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酒色财气当有度

张光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酒色财气当有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从一首打油诗说开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总结一个人的沉沦,都离不开四个字:酒色财气。北宋的著名僧人佛印,更是将这四个字解释得淋漓尽致。据说他一日兴起,便在自己居住的大相国寺粉墙上题诗一首道:“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此诗虽然语言简单质朴,甚至有些打油诗的感觉,但确实非常富含哲理,包含着对俗世的批判。</p><p class="ql-block"> 酒、色、财、气指的是酒精、美色、财富和习气德行。这四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缺乏则难以为继,过度则伤人害己:无酒不成礼仪,但饮酒要有度;无美不成人生,但不能好色;无财不能生存,但得取之有道;无气不见血性,但得规矩守道。</p><p class="ql-block"> 酒色财气是人类生活必需品,但须用之有度:</p><p class="ql-block"> 慎饮。酒文化在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无论是市井,还是贵族,都离不开酒,这是因为:酒是感情纽带,酒逢知己千杯少,酒的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古往今来,上至宫廷,下至市井,达官显贵,庶民百姓,为了交往,都要喝酒;酒是政治道具,壶中乾坤大,杯中日月长。酒,承担了太多的功能。什么鸿门宴、庆功宴、答谢宴,宴宴有玄机,杯盏交错中暗藏杀机、暗藏动机、暗藏心机、暗藏生机;酒是文化之力。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李白斗酒诗百篇,王羲之醉时挥毫作《兰亭序》;酒是胆气之源。在酒的刺激下,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侠义柔情真豪杰,顶天立地大丈夫,关羽温酒斩华雄,武松醉酒打猛虎。《金瓶梅》全书一百回,共出现“酒”字2025个,饮酒场面389次,描述了25种酒。《三国演义》中也出现了大量饮酒的场面。从大禹时代开始,酒就产生了。臣子仪狄把酒献给大禹,大禹为之惊叹。随之抛下一句: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下令在全国永久禁酒。但是人们终究抵挡不住酒的诱惑。后来的商纣王以酒为池,昼夜饮宴,最终身死道消,自焚于摘星台。《三国演义》中吕布与刘备交战,张飞因为醉酒战败,丢掉了徐州。连刘备的家小都没带出来,数年努力毁于一旦。小酌怡情,大饮伤身。一个人喜欢喝酒无可厚非,但是不加节制,迟早变成祸害。</p><p class="ql-block"> 戒色。孔夫子说:食色,性也。好色,是人的天性,就像是穿衣吃饭一样正常,但人不是为色而生,要有节有度有道,发乎于情,止乎于理。色字头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难逃。一旦沉溺于声色犬马、沉醉于灯红酒绿,沉沦于纸醉金迷,纵欲过度,欲壑难填,则会耗人之精,伤人之气,乱人之心,害人之神,夺人之力,害人之命。古代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最典型的当属三国中曹操宛城遇张绣的故事:曹操征讨张绣,张绣归降,但是曹操看上了张绣的婶子邹氏,占为己有,每日与邹氏取乐,不思政事,张绣受辱造反,曹操仓皇出逃,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虎将典韦皆为救他而死,曹操此役元气大伤,长子离世更是他一生的痛楚。古人说:君子好色不淫。真正的君子,也喜欢美色,但是却不强求占为己有,更不会放纵自己。去掉好色之心就是愉悦之心。就像欣赏自然美景,没有丝毫的占有欲,这才是一个最好的修行。</p><p class="ql-block"> 疏财。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取之有度,用之有方。取用之间,展现了人生高度与境界。采用正当的手段,通过合法的途径,符合社会道德底线,才能来得清清白白,花得理直气壮,舍得光明磊落。财富如水,既可载舟,亦能覆舟;财富如剑,双面双刃,能可幸福,也能痛苦。古人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个世界上,太多人为钱痴迷,为钱奔跑,最终付出了一辈子。可是到头来,又能带走什么呢?山西那么多的富商巨贾,建造了那么多的深宅大院,可是如今拿钥匙的都是不相干的人。来来往往的游客,在庭院里依稀能看到当日的繁华,但是却再也见不到他们的主人了。钱财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也是最虚妄的东西。钱财不停流动,今日到这家,明日就可能到那家。手里没钱的,焦虑地盯着别人;手里有钱的,焦虑地守着自己;贫穷的向上挤,富贵的往上爬。没有一个不焦虑的。焦虑带来贪婪,贪婪带来灾难,一个人要是克制不住内心的贪欲,迟早要惹来祸患,古人说:民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一个人如果舍弃道义而求取钱财,不仅良心不安,还会被天道惩罚。厚道方能载物。一个品德深厚,才能承载身上的财富。求财不如积善,积累的善行多了,人生自然也就顺了。</p><p class="ql-block"> 调气。世间多的是喜怒哀乐怨,岂有波澜不惊之道?世人与生俱来七情六欲,岂能完全无动于衷?人生在世,难免有沟沟坎坎,诸多的不随心、不如意,遇到了就要坦然面对,理性处之,不可为了大事小事发脾气,更不可暴跳如雷。俗话说“气大伤身”,爱生气,心情抑郁,社会关系紧张,影响身体健康,常与伴侣、朋友或同事争吵或处于类似压力下,都会增加患病甚至死亡风险。冲动是魔鬼这句话人人都会说,但是情绪上脑,往往顾不了太多,容易怒发冲冠,失去理智。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才是本事。心学专家王阳明认为,控制情绪,就是一场修行。这世上八成的烦恼,都是来自于私欲;八成的冲突,都是因为情绪化。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克制情绪,不动于气,自然安定,是为至善。《黄帝内经》里讲: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情志。一个人大悲大痛,大发脾气,就会造成身体的损伤,现代医学也证明,一个人发一次脾气,对身体的损伤不亚于得一次急性肝炎。好勇斗气,与人争斗,还会给自己造成无可挽回的麻烦。拿破仑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更伟大。会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是修养。不要因为一时冲动,逞一时之气,不然只能遗憾一生。</p><p class="ql-block"> 酒色财气,在古人的心目中就是祸根和毒药,后来泛指不良品德或习气,民间有很多关于酒色财气的俗语,例如“酒不护贤,色不护病”,但这只是这句俗语的前半句,说的是贤德之人饮酒之后也会酒后失德;而好色成性则容易生病。事实上这句俗语的下半句更为经典,那就是“财不护亲,气不护命”,可以称得上是老祖宗的肺腑之言,虽简单却是大道理。这些朴素的语言,今天依旧藏着深刻的哲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