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先民的传唱</p><p class="ql-block">——闲谈戏曲民俗</p><p class="ql-block">姚文学</p><p class="ql-block">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戏剧报》原主编张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进行过系统总结,认为戏曲萌芽于上古社会的原始乐舞,经过漫长的成长发展过程,直到宋金朝代才形成初步完整的艺术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究竟何谓为戏曲?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戏曲考源》中的定义是:“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三百多个地方剧种里,以安徽黄梅戏和庐剧为例,从其发生源头上都可明显看出戏曲诞生于民间民俗。黄梅戏的前世是湖北黄梅的采茶调,后被流动灾民传唱到安庆一带,遇到安庆地区良好的文学传统而使黄梅戏诞生于世。安庆沿江一带,早在汉代就出现过与《木兰诗》齐名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此地的民间歌谣尤其是叙事歌咏一直十分繁盛。合肥的庐剧,又叫“小倒戏”、“倒七戏”、“祷祭戏”。“倒七戏”的叫法是被合肥方言由“祷祭戏”衍变而来。古人烧香拜佛,许愿还愿,祈祷祭祀时,难免会口中念念有词,哭诉心中难言之苦并祈求神仙化解。品味《秦学梅观画》《老先生讨学钱》等庐剧经典作品,悲情都是主调。</p> <p class="ql-block"> 我国现代民俗学研究起步于民间歌谣,原因在于在多种民俗传承中,文艺民俗最具活力。文艺民俗指代代相传的民间口承文艺,具有鲜明的民间性、口头性和传承性,歌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戏曲同样具备歌谣的这些特点,显然,戏曲表演是民俗事象,戏曲艺术属于民俗文化范畴。</p><p class="ql-block">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民俗学传入中国,学者们从民俗学视角审视流行于民间的戏曲时,称那些在民俗节日或民俗活动时演出的戏为民俗戏曲或民间戏剧,如新春佳节演出的娱乐戏,迎神赛会演出的娱神戏,农闲时节演出的社戏,驱邪禳灾演出的巫戏等。民俗戏曲与民间戏曲关系密切,往往难以划分出明显的界线。因此,后来的学者将长年累月在民间巡回或固定场所演出的民间戏曲,如在瓦舍、勾栏、茶楼、酒肆演出的戏曲,或背篓剧团、扁担剧团在草台、街头、地坎演出的戏,既称作民间戏曲,也称作民俗戏曲。民俗戏曲流行于民间,在表演内容上主要表现为描写民俗生活,表现民俗情感,提出民俗问题,反映民俗愿望。</p> <p class="ql-block"> 世界大舞台,舞台小社会。中国戏曲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三大特征。舞台、演员和观众,是戏曲表演的三要素。优秀的民间戏曲表演面向广大民众,又被民众广泛传播。因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所以戏曲深受民众欢迎,它像绽放在辽阔大地上永不凋谢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民间戏曲紧接地气,聚集人气,底蕴深厚,充满民间智慧和艺术审美价值。许多民俗戏曲内容既有寄意深广的一面,又蕴涵丰富多样的人生感慨,成为各色人物社会生活与情感心理的大写意。民俗戏曲的表演形式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诸多因素,比如水袖、髯口,脸谱的化妆,乃至演员穿戴的各种行头都大有讲究。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安徽地处偏远的地区,至今逢民俗节日仍然有表演古老民俗戏曲的习惯,如池州傩戏,岳西高腔、石台唱曲以及祁门文词等剧种、曲种,这些已经成为一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