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烟往事 金鱼池。。

冬青果

<p><br></p><p> 金鱼池位于天坛公园北边,从金代开始就是专门饲养金鱼的地方,这里河沟众多,所以也叫“龙须沟”。直到明清时期这里还是景色怡人,当时也是达官贵人才能去游玩的好地方。</p><p><br></p> <p><br></p><p> 那时的金鱼池就已经是公园的样子,岸边的柳树和湖中的游船让人流连忘返。附近还有占地数十亩的鱼塘,住在金鱼池周围的居民也都以养金鱼为生。</p><p><br></p> <p><br></p><p> 但是到了民国时期,金鱼池就被忽视了,一连数年都无人管理,上流的河道也堵塞了,昔日热闹的金鱼池一时变成了臭沟,附近的居民也叫苦不迭,一下没了生活来源,金鱼池成了北京城有名的贫民窟!</p><p><br></p> <p><br></p><p> 我家离金鱼池不远,从会走路开始就在金鱼池岸边玩耍,金鱼池有我童年抹不去的记忆。</p><p><br></p> <p><br></p><p> 金鱼池坐落在天坛公园正北侧,与天坛公园相隔一沟一路,一沟是老舍先生笔下著名的“龙须沟”,一路是天坛公园北侧东西方向的马路,“龙须沟”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填埋了,在原址上建成了一条东西方向的“金鱼池大街”,金鱼池的北岸有向南呈八字形状伸向水面的一个半岛,半岛上生活着二十多户居民,这些人就是正宗的金鱼池原著居民,这些居民大多以做小买卖为生,卖烤白薯的、卖炸糕的、打鼓的等等。</p><p><br></p> <p><br></p><p> 我们常说是在金鱼池里玩耍长大的,实际上指的就是这地方。五、六十年代,我们冬天在金鱼池里滑冰、放屁帘儿(风筝),夏天游泳、逮老杆儿(蜻蜓)、粘季鸟儿(蝉),除了学习、上课,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金鱼池湖畔上度过的,特别是炎热的夏天湖上有风、有水、有树荫儿,感觉凉爽极了,是夏季躲避酷热的好地方。</p><p><br></p> <p><br></p><p> 金鱼池在我国古代的金、元、明、清时期就是专门为宫廷饲养金鱼的地方,那时的金鱼池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京城达官显贵们游玩儿观光的首选之地,清代的颐和园、天坛、太庙等都是皇家禁地,一般人根本无法踏足,金鱼池就成了京城有钱有势人们的旅游观光最佳去处,当年金鱼池美丽景色在“清朝史籍”、燕京锁记、燕京岁时记”、燕都游览誌、明一统誌、等许多书籍中都有描写和记载。</p><p><br></p> <p><br></p><p> 上世纪五十年代金鱼池仍然是风景诱人、别有洞天,池边四周都是高大的垂杨柳树,柳枝低垂在水面上,池中可以划船游览,每到周日都有美术院校的学生们在池边写生,一潭池水清澈宁静,池岸边绿柳成荫、微风轻拂,池面上泛起层层涟漪,黄昏的余辉映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霎是好看,令人心旷神怡。</p><p><br></p> <p><br></p><p> 令人痛心的是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未,由于疏于管理金鱼池已经破烂不堪,往日的美丽景色早已荡然无存。</p><p><br></p> <p><br></p><p> 六十年代初,国家规划将金鱼池填埋并在原址上建盖楼房,记载着满满童年回忆的金鱼池将要和周围百姓告别了,不久金鱼池的邻居们都拆迁搬走了,一晃分别快60年了,至今仍记得发小们的名字。年龄最大的今年快80岁了,真诚祝愿这些发小们健康长寿。</p><p><br></p> <p><br></p><p> 记得最后一次在金鱼池玩耍是在被填埋后,当年无数辆满载黄土的大卡车日夜不停的往金鱼池里倾倒黄土,当填埋到和地面平行的时候偌大的金鱼池里到处是黄土堆积的一座座土山,由于土建工程还没开始,金鱼池四周没有封闭遮挡,居住在附近的孩子们都跑到金鱼池里玩耍,晚上除了一个探照灯外没有其它照明设备,以至一个在“西上坡”一带居住的孩子被运土的大卡车碾压身亡了,我们远远看着躺在地上的孩子不知所措,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把金鱼池四周用木板封闭遮挡起来了。</p><p><br></p> <p><br></p><p> 那时金鱼池的小土路晚上漆黑一片,是孩子们玩“藏迷哥儿”(捉迷藏)的最好去处,每天孩子们晚饭后就聚在一起玩这种游戏,有时饭还没吃完就听到街上有小伙伴喊“藏迷哥儿点红点儿,谁不玩儿小王八儿”(王八的八字读“本儿”音běn),这“童谣”就是召唤伙伴儿出来玩耍的暗号,那时没有电视机、话匣子(收音机),晚上孩子们只能玩这种简单的游戏消磨时光,每天玩的乐此不疲开心极了。</p><p><br></p> <p><br></p><p> 那时的北京城经常停电,这正是玩“藏迷哥儿”的最佳时刻,也给游戏增添了极大乐趣,由于孩子们总是追逐打闹、疯跑,也遭到个别大人们的反感和训斥:“这些穷孩子们整天瞎跑什么不在家里好好待着”,其实老话儿讲:“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千万不可瞧不起穷孩子,唐代诗人“窦庠”写的,“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都说明人世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世事难料。</p><p><br></p> <p><br></p><p> 实践证明当年的这帮穷孩子成人后都成为了国家各条战线上的佼佼者。真是应了梁山好汉“宋江”的那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正是给予当年斥责穷孩子的人最有力的回答。</p><p><br></p> <p><br></p><p> 说起过去北京城经常停电,我记得那时一遇晚上停电,老百姓都拿个瓶子到小杂货铺去买煤油,虽然都下班了但遇到停电商店就在门口摆个油桶方便周围百姓购买煤油,由于经常停电那时家家户户都备有煤油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估计保留到现在都是古董收藏品了。</p><p><br></p> <p><br></p><p> 也有的家庭用旧罐头盒、旧玻璃瓶制做简单的煤油灯,记得发小“小喜儿” 奶奶屋里窗台上常年摆着一个浅蓝色的玻璃制作的高脚煤油灯。没有油灯的人家遇到停电,就拿一个吃饭用的小碟子倒上煤油,用棉花搓一段棉绳,把棉绳泡到煤油里棉绳头搭在小碟子沿上,这样一个简易的煤油灯就做好了。</p><p><br></p> <p><br></p><p> 当年京城大小胡同每天都有走街串巷叫卖小吃零食的商贩,那年月家家户户生活都比较困难,所以孩子们对商贩出售的食品只能观看没钱去买。</p><p><br></p> <p><br></p><p> 在童年记忆里有些便宜的东西还是购买过的,比如三分钱一根的红果、小豆冰棍儿,特别是炎炎夏日,酷热难耐,那时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能吃上一根凉凉的冰棍儿瞬间凉爽到了心底,别瞧这三分钱的冰棍儿也不是每天都能享用的,一个月有两三次就不错了。</p><p><br></p> <p><br></p><p> 记得金鱼池街上经常过来一个推“排子车”卖驴肉的商贩,商贩是个身材高大的胖老头,穿着白围裙、戴着白套袖,显得干净利落,“排子车”四周用竹竿支起一个用蓝色粗布制做的遮阳棚,老头吆喝声音是:“烂糊地——驴肉!”离老远就已经香气扑鼻了,可是只能远远观望从来没有品尝过。</p><p><br></p> <p><br></p><p> 还有一种便宜的零食叫“咸螺丝”,就是“田螺”,用五香调料加工后那味道别提多香了,如今超市也有卖这种“田螺”的但总感觉根本无法和小时候的那种味道相比,卖“咸螺丝”的商贩是一个瘦瘦的老太太,胳膊上挎着一个竹篮子,里面装着半蓝子“田螺”,用一个铝制的又黑又脏的小碗儿当“量具”,二分钱一小碗儿,每碗还给几根牙签,老太太吆喝声音是:“咸——螺丝!”,听到吆喝声儿街坊四邻都出来争相购买,一般都是买一碗儿或两碗儿,买三碗儿的都少。</p><p><br></p> <p><br></p><p> 买完了家中大点的孩子捧着“咸螺丝”屁股后面紧跟着几个弟弟妹妹们,到了家中围坐在一起迫不及待的享用着难得的美味儿,那种兴奋和满足的表情就好像过年一样的幸福,因为在那个年代粮食紧张物资匮乏,能吃到“咸螺丝”已经是一种享受了。</p><p><br></p> <p><br></p><p> 六十年代初国家困难时期我正上小学,当时我的粮食定量是十七斤半、十九斤半、二十一斤半等逐年递增,具体到每顿饭的定量就是两个小窝头或两个白薯,那时学校都上半天课,中午饭熟了我就拿着母亲分配的两个窝头或白薯用手绢包着就去上学了,边走边吃等走到学校了也吃完了。</p><p><br></p> <p><br></p><p> 那时小学阶段受到的教育都是“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争做共产主义红色接班人”。当时我真的认为红领巾是用人的血染红的,学校的这种教育氛围让我们不光学习知识还慢慢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p><p><br></p> <p><br></p><p> 记得有一次学校在珠市口民主剧场组织联欢活动,各个班级都表演节目,我们班表演的节目是朗诵剧“打电话”,剧情是一个中国孩子和一个非洲孩子通电话互致问候,当年我们国家和非洲国家关系友好,这个节目体现的就是这种友好情谊。</p><p><br></p> <p><br></p><p> 男同学“张春林”扮演非洲孩子,女同学“张美丽”扮演中国孩子,“春林”性格内向平时言语不多,蔫蔫的、瘦瘦的,本来皮肤就黑脸上再涂上墨汁更像非洲人了,女同学“张美丽”粉红的脸庞一双大眼睛,一上台真让同学们刮目相看,两位同学表演的节目非常成功。</p><p><br></p> <p><br></p><p> 我听到几位老师议论说“演的真不错,太棒了”,别的班的同学们也都称赞夸奖,当时我听了这些赞扬声音,内心里一种骄傲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一时刻才觉得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集体荣誉感”。</p><p><br></p> <p><br></p><p> 当年记忆深刻的还有夏天遇到下雨时我从来没使用过雨伞,家里兄弟姐妹多不可能每人一把雨伞,上下学遇到下小雨就继续行走,雨大了就到路边房檐下避避雨,等雨小了再走。</p><p><br></p> <p><br></p><p> 那时的北京城夏天是雨水特别频繁,而且暴雨多,记得有一年下大暴雨金鱼池的水都涨到三层栏杆高了,金鱼池岸边是三层的水泥栏杆距离地面大约一米多,水面离地面也有一米不止,可见雨量有多大了,整个马路像条河一样由东往西“汹涌奔腾”,副食店、菜店的西瓜、蔬菜都被大雨冲的顺流而下,人们争相到“河里”去抢西瓜蔬菜。</p><p><br></p> <p><br></p><p> 小学六年时间无论刮风下雨多么恶劣的天气从没有享受过父母接送的待遇,都是自己独自前行,看看今天的幼儿园、小学校门口,一排排各种车辆,一队队前来迎接孩子的家长们,各个都神情专注,目不转睛,伸长脖子虔诚的像迎接“祖宗”似的等待着孩子的出现,真的感觉时代变化太快了。</p><p><br></p> <p><br></p><p> 那时虽然吃不饱也没品尝过山珍海味,下雨也从没使用过雨伞,如今回想起那些往事儿内心里反而感觉满满的自豪,因为这些苦对人生成长和对自身意志品质培养也是难得的一种历练,正如“苏轼”的诗词所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多么潇洒豪迈!那些艰苦的童年往事权当是对此种境界的膜拜和践行。</p><p><br></p> <p><br></p><p> “叶落无声,往事如烟”。当年在金鱼池边玩耍长大的、见证了金鱼池变迁的一代人如今都已经是两鬓白发的老人了。</p><p><br></p> <p><br></p><p> 令人深感遗憾的是这一代人“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叙述、描绘当年金鱼池美丽景色了,若干年后那些与金鱼池有关的童年往事也会和金鱼池一样永远的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