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谨将此文献给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五周年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三年前,我们杨家五姊妹第一次赴河北赤城县母亲老家侯庄子,特将这次难忘的“红色寻根之旅”图文,编辑成“美篇”,与读者分享,以资纪念。</p> <p class="ql-block"> 2019年7月15日,我们五姊妹在石家庄妹妹杨锋家汇合,由大弟志明和小弟志同轮流驾车前往故乡,图为出发前合影。右起:大弟杨志明、姐姐杨冲、笔者杨志存、妹妹杨锋、小弟杨志同,外侄胡悦。</p> <p class="ql-block"> 赤城县位于北京之北,紧依燕山,燕山山脉中,矗立着巍峨的海陀山。</p><p class="ql-block"> 海陀山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北部与河北省赤城县交界处,距延庆约18公里,距北京130公里,属燕山山脉的军都山系,主峰海拔2241米,为北京第二高峰。</p><p class="ql-block"> 海陀山顶是一个长约10公里,宽500米的草甸平缓山地。大、小海坨山两峰之间,由绵长的山脊连接,起起伏伏,蜿蜒伸展。山上植被松软,林木茂密,树木生长始终保持着原始的状态,这里有着原始森林和原始次森林,在抗日战争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是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有利地带。</p><p class="ql-block"> 我们五姊妹的老家——侯庄子村就位于海坨山深处。</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平北地委、军分区曾在海陀山上领导平北军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巍巍的海陀山就是平北革命抗日根据地的一座丰碑。</p> <p class="ql-block"> 海陀山主峰下,有一块横卧的巨石,上方刻有原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 “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十个大字,下方刻着原平北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段苏权将军题写的 “大海陀”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图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段苏权将军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残酷斗争岁月里,海陀山活跃着八路军平北十团等部队,与敌人周旋、战斗,我父亲杨林所在十团的团长白乙化等一大批八路军干部、战士牺牲在平北地区。</p><p class="ql-block"> 隐藏在大海坨山深处的侯庄子村就是八路军照护、治疗伤员的基地,近一百多位伤员在这里痊愈重返部队。</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五姊妹这次“红色寻根之旅”的重头就是要去老家侯庄子,为此,小弟志同为我们作了充分准备,替每人做了一套八路军军装,制作了一条横幅:继承先烈遗志,传播红色基因,抗日堡垒村——“侯庄子”。</p><p class="ql-block"> 图为前往侯庄子出发前,五姊妹身着八路军军装留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为了给我们五姊妹去侯庄子村当好向导,时年75岁高龄的大表哥张海与50岁的大儿子玉峰,上个月得知我们将来寻根,专程开路,翻山越岭去了趟侯庄子,父子俩早上五点趁着凉快从河西村出发,九点就返回到出发地,历时四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 张海哥(图中间者)说,有近30华里山路,估计我们五姊妹来回得用六个多小时。图为从河西村出发前,海哥给我们一人准备了一根拐杖,并交待注意事项。</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五姊妹身体情况都不大理想,肯定比不上海哥和大侄儿玉峰。时年69岁姐姐杨冲、64岁小弟志同和68岁的我都有痛风的毛病,一旦发作起来,根本就走不了路。65岁大弟志明曾动了大手术,体质大不如前,67岁的妹妹杨锋一爬山腿就容易疼痛。到底能不能走回来?我们心中都没底,都有点忐忑不安。但五姊妹一致意见是,起码得咬紧牙关尝试走走,否则,了却不了此生愿望,会留下极大遗憾。</p> <p class="ql-block"> 七月盛夏,上山最忌烈日当头或是天雨霏霏,好在天公作美,恰逢阴天,真是个爬山的好日子。</p><p class="ql-block"> 河西村位于海陀山山脚下,上午8时,我们开车到山脚下,将车停在山边,分成两批登山。小弟志同、二妹夫申春清、三妹夫袁瑞和侄儿玉峰四人组成第一梯队,先行出发去做挂横幅等准备事项。</p><p class="ql-block"> 大表哥张海、我、姐姐杨冲、妹妹杨锋、大弟志明、二表妹张桂兰六人组成第二梯队尾随前进。</p> <p class="ql-block"> 去侯庄子的山路的确难行,因为侯庄子已空无一人,成了一片废墟,几十年人迹罕至,只有放羊、放牛者还偶尔走走,沿途荆棘丛生,封闭了羊肠小道,必须用拐杖拨开荆棘,才能前行。</p><p class="ql-block"> 山路再难行,也挡不住我们五姊妹寻根的决心,幸而我们都穿了长袖的八路军军装,否则,双臂都会被划得伤痕累累。</p> <p class="ql-block"> 上山前,小弟志同教会了我们打绑腿,志同说,还是母亲生前所教。我学到了绑腿诀窍,在上山途中,姐姐、妹妹、大弟的绑腿都先后松动脱落,不仅不能给力,反到成为行走累赘。呵呵,就我和小弟的绑腿完好如初,途中休息,他们几个只好重新打绑腿再上行。</p> <p class="ql-block"> 这条回故乡之路路况极差:有的路段腐叶盖过脚面,有的路段沙砾滑脚,有的碎石歪脚,有的荆棘封路……</p><p class="ql-block"> 近30华里山路要翻两座山,尤其是第一座山,坡陡而长。因为早有思想准备,开始体力充沛,爬上第一道梁后,大家都觉得并没有想像中艰难,精神抖擞拍下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站在第一座山的山顶,一种征服感油然而生,我们欢呼初步胜利。</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三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抵达老家侯庄子。</p><p class="ql-block"> 站在小山包上往下瞧,侯庄子村尽收眼底,虽然全村三户人家都只剩下断壁残垣,但我们五姊妹依然感到亲切、激动、兴奋。因为,是这里的水土孕育出我们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侯庄子村坐落在海陀山深处的一小片凹地中,背靠山包,面向山沟。姥爷家原有三间房,都是用石头垒成,房间面积都不大,房间外用石头垒成了个小院子,房屋早已坍塌。尚未全倒的是院墙,块块石头记载着昔日的艰苦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小弟志同与先抵达的亲人们已在老宅废墟上空拉起横幅,给寂静几十年的老家带来“生机”。</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姥爷赵顺(1897-1989),从9岁起就给河西村的熊寡妇、龙台山张桂芳等地主放羊、当长工,整整三十一载。</p><p class="ql-block"> 姥爷兄弟五个,他排行第五,人们都叫他“五羊倌”,姥爷直到抗战爆发前才回到侯庄子自己家。</p><p class="ql-block"> 1938年,八路军刚转战到大海陀山区,途经侯庄子村,老乡们害怕都跑光了。战士们见姥爷在山上放羊,对他说:“想找点水喝。”姥爷便从家里挑出一担水,战士们喝了水执意付铜子(当时的硬币),后来又要买粮吃饭,姥爷就把战士们领到自家长着玉米和山药的地里,战士们掰了玉米,挖了山药,煮了两锅充饥,打了欠条放进墙洞,说以后回来凭条付款。后来,老百姓听说来了这样纪律严明的队伍,跑了的群众都回来了,主动给八路军送水送粮,部队全都坚持付钱。</p><p class="ql-block"> 1943年12月,经过考验的姥爷经平北行署专员张孟旭介绍,地委书记段苏权批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姥姥1934年就因病去世了,姥爷既当爹又当妈,把子女拉扯大。姥爷把长子赵尚文送到部队,让媳妇张秀英担任抗日妇女救国会的工作,带领大女儿我们的母亲赵玉珍、二女儿赵玉英、小女儿赵玉娥看护八路军伤员,姥爷家也成为了抗战的堡垒户,先后在侯庄子护理、治疗好伤病员近100人。</p> <p class="ql-block"> 图为在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内,以姥爷拥军事迹制作的雕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侯庄子姥爷家经常有八路军伤员养伤,姥爷、妈妈及几个姨妈都给伤员换药、喂水喂饭、端屎倒尿。伤员多时,伤员睡炕,家人都睡灶台旁的地下。有位十五、六岁的八路军小伤员头部负伤,送到侯庄子时已经感染,头部肿的像篮球大,发绿发亮,痛的忍不住只叫唤,由于没有药品,只能用盐水清洗伤口,后来这个小战士活活痛死了。还有一位战士,大腿负伤,伤口化脓后生了蛆,妈妈用小树棍一个一个从腐肉中往外夹蛆。另外一位战士腹部中弹,伤及肾脏,无法排尿,全身浮肿,姥爷亲自用嘴帮战士吸小便......。</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亲眼目睹姥爷家总共不到20平米三间房的残垣断壁,很难相信就是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姥爷带领家人省吃俭用,救护了近百名八路军伤员。</p> <p class="ql-block"> 图为我们的舅妈张秀英(1924-1943)。</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舅妈担任侯庄子村妇女救国会主任,1940年加入共产党,是赤城县第一位女共产党员,1941年舅妈与姥爷一起送舅舅赵尚文参加八路军,舅舅在对日作战时壮烈牺牲,舅妈1943年夏因感染霍乱病逝。</p> <p class="ql-block"> 母亲赵玉珍1922年出生在侯庄子,1943年参加革命,除了协助姥爷照护八路军伤员外,还在当地担任妇女抗日救国会的领导工作。</p> <p class="ql-block"> 父亲杨林,1938年参加革命,随共产党领导的冀东暴动队伍转移到平北,担任八路军平北十团的宣传股长,之后担任赤城县委书记,在侯庄子一带与母亲并肩对敌斗争。</p> <p class="ql-block"> 图为二姨妈赵玉英(1924-1964)的画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母亲任赤城县妇联副主任时,有一天,有位年轻的部队护士带来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起名张瑞,说是自己随部队行动不方便,请妇联找位可靠的人家代养,并称这是一位部队首长的小孩,一定要照顾好,待局势稳定了再来认领。那时,碰巧我二姨妈赵玉英生了个男孩刚夭折,正好在哺乳期,母亲与姥爷商量后,就把婴儿交给二姨妈赵玉英喂养。二姨妈把非亲生的二表哥张瑞抚养成人,谁知张瑞的生母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其生父竟然是一位开国上将,母亲去世前报告了党组织,张瑞与生父最终团圆,留下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 老姨妈赵玉娥(原名赵敏,1929-2019),她在侯庄子学会了护理伤病员,由我母亲介绍参加了革命,在平北十团卫生队救护伤病员,十团扩编为第48军143师,老姨便在该师卫生队任司药。1948年与卫生队队长张景丽结为夫妻。</p><p class="ql-block"> 1942年,老姨妈才13岁,就跟着姥爷、母亲、二姨妈看护伤员,老姨妈非常能干,包扎伤口特别细心,时任赤城县妇联主任的石坚就介绍老姨妈到红石洼八路军的救护站学习,集中的收治重伤员,实际上,老姨妈1942年就已经参加了八路军。 </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敌人扫荡,距离红石洼救护站不远了,老姨妈就把伤员一个一个搀扶着,背着,藏到山洞里。老姨妈自己藏在一个草堆里,鬼子没有发现她。老姨妈从草堆缝里往外看,日寇押着一位被俘区干部,让他指认怎么找到伤员,这个区干部特别英勇,一句话不说,当时就被敌人五花大绑,鬼子气急了,就用刺刀在他身上一点儿一点儿的划,老姨妈看着不敢吱声,很多人藏在山洞里或者草丛里,都亲眼看到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被鬼子用刺刀活活刮死了。老姨妈生前每当回忆起此事,心灵都感到强烈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 老姨父张景丽(1925—2004),是平北十团战士,1948年任48军143师卫生队长。</p><p class="ql-block"> 老姨父与姥爷属于“不骂不相识”。因老姨父在十团负责药品运送,姥爷在侯庄子负责接收。有一次,天快下雨了,姨父通知姥爷派人来接受药品,姥爷说没有人手,姨父说药品要淋了雨就没用了,俩人为这事发生口角,为了工作争得面红耳赤。</p><p class="ql-block"> 幸而那时老姨父还没与老姨谈恋爱,否则就不知道是啥状况喽。</p> <p class="ql-block">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母亲(二排右四)和老姨妈(前排左二)在家乡留下的唯一影像。</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五姊妹认真听取大表哥张海介绍姥爷参加革命的过程和侯庄子的变迁。我一边听讲述,一边想,八路军与老百姓真是鱼水情深啊,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力量的确来自广大人民群众。</p> <p class="ql-block"> 为了躲避日伪军的扫荡,姥爷和亲人们就把八路军伤病员藏在离家不远,如图的这个地窖里,用青草和荆棘遮盖掩护。</p> <p class="ql-block"> 作为八路军的后代,身着八路军军装在老宅前留影,有特殊意义,我们顿时感觉八路军的英气漫上周身。</p> <p class="ql-block"> 姥爷去世后,一半骨灰存放在张家口市察哈尔烈士陵园,一半埋在侯庄子故土。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来故乡实现最重要的一环:祭扫姥爷墓地。</p><p class="ql-block"> 姥爷墓地在距老宅不远的一块小平地上,离旧居大约八百米,下一条沟再上小山坡便是。墓地选在两棵树之间,虽然没有墓碑,亲人却很容易辨认。</p><p class="ql-block"> 姥爷的十位后人肃立在墓前,我代表亲戚们抒发了此刻的心情,大家向姥爷三鞠躬,表达了敬意和怀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家乡不仅是孕育出我们五姊妹的故土,更是是我诸多亲人前辈们战斗过的热土。姥爷在天之灵,看到后辈们茁壮成长,对先辈如此敬仰,一定非常欣慰。</p> <p class="ql-block"> 河西村的亲戚在老宅前列队合影:左起:三妹夫袁瑞、二表妹张桂兰、大表哥张海、二妹夫申春清、表侄张玉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表妹夫袁瑞发出感言——</p><p class="ql-block"> 手机航拍一拍完,当年八路映眼前。千米高山涌山泉,万米天际云舒卷。保垒村落皆入镜,抗战至今一瞬间。为拍侯庄找利地,不怕日晒头顶天。候庄旧址景拍全,海陀一目尽了然。当年八路回来啦,激励后人永向前。名成功就不忘本,镜头多把海陀恋。寻根来拍故乡源,不怕辛劳爬山间。海陀全貌景拍尽,不惧酷暑恶劣天。寻根一路景色靓,白河湾美绿如蓝。处处尽显家乡美,方寸之间故乡赞。</p> <p class="ql-block"> 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归途中,骄阳露脸,烘烤着我们不说,那一步一颠的疲劳感觉让我非常难受,突然引起了左腿腿筋疼痛,我开始掉队了。</p> <p class="ql-block"> 姐姐、大弟志明、妹妹等早就把我和小弟志同抛得老远。好在我们有海哥哥和二妹子紧跟照护,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终于在山顶看到了河西村。</p> <p class="ql-block"> 亲人们俯瞰河西村,举起拐杖欢呼!</p><p class="ql-block"> 所带的水早已喝光光,我一个人就喝了五瓶,化成一身老汗不停地冒。我不得不走一会,歇一会,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好在二表妹桂兰一路搀扶我,我才好歹下了山。</p><p class="ql-block"> 到了河西村,打开微信运动一看,好家伙!走了22266步,创造出我微信运动一天步行最高纪录,至今都未打破。</p> <p class="ql-block"> 老姨妈的二女儿、在邢台的表妹小明感言:你们姊妹五人带着伤痛,以惊人的毅力翻山越岭,专程到为抗战做出贡献的姥爷墓前,鞠躬敬拜,缅怀先辈,传播红色基因,非常令人感动,姥爷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小明感言:</p><p class="ql-block"> 日寇侵华怒火烧,父辈救国抗战鏖。姥爷掩护八路军,救治伤员立功劳。激励晚辈看今朝,大姨儿女打背包,重走先辈革命路,祭奠英灵忠魂绕。二姨子孙把手招,寻根之愿皆自豪,敬仰祖辈到侯庄,红色之旅步步高。三十里路路迢迢,亲情浓意享到老,牢记初心不忘本,精神财富是法宝。胜利吹响冲锋号,了却心愿话滔滔,祖国山河遍地红,海坨儿女欢颜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末了,朋友们若对我的文章感兴趣,欢迎来美篇我的专栏做客,登录美篇,搜索智慧丛生(美篇号806427),即可详细阅读,恭候您的光临。谢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杨志存</p><p class="ql-block">题头视频制作:杨志同</p><p class="ql-block">摄影:杨冲、杨锋、杨志明、杨志同</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29日</p> <p class="ql-block"> 附5个视频,欢迎有兴趣的读者朋友观赏。</p> <p class="ql-block">“红色寻根之旅”题头视频</p> <p class="ql-block">亲人们去侯庄子路上发出感言</p> <p class="ql-block">张海哥介绍姥爷参加革命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亲人们在侯庄子老家旧址视频</p> <p class="ql-block">在侯庄子祭拜姥爷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