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章为以前扫描件整理,作者不详,偶有错别字,仅供参考:</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陵大学旧址</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大校园里的老建筑</b></h1><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金陵大学旧址</b></div> 位于鼓楼区汉口路22号的南京大学,有着悠远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前身,是南京地区创办最早的一座教会大学——金陵大学,1910年,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汇文书院、宏育书院两所教会学校合并,取名金陵大学堂(俗称金陵大学)美国人包文任校长 ,文怀恩任副校长。当时该校仅设文科 ,后来分设文理 农林两科。至1926年 文理、农林两科之下共设有国文、外语、宗教、教育、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数理、化学、森林、棉作、蚕桑、农业经济、乡村教育等13个系,附设有鼓楼医院,金陵大学附中等学校。1927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收回教育权,由中国人陈裕光任校长,1 928年9月,经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的前身)批准,设立文、理、农三学院。抗战前夕,金陵大学西迁。1937 年1 2 月,金陵大学被“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列为难民区收容所, 涌进了大批的难民。1941年 汪伪国民政府在金陵大学原址兴办中央大学。1945年,日本投降后,金陵大学在宁人员接收汪伪中央大学。同年9月,学校在南京复课。1951年,李方训任校长 ,同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改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更名为南京大学。<br> 金陵大学成立后不久,即由美国教会募集资金在鼓楼西南坡购地2340亩,兴建新的校舍。校内建筑均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由当时的校董福开森策划, 教务主任 美国传教士魏特琳着手实施,采用中式造型和装饰、西式材料和构架,许多建筑材料由国外进口,质料上乘,将民族样式与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结合,建造了首批融入西方风格的中国民族建筑。建于1916到1937年的原金陵大学建筑群, 以清代宫殿式建筑为外部特征, 以塔楼(北大楼)为中心 作不完全对称布局,由美国建筑师和留美游欧归来的中国建筑师分别设计建造。现存北大楼,东大楼、西大楼、大礼堂、小礼堂、老图书馆、宿舍楼等十余座建筑。这些建筑由北而南,倾坡而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这种充分利用自然地势的起落而建的建筑物,既各具风格,又错落有致,有朴素浑成之美。建筑群普遍采用灰色筒瓦,青砖厚墙,除屋顶侧面为红色,细部有砖雕墙花外,全无雕梁画栋 ,平淡自然、朴素简约,虽然建筑形式是中国传统的,但规整宽阔的草坪,突兀的塔楼与群体的整体建筑的不协调性,又体现出西方人的审美情趣,老建筑沉静而儒雅。<br> 北大楼是南京大学标志性建筑,也是南大的象征。它建于1919年,由美国建筑师司迈尔设计,建筑面积3473平方米。屋顶为中国建筑常用的歇山顶,灰色筒瓦,青砖厚墙,设小窗,主体建筑两层,塔楼五层,高耸突兀。塔楼为四面歇山顶,顶脊有小兽。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复杂的屋顶样式。门南向,阔踏道,两侧有抱鼓石。门厅绘有飞鹤图案,挂有水晶宫灯。这幢楼造型独特,糅合了东西方的建筑风格,虽不高大,却雄伟壮观。它的四周绿树掩映,门前如茵的草坪平整开阔,楼后是纯净的蓝天,墙体爬满茂密的藤蔓,像披了一件绿风衣,身姿庄重而不失飘逸,成为校园一大景观。<br> 建于1 91 7 年的大礼堂,原为金陵大学礼拜堂 ,由美国芝加哥建筑事务所设计,采用单层砖木结构,主建筑歇山顶,附属建筑硬山顶,屋顶装饰由青砖砌筑,覆盖蝴蝶瓦,清水砖刻线脚。屋顶侧面的山墙上有砖雕山花,为圆形万字如意纹吉祥图案。屋檐饰有精美的花饰。外墙用明代城墙砖砌筑,厚重而有历史感。<br> 建于1916- 1917年的小礼堂,为原金陵大学小礼拜堂。由曾留学美国的民国最早的著名建筑师齐兆昌、美国费洛斯与汉密尔顿建筑师事务所共同设计。屋顶为歇山顶,单屋建筑,拱形门,大门上方用砖砌出三面围裹的结构,既可支撑墙体,又有装饰作用。门楣和窗框饰有石刻西式图案。门前有抱鼓石一对,踏道间设丹陛石 ,上面雕刻纹饰。小礼堂精巧灵秀,有中国南方建筑的味道。<br> 除此以外,南京大学校园内还有其他民国时期的建筑如在北大楼东南侧的科学馆,建于1913年,由齐兆昌建筑师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4千多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大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大楼设计采用中国北方建筑形式,歇山顶、筒瓦屋面,屋顶脊中加脊,中部高耸,外墙采用青砖砌筑,素灰勾缝。大楼入口处建有突出的门套。大楼在20世纪50年代因火灾烧毁屋顶,1958 年修复。<br> 在北大楼西南侧有当时为纪念农科创办人,美国人裴义理而命名的.裴义理楼。该楼建于1925年,由美国建筑师司迈尔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平面为长方形,内廊式布局。大楼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歇山顶、筒瓦屋面,大楼底部为明代城墙砖砌筑,上部为烟色黏土砖砌筑。勒脚部位和门窗过梁采用斩毛青石。<br> 当时的图书馆在北大楼的正南方,现为南京大学老图书馆,它与北大楼共同构成金陵大学校园的中轴线。其他的建筑物基本上都分列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图书馆建于1936年,由基泰工程司建筑师杨廷宝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地上二层 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歇山顶,青筒瓦屋面,青砖墙面,建筑平面为十字形。一层中部为主要入口,面朝北,两侧为图书采编等业务办公用房以及小阅览室。二层中部为借书处,两侧各有一个大阅览室。图书馆的外部处理与其他几幢建筑物风格相近。<br> 南京大学的民国建筑群,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灵巧细腻;既有西式的风格,又呈中式面貌。因此,南大的民国建筑,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是西风东渐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建筑艺术的缩影。1991年,它们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又被南京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r> 南京作家黄蓓佳在她的散文《群星闪烁》中说:“一个人和一个城市的关系, 像流星和天空的关系,流星划过天际,光芒耀眼,点亮穹隆,虽然星体很快坠落,但是它的轨道永远地留下来,成为宇宙中的一个永恒,具体到南京这个城市,民国建筑的辉煌十年中,聚集了一大批留洋归来的年轻建筑师。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颗闪亮的巨星,以他们不凡的学识和独有的风采,在民国首都的这块处女地上各展抱负,各施身手,以心血描绘蓝图,成就各自的千秋大业,也成就了南京建筑史上这一段群星璀璨的华章。”<br> 杨廷宝先生主持设计南京民国建筑的众多工程使这个城市鲜明深刻地留下“杨氏烙印”。他的金陵大学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国民党中央党史陈列馆,谭延闿陵园,音乐台、中央医院,中央体育场、中央研究院天文研完所,大华大戏院,下关火车站,招商局候船厅……太多了,多得我们已经无法细细列数。我们只需要知遒,他的金陵大学图书馆至今还是南大学子的读书圣地,… <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应钦公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何应钦公馆旧址</b></h3> 南京大学不仅保存了大量的民国科教建筑群,还聚集了一批中外名人的公馆故居,位于南京大学北园西南方的何应钦公馆,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座。<br> 何应钦(1 890-1987),字敬之,贵州兴义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16年回国。1 924年任黄埔军校总教官,1930- 1 944 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同时还兼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军委会参谋总长等职,1 944 年1 1 月后,历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 行政院长等职。1949年赴台湾。<br> 何应钦公馆由沈鹤甫建筑师设计,始建于1 934年。抗战期间毁于兵火。1 945年底,何应钦以其夫人王文湘的名义在原址重新建造,1 946 年3 月竣工。公馆占地面积近10亩,有二层西式楼房一幢,三层西式楼房一幢,平房二幢,共计四幢31间。<br> 1 959 年初,由于南京大学需要扩建,拆掉了何公馆的围墙,1961年1月 ,南京大学为建造物理楼,又陆续拆除了公馆西南面的一幢二层楼房和一座平房,因此 目前何应钦公馆仅存楼房一幢、平房一幢。现存楼房为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高三层、坡屋顶,上铺蓝色琉璃筒瓦,拱门拱窗黄墙砖框,房屋四周苍松蔽日,绿草茵茵。当年的何公馆 一楼是一间宽敞的会议室 ,中间摆放着一张棕黑色椭圆形会议桌 ,周围是一圈相连的单人沙发。楼上是其卧室,陈设考究,颇具现代风味, 还有许多别致的小客厅分布在楼里。<br> 1948年11月16日,何应钦的女儿何丽珠将该公馆的大部分房间租给美国大使馆,租期为1949年1月1日至6月30日。南京解放后,何应钦公馆由人民政府接管。这里曾是南大的外事办公室,据说当年何应钦在南京的公馆有多处,目前就属这处公馆建筑风格独特 、构思新颖别致,而且保存较为完好。<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赛珍珠故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赛珍珠故居旧址</b></h3> 1973年3月6日,一个在美国家喻户晓的伟大女性在佛蒙特州但贝城停止了呼吸。她,就是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赛珍珠。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她的葬礼悼词中 称赞赛珍珠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而富于同情心的人"。<br> 赛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 1 892- 1 973) ,原名珀尔.西登斯特里克.布克。她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 ,父亲为在华长老会传教士。她出生刚4个月便被父母带到中国清江浦(今江苏淮安)1894年,随父母移居镇江,先后在镇江市私立崇实女子中学(今镇江市第三中学)和上海读书。她在中国长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因崇拜中国清末名妓赛金花而取名赛珍珠。17岁时,她回到美国,进入弗吉尼亚州伦道夫一梅康女子学院学习心理学,毕业后又返回中国。1917年春,她在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教书时,与美国青年农艺师约翰·布克结婚之后,他们在安徽宿县工作75年。1921年秋,他们迁居南京。在1921 年至1 931 年间,她曾任金陵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外语系任教,布克任农学院教授。她从1922年开始文学创作生涯,以撰写反映三四十年代中国农民生存状况的长篇小说闻名于世。在这里,她创作出了她的处女作《放逐》,并完成了她的成名作《大地》(1931年),给世界人民尢其是美国人民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许多美国人说:“认识和了解中国,是从读《大地》开始的。”此后,她又创作出《儿子们》(1932年)、《分家》(1935年)等多部重要作品;还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翻译成英文出版,取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1933年)。1932年,她获得普利策文学奖;1938年,她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给予她的评语是这样的:“由于她对中国农村生活所作的丰富多彩而真挚坦率的史诗般的描绘,她的作品被誉为传记文学的杰作”。<br> 20世纪20年代在南京金陵大学任教的日子里,赛珍珠就住在学校附近的一幢小洋楼里。这座典型西洋建筑风格的小楼如今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西端,坐西朝东,砖混结构,高二层,楼顶建有老虎窗,另建有地下室。大门口建有雨篷,同时也是二楼的露台,以四根西方古典风格的圆形立柱支撑。赛珍珠于1934年与约翰·布克离婚,1935年回到美国定居,但她对南京仍充满了怀旧之情。她回忆在南京生活的片段时写道:”在这里,我生活的一部分是在金陵大学、东南大学和后来的南京大学教书,教授英国文学……我住在南京的一所旧砖瓦房里,房子四周是一座我喜欢的大花园。在那里,我种树栽花,我丈夫培植蔬菜。我们在花园里工作,夏天在这里进餐,朋友们带着孩子同我们一起在这里游憩。”<br> 鲜为人知的是,赛珍珠寓居南京期间,曾与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1924年,在一次宴会上, 徐志摩与赛珍珠相识,开始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关于这段不寻常交往,赛珍珠生前曾透露给她的两位密友,一位是莎拉.布顿,另一位是诺拉·史迪琳。赛珍珠去世后,她们公开了赛.徐之间的这段轶事。莎拉说:“赛珍珠有个中国情人,这就是有中国拜伦之称的徐志摩。“'诺拉写了一本《赛珍珠传》, 更是把这段“艳史”毫不隐讳地公布于世。对于这段“艳史”,徐志摩生前从未提及,因此,权当是一个美丽动入的故事罢了。不过 赛珍珠与老舍、林语堂、梁实秋、徐迟等中国当时的文坛巨匠们却一直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为介绍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br> 1 937 年,南京沦陷后,贝德士(Bates).麦卡伦MaCallam).费奇(Fitch)等一批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国际友人曾经居住在赛珍珠故居中。他们为援助中国难民 揭露日军暴行做出了不少贡献。<br> 1998年10月17日,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访问南京大学并接受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次日上午,他专门参观了赛珍珠故居,以表示对这位已故伟大作家的怀念。如今,南京和镇江各有一处赛珍珠故居,供人们参观,后者还专门辟有"赛珍珠事迹陈列馆",让她的名字为更多的中国人民所了解和喜爱。<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贝故居</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拉贝故居</b></div> 约翰·拉贝(John H.D .Rabe. 1882- 1 950)生干德国汉堡,1 908 年来到中国,先后在北京、天津 、南京等地经商,1931 - 1938年担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经理,并兼任德国纳粹党南京小组负责人。拉贝和家人在中国生活了将近30年,他的子女和外孙女均出生在中国。他们与中国人民结下了亲密的友谊。1937年 日军攻占南京期间,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拉贝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和一些国际友人在当时极度危险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四处奔走呼号,奋不顾身地抗议和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疯狂施暴。他们设立的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他在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园里,也收留、保护了600多名中国难民。<br> 1930年,拉贝调任西门子南京分公司经理后,小粉桥1号成为他的办公室兼住宅。小粉桥1号建于1934年,原是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谢家声两处房产中的一处,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这是一座美丽的西式砖木结构的楼房,粉墙黑瓦,花园中绿草成茵,花木成行。阳光透过升降式的大窗户,一直照射到一楼宽敞的客厅中。客厅的墙上挂满了拉贝年轻时在南非森林中猎获的兽角、鸟类和漂亮的动物皮毛。寒冷的冬天,拉贝常常和亲友们在这里围着壁炉谈天说地。二楼是拉贝的书房和卧室。顺着二楼楼梯向上,是一座小阁楼,在小阁楼上极目远眺,金陵古城的景色尽收眼底,一直可以看到中山陵的蓝瓦灰墙。<br> 初迁至这里的7年:拉贝的生活幸福而安详,远在北平的女儿和外孙女们都常来探望他,一家人齐享天伦之乐,然而到了1937年8月底,日军的飞机开始对南京狂轰滥炸。小粉桥1号院子里修了一个结实的防空洞,认识和不认识拉贝的居民都来躲避空袭。在敌机的呼啸声中,拉贝表现出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他坚持让抱着婴儿的妇女们优先,其次是抱着较大孩子的妇女,最后才是男人,而他本人常常只能留在外面。拉贝用德文、中文和英文写了一张醒目的大海报(致我的客人们和本洋行成员的通知),贴在防空洞口,申明如有违反妇婴优先规则的,将不得再使用防空洞。<br> 根据《拉贝日记》记载,12月13日 南京城沦陷。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随即拉开了血腥的序幕。成群的中国人涌向安全区内设置的25个难民收容所,小粉桥1号便是其中之一,拉贝称之为西门子难民收容所。<br> 西门子难民收容所中,年龄最小的是一男一女两名婴儿,均出生于1937年12月底。没有接生婆,没有包扎用品,也没有襁褓,只有几块肮脏的破布,拉贝送给两名婴儿每人10块钱,为女婴取名“多拉”,男婴“约翰尼”这是拉贝夫妇俩的名字。<br> 1938年的新年到了,西门子难民收容所的难民们在院子里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拉贝三鞠躬,献给他一块大红绸布,上面写着“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难民们用这种朴素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拉贝救命之恩的感激。<br> 1938年2月底,拉贝奉西门子公司之命离开南京,4月底回到德国。拉贝回国后,连续发表演讲,向人们展示日军暴行日记和有关暴行影片,照片 揭露日军在南京的罪恶行径,为此遭到了德国法西斯的迫害。他被勒令保持沉默。二次大战结束后,拉贝的生活变得相当凄惨,南京人民得知拉贝的悲惨遭遇盾,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他寄钱寄物,使拉贝晚年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安慰。1950年,拉贝患中风在柏林去世。<br>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