让我忍不住跑到洗手间吐了个干净,无论是当年和后来乃至到现在,我都再没喝过那种怪味的矿泉水。就在这时,几个外宾从楼梯(这楼没有电梯)走了上来,突然,那个年轻的波兰小伙走到黄科长面前,扑通就跪下来,他们同行的两个人将其架起来,他挣脱后又在黄科长面前跪下,并且说着我们听不懂的外国话,后来在翻译的解说下,我们才知道这波兰小伙表达的意思:感谢黄科长,感谢接待人员,对他们招待太热情,令他们由衷的感激等等。看到当时的情景,我内心也感到有些激动!经过大略一周的时间,波兰工程技术人员对我局鱼田堡矿上综采的考察和有关事宜的谈判结束,他们离开了,我们的临时接待任务也圆满完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略过了一年多,波兰的煤矿井下综合采煤机械系统,全部运到了我局的鱼田堡矿,波兰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又来了,他们是来指导综采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的,这次他们全部人员住进了矿务局新落成的招待所“迎宾楼”。不知何故,此次又临时抽调我去协助接待和保卫工作,只是这次基本是没有任何具体任务,波兰工程技术人员白天大多是在鱼田堡矿综采安装现场,只有休息睡觉时才回局“迎宾楼”,我也只是偶尔去到设在“迎宾楼”的专职保卫室和他们专职保卫人员聊聊天,到后来自己发现的确没什么事可做,就回工资处正常工作了。 很快综采系统就在鱼田堡矿投入生产,通过这次综采的引进,促进了全局采煤工艺的提高,让局属各矿井机械化生产程度有了飞速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照片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