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p><p class="ql-block">他们是丰碑,向先烈致敬!</p> <p class="ql-block"><b> 综合报道:7月26日上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5个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徐州市经开区大黄山街道鹰之歌合唱团全体成员参加公祭活动,瞻仰了淮海战役烈士陵园。</b></p> <p class="ql-block"> 上午9时许,在徐州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徐州市春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徐州市经开区大黄山街道鹰之歌合唱团的孩子们,胸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高举红旗,整齐有序地进入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队员们列队站在巍巍纪念塔前,向烈士默哀行礼。徐州市春慈社工理事长李坚强、监事长赵杰、新闻部部长吕继传、志愿者部部长时善文向烈士敬献了花篮和花圈,少先队员重温了入队誓词。“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稚嫩嘹亮的童声在烈士陵园上空回荡,深切表达团员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烈士的崇敬以及努力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 祭奠仪式由徐州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妇联主席、春慈社工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冯艳春主持,李坚强理事长、赵杰监事长分别讲话,勉励团员们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珍惜大好年华,自觉肩负起时代的重任。</p> <p class="ql-block"> 徐州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徐州市春慈社工发展中心理事长李坚强讲话。</p> <p class="ql-block"> 徐州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徐州市春慈社工发展中心监事长赵杰讲话。</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运河支队后人刘景文向团员们讲述了抗日战争中,运河支队军民一心,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在枣庄弯槐树村保卫战中,刘世卿全家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孩子们接受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伟大壮举,深刻认识到,只有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进,才是对英烈最好的祭奠。</p> <p class="ql-block">一塔巍巍矗淮海,凤凰山下翠青柏。</p><p class="ql-block">今日少年来凭吊,革命精神传承载。</p><p class="ql-block">烈士面前宣誓言,纪念馆中聆讲解。</p><p class="ql-block">中国有梦能实现,多少忠骨青山埋?</p><p class="ql-block">牢记历史永铭鉴,继往无前开未来。</p><p class="ql-block"> ——逍遥</p> <p class="ql-block"> 公祭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聆听了讲解员的激情讲解。</p> <p class="ql-block"> 团员们纷纷表示,要传承革命精神,珍惜美好时光,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做时代新人,为将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团员代表郭政洋激动地说:“今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我能参加这个活动,感觉非常有意义,这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学习,致力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四有’新人。请先烈们放心,我们一定要继承你们的遗志,时刻准备着,强国有我!”</p> <p class="ql-block"> 徐州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沈广松、书画专委会主任张彬、徐州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妇联副主席、春慈社工项目部部长郎海霞郎海霞、书画专委会秘书长魏薇、鹰之歌合唱团专业课老师闫晗、运河支队后人陈文英,全国文明旅游推广形象大使、非遗剪纸传承人解红,爱心志愿者王桂祥、张世武两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徐州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克华,国家级摄影师罗书平全程拍摄。</p> <p class="ql-block">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一场特别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很快结束,但是,爱国主义精神早已在每一位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后,国民党黄百韬兵团逃跑,解放军各部队奉命分头追击。9纵队27师79团追击敌人到沂河时,被拦住了道路。战士们迅速地下河将两条梯子挂好,当作浮桥。但浮桥没有桥腿,无法让部队通过,而对岸的敌人已经开始逃跑。这时,副排长范学福一个箭步跳进河里:“同志们下来扛着!”2连3班的战士们在班长马选云的带领下,纷纷跳进激流里,两人一组,用身体做桥桩,架起了浮桥。10名战士在冰冷的河中用肩膀托起木板,架起了浮桥。部队飞快上桥,古七八个全副武装的战士同时在桥上奔跑。桥身突然一歪,四五个战士掉下河。这时,有人一声大喊:“拉开距离过桥!”部队分散通过,桥又稳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过了一会儿,脚步声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是机枪连的战友们过来了。他们觉得机枪太沉,怕桥下的同志们顶不住,有人说:“走,趟过河去。”桥头的孙书贤顿时急了:“快过吧,同志,打仗还心软什么!”堰头镇后面的枪炮声越来越响,部队已和敌人接上了火了。冻得嘴唇发乌的架桥勇士们仍然紧咬着嘴唇支撑着。部队顺利过河,全歼了敌人两个团。1948年11月26日,新华社随军记者黎明在《大众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十人桥》的通讯,使“十人桥”的英雄事迹蜚声全国。2连3班英勇被授予“河上勇士”的光荣称号。当年的英雄之师,今天依然保留着十人一班的编制,并一直沿用“十人桥班”的班名。</p> <p class="ql-block"> 这场景,被永恒地镌刻在淮海战役纪念塔的浮雕中;这故事,被编入新中国小学的教科书中;这精神,被牢记在共和国的卫士和人民的心中。而今,血肉之桥早已变成漂亮的石桥,但支撑桥身的十根粗壮的石柱,仍像当年的十位勇士一样屹立挺拔。潺潺不绝的清清流水,生生不息的苍苍蒹葭,向人们讲述那惊心动魄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著名书法家沈广松为本次活动题写书法作品《军威浩荡》。</p> <p class="ql-block">著名书法家、徐州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书画艺委会主任张彬为本次活动题写《青山绿水留浩气,苍松翠柏慰英灵》。</p> <p class="ql-block">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中国民协会员、江苏省美术工艺师、全国文明旅游推广大使、作家解红(笔名:鹰击长空)为本次活动创作剪纸作品《壮士出征》。</p> <p class="ql-block"> 所有的团员们都纷纷表示,要传承革命精神,珍惜美好时光,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做时代新人,为将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文稿:冯艳春</p><p class="ql-block">摄影:李克华</p><p class="ql-block"> 罗书平</p><p class="ql-block">编辑:李克华 </p><p class="ql-block">监制:李坚强</p><p class="ql-block">徐州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p><p class="ql-block">徐州市春慈社工发展中心</p><p class="ql-block">/联合出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