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思念-马润刚先生逝世3周年祭文

侯斌

<p class="ql-block">  马润刚先生走的太突然了,走在2019年7月29日这天的清晨,到今天已整整3年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2022年7月29日,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上午,我腾出时间,冲了一杯浓浓的咖啡,望着赤日炎炎的窗外,静静地用心祭奠记忆中的那个人,那一段我们一起拥有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我曾多次自豪的向家人及朋友们说起先生,这位我生命中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一位才华横溢又乐于助人的前辈。</p><p class="ql-block"> 马润刚先生是我的同事,他比我大13岁,如若在世,今年应该是73岁。先生是西安市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西安市有特殊贡献专家,从事机电设计开发工作近40年,以精通业务著称,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防科工委、国家能源局,西安市科研项目,主持多项西安市重点工程项目。</p> <p class="ql-block">  先生这一生有画不完的图纸,跑不完的工地,精巧构思,蕴含先生的匠心;笔雕斧凿,涌动着先生的力量;开拓创新,焕发着先生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先生是中国工程师耕耘不辍的注脚,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劳,与同事们一起创造出“西机所制造”的金子招牌。曾获得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西安市星火科技一等奖,中国包装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先生的一生富有很强的独特色彩,没有虚度,很圆满,我为先生你骄傲!</p> <p class="ql-block">  欣赏一个人,始于机遇,敬与才华,合与性格,久于人品。马润刚先生在我眼里,永远是老大哥,他天资聪颖,温顺善良,忠厚正派,思想丰富,特别富有同情心。 </p><p class="ql-block"> 我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和先生相遇,从此先生成为了我的老师、兄长和朋友,至此以后,我们一起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本溪彩屯生产线工地不息的灯光;太钢蜿蜒铁轨边那深深浅浅的脚印;扬州运河桥头上五月清晨的朝阳;永宁门吊桥上泛起的晚霞……,这一幕幕见证了我们一起经历的那段拼搏奋斗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先生涉猎广泛,喜爱读书,喜欢文学、音乐和摄影。先生特别喜欢贾平凹的小说和余秋雨的散文,记得先生曾告诉我:“贾平凹的小说贴近生活,在细节描写上,善于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先生说:“文学能给你一些人生指导和方向,可以让人变得更美好”,先生对文学的热爱对我影响颇深,使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先生喜欢摄影,记得先生有一次聊天说:“摄影就像你抽烟一样,不一定抽上好烟,但就是喜欢抽烟的那种感觉,是一种享受,她能让我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先生特别喜欢拍花,这和他性情温和,热爱生活的品味和修养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  先生喜欢吹笛,十几年如一日,每天下班晚饭后,办公室都会传来悠扬清晰的笛声,在都市的夜晚,在悠扬的笛声里,我能读懂先生的笛声,走进先生的精神家园,来到先生的心灵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先生的病在发病半年前就已经出现端倪了,在接孙子的幼儿园门口出现了一次晕厥,想来一切都有征兆,我看望他时特别的提醒他要注意健康,只是先生承担着太多的责任,压榨着自己的健康,我至今无法相信先生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医生给的诊断是“心脏骤停”,让我感到生命的脆弱,悲痛怀念之后,我常常提醒自己,要珍惜时光,珍爱年华,珍惜生命,珍爱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下此祭文,纪念和先生曾经的友谊,寄托我无尽的哀思,愿先生在天之灵得以安息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于2022年7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