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发表后,毛主席曾给出评价:丁玲是个好同志,2022年7月28日

葛万军

<p class="ql-block">“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p><p class="ql-block">这首《临江仙》词,是毛主席赠送给丁玲的。在毛主席众多文化人朋友中,湖南女作家丁玲可以算得上是毛主席欣赏、器重的文艺家之一。</p><p class="ql-block">丁玲和毛主席在延安的一孔窑洞里相识,此后的星移斗转,风雨沧桑,他们建立了远较文艺界其他人为久,为深的友谊。</p><p class="ql-block">甚至,与毛主席的交往,影响了丁玲的后半生。</p><p class="ql-block">丁玲回忆和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这是我有生以来,也是一生中最幸福最光荣的时刻吧!”</p><p class="ql-block">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出生在湖南临澧的一个没落封建世家。她幼年丧父,和母亲辗转多地读书。因为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让丁玲产生了强烈的反封建意识。</p><p class="ql-block">1923年夏天,丁玲结识了著名共产党人瞿秋白,并通过瞿秋白的介绍,进入了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p><p class="ql-block">1924年,20岁丁玲离开上海,来到北京,开始了她的创作生涯。1930年,丁玲参加了以鲁迅为旗帜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在这一时期,丁玲运用革命现实主义的手法,正面描写了阶级斗争的现实,先后发表了《田家冲》,《水》,《夜会》等文章,轰动一时。</p><p class="ql-block">然而,正当丁玲思想、艺术日趋成熟的时候,1933年5月14日,丁玲和潘汉年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组织得到消息后,立即展开营救,但丁玲却被秘密押往南京。</p><p class="ql-block">1936年9月,通过党组织的营救,丁玲终于逃离南京,回到上海,并在冯雪峰的安排下,前往西安。</p><p class="ql-block">这次的西安之旅,改变了丁玲的一生,她和毛主席的交往,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的。</p> <p class="ql-block">1936年的冬天,丁玲到达陕北,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对她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为了迎接这个远道而来的赤子,在一间大窑洞里,中宣部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又隆重的欢迎晚会。</p><p class="ql-block">当时在保安的中共领导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等都被邀集而至。在热烈的气氛中,一对湖南老乡见面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亲切地和丁玲握手,并告诉丁玲说:“我读过你的几篇作品,很欣赏你的文笔,你的那篇《不是情书》写得很好。”</p><p class="ql-block">毛主席那低沉,略带磁性的嗓音,听起来是格外的亲切,让丁玲原有的一丝不安与拘谨都消失了。</p><p class="ql-block">那次见面,给丁玲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直到后来她回忆起这件事,都会说:“这是我有生以来,也是一生中最幸福最光荣的时刻吧!”</p><p class="ql-block">为了解决丁玲初到延安时的陌生感,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毛主席专程到丁玲住的大院看望丁玲。也许是这几天的余兴未消,他们的谈话非常投机,现场的气氛也十分和谐。</p><p class="ql-block">对于丁玲的到来,毛主席是寄予厚望的。比如在保安的几次晤谈中,毛主席都特别征询了丁玲对革命根据地的文艺创作和文化建设方面的意见。</p><p class="ql-block">当丁玲提出建立文艺俱乐部以组织苏区文艺运动的基本队伍时,毛主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建议正式成立文艺团体。</p> <p class="ql-block">1936年11月22日,成立大会召开,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在大会上,毛主席提议,将该文艺团体定名为“中国文艺协会”。</p><p class="ql-block">次日,文艺协会举行了第一次干事会,丁玲以她的才气和名气当选为主任,负责苏区第一个文艺团体的工作。</p><p class="ql-block">当时,陕北苏区的文协作家们,大多肩负着一些其他的实际工作,但中央打算安排丁玲在宣传部静心写作,可丁玲不同意,她找到毛主席。</p><p class="ql-block">毛主席问丁玲:“你打算做什么呢?”</p><p class="ql-block">丁玲心中早有想法,她回答地非常干脆:“我想当红军!”</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听后一愣,并表示支持:“好呀,还赶得上,可能还有最后一仗,你跟着杨尚昆他们领导的前方总政治部上前线去吧!”</p><p class="ql-block">得到毛主席的首肯后,丁玲激动地要跳起来,她高兴地说:“上前线,当红军咯。”</p><p class="ql-block">就这样,丁玲在保安住了12天。1936年11月23日,她这个从上海走出的女作家,便以一个红军战士的身份,上了陇东前线。</p><p class="ql-block">在前线,丁玲接触了许多红军战士以及彭德怀、左权、贺龙等红军的高级将领。新的人物、新的生活激发了丁玲的创作热情,她倚在马背上,写下了《到前线去》、《彭德怀速写》等战地散文。</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在庆阳,红一军团的驻地,丁玲收到了毛主席用电报发来的赞词《临江仙》,其中一句“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是对丁玲的高度赞扬。</p><p class="ql-block">1937年1月,丁玲再次回到延安,毛主席非常高兴,要亲自向她宣布任职命令:任命丁玲为中央红军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p><p class="ql-block">对于这一任命,丁玲感到颇为意外,她此时的心境是复杂的。虽说当红军的愿望实现了,但丁玲最初的设想,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做一名随军的战地记者,而不是从事她全然不知,也难以适应的行政工作。</p><p class="ql-block">当时丁玲问毛主席:“当主任,我能行吗?”</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用坚定的眼神鼓励丁玲,他确定地说:“你能行!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学,一切都可以学会的。”</p><p class="ql-block">丁玲听到后还是面露难色,她犹豫地说:“我是愿意学的,到陕北来,什么都要学,可让我当领导……”</p><p class="ql-block">还没等丁玲把话说完,毛主席便提高声音地说:“其实当领导也不难,只要钻进去,什么都好办!”</p><p class="ql-block">最后,丁玲被毛主席说服,成为了中央红军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p><p class="ql-block">对于这段生活,丁玲在后来的回忆中说:“我在政治处当副主任,那里的团长、政委都与我朝夕相处,我至今仍然记得他们的音容相貌,这一个月的经验,在我以后的工作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丁玲从事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工作,毛主席表示极大的关心:“凡国关于丁玲的报道,我都要看看。”</p><p class="ql-block">初到延安的这段日子,丁玲好几次来到凤凰山毛主席的住处,向他请教工作和学习上的问题。也正是从这时起,丁玲开始了初步了解毛主席正在形成的文艺观,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p class="ql-block">那时候,他们谈论中国古典文学,谈李白、谈李商隐,还会谈谈小说,比如《红楼梦》。在和毛主席的交谈中,丁玲不止一次感到自己的文学底子太薄,所以她成为了那个倾听的对象。</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高潮。</p><p class="ql-block">7月23日,毛主席在抗大的草坪上做了报告,希望更多的同志能走出延安,不管是去前方还是后方,把中国弄好来。</p><p class="ql-block">当时,从8月3日开始,大批人员从延安陆续出发,开赴抗日前线。正在抗大学习的丁玲,也不肯坐守后方,她和文协的吴奚如商量,准备组织一个战地记者团,到前线去参加工作,为抗日贡献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由于想要参加的人太多,后来该团扩大为“西北战地服务团”。丁玲和吴奚如被正式任命为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正、副主任。</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很高兴,赞扬了丁玲组建西北战地服务团之举。在筹建的过程中,毛主席十几次找丁玲谈话,做这个老乡的工作。</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你这个工作很重要,对你也很好,到前方不仅可以接触部队,还可以接近群众。”</p><p class="ql-block">丁玲深深地被毛主席的话所感动,成立“西北战地服务团”的那天,她在日记中写道:“当一个伟大的任务站在你面前时,应该忘记自己的渺小。”</p> <p class="ql-block">丁玲从事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工作,毛主席表示极大的关心:“凡国关于丁玲的报道,我都要看看。”</p><p class="ql-block">初到延安的这段日子,丁玲好几次来到凤凰山毛主席的住处,向他请教工作和学习上的问题。也正是从这时起,丁玲开始了初步了解毛主席正在形成的文艺观,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p class="ql-block">那时候,他们谈论中国古典文学,谈李白、谈李商隐,还会谈谈小说,比如《红楼梦》。在和毛主席的交谈中,丁玲不止一次感到自己的文学底子太薄,所以她成为了那个倾听的对象。</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高潮。</p><p class="ql-block">7月23日,毛主席在抗大的草坪上做了报告,希望更多的同志能走出延安,不管是去前方还是后方,把中国弄好来。</p><p class="ql-block">当时,从8月3日开始,大批人员从延安陆续出发,开赴抗日前线。正在抗大学习的丁玲,也不肯坐守后方,她和文协的吴奚如商量,准备组织一个战地记者团,到前线去参加工作,为抗日贡献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由于想要参加的人太多,后来该团扩大为“西北战地服务团”。丁玲和吴奚如被正式任命为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正、副主任。</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很高兴,赞扬了丁玲组建西北战地服务团之举。在筹建的过程中,毛主席十几次找丁玲谈话,做这个老乡的工作。</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你这个工作很重要,对你也很好,到前方不仅可以接触部队,还可以接近群众。”</p><p class="ql-block">丁玲深深地被毛主席的话所感动,成立“西北战地服务团”的那天,她在日记中写道:“当一个伟大的任务站在你面前时,应该忘记自己的渺小。”</p><p class="ql-block">“西北战地服务团”出发前,在延安举行了汇报演出。当时,丁玲在诗人张天虚的新剧《王老爷》中,扮演了一个八路军的工作人员。当她刚好上场的时候,毛主席来了。</p><p class="ql-block">那时候,领导同志来看戏如果来晚了,都习惯从后台进来,从前台跳下去就坐。</p><p class="ql-block">“西北战地服务团”为了立新风,建立舞台秩序,规定演出进行中,谁也不能从台口上下,以免影响观众。</p><p class="ql-block">迟到的毛主席笑着遵循这一“规定”,决定闭幕时再到前台去。当他听到丁玲在台上讲话和台下的笑声时,忍不住走到台前一角,从侧幕缝隙静静地望着台前。</p><p class="ql-block">丁玲说台词,湖南口音很重,毛主席就这样看着她“本色出演”,喜滋滋地轻声说:“这个丁玲哇,这个丁玲……”</p><p class="ql-block">表演结束后,毛主席来到台前,极有兴趣地对丁玲说:“节目可以,就这样搞下去。”</p><p class="ql-block">得到毛主席的夸奖,丁玲变得越来越有信心,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8月15日,延安各界举行了欢送会,欢送“西北战地服务团”奔赴前线抗战,毛主席为此亲自致词勉励:“你们要用纸和笔,与日军打仗。军队用枪和日军打,我们从文的反面,从武的方面夹攻日本帝国主义,使日寇在我们面前就此覆灭。”</p><p class="ql-block">9月22日,“西北战地服务团”在丁玲的带领下,从延安出发,10月1日东渡黄河到达山西,1938年又奔赴国统区陕西潼关、西安等地进行宣传演出,共活动了4个半月。</p><p class="ql-block">自从“西北战地服务团”远征以来,丁玲的名字也受到了中外记者,新闻界的广泛关注,有关丁玲的报道也逐渐出现在各大报纸上。</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丁玲的每一篇报道,只要能找到,他都会一一细读,并嘱咐秘书:“凡国统区和国外报刊关于丁玲的报道,都给我找来,如果是外文的,请翻译帮我翻译一下,我都要看看。”</p><p class="ql-block">1938年春天,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西北战地服务团”返回延安。此时,萧军、徐懋庸等著名的作家也相继从国统区来到延安。</p><p class="ql-block">于是,毛主席为这些从国统区来的作家和前线回来的丁玲,召开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会。在晚宴上,毛主席让丁玲和自己坐在一桌,仔细询问她服务团的工作情况。</p><p class="ql-block">丁玲,不仅是为“鲁总司令”(毛主席语,指鲁迅先生)所看中、推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左翼文坛健将,现代中国女作家的首笔,同时也是毛主席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后,在陕北革命根据地迎来的第一个笔杆子。</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丁玲是个好同志,有机会当上几年县委书记,那就更好了。”</p><p class="ql-block">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丁玲苦思冥想:如何在文艺创作中体现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恰巧这时胡乔木来了,转达了毛主席的意见。</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你去工农兵中去吧!可以多写些通讯报道,多写些短文章。”</p><p class="ql-block">同年7月,为纪念抗战五周年,朱德约丁玲到总司令部所在地桃林去看电报。两天过去后,丁玲完成了一篇试笔作《十八个》。</p><p class="ql-block">1944年,丁玲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到解放区农民和战士的生活中去,她连续写下了《二十把板斧》、《田保霖》、《一二九师与晋冀鲁豫边区》、《老婆疙瘩》等一系列散文特写。</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知道后很是欣慰,尤其是在看完《田保霖》之后,毛主席还给丁玲写了一封信。</p><p class="ql-block">丁玲阅信后感到疑惑:这篇文章我一点也不觉得好,一点也不满意,可却得到了最大的鼓舞。</p><p class="ql-block">于是在当天傍晚,丁玲和欧阳山如约来到毛主席枣园住处聚谈。毛主席留他们吃晚饭,席间对丁玲的新作仍赞不绝口:“我一口气读完《田保霖》,很高兴,这是你写工农兵的开始,希望你继续写下去,为你走上新的文学道路而庆祝。”</p><p class="ql-block">后来,毛主席在高干会议上,也提到了《田保霖》和丁玲,说丁玲到工农兵中去,写的《田保霖》很好,作家应该到群众中去,能写好的文章。</p><p class="ql-block">“写工农兵”,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出现的新概念,它的意义并不止于题材上“写工农兵”的生活,更主要的是歌颂他们的新生活。</p> <p class="ql-block">丁玲自己很清楚,从艺术的角度上讲,《田保霖》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作品,其成功与其说是在艺术技巧上,倒不如说是在思想内容和社会效益方面。</p><p class="ql-block">因此,她把《田保霖》看作“只是一点点萌芽”。而对毛主席的夸奖,丁玲心领神会。</p><p class="ql-block">俗话说,有了开端就会有结果,丁玲不愧是一名文艺界的精英,她牢牢抓住这点萌芽,把它作为新的生长点,有意识培养这种“新写作作风”,后来经过不断刻苦努力,她写出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样优秀的小说。</p><p class="ql-block">1948年6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脱稿问世,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p><p class="ql-block">作为解放区的文艺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于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艺奖。这部作品,也为丁玲在国内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p><p class="ql-block">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地点位于西柏坡,毛主席等人要到树林散步,还请了胡乔木、萧三、艾思奇等同志。毛主席坐了一会儿,却见胡乔木、萧三、艾思奇等人没有坐,而走到一边。</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好奇地问甘露:“他们几个在干什么呀?”</p><p class="ql-block">甘露连忙过去问:“主席问你们干什么呢?怎么不来陪主席呀?”</p><p class="ql-block">他们说:“我们在谈丁玲写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意见。”甘露回来后把他们的话给毛主席说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边听,一边抽烟,想了一会儿说:“丁玲是个好同志,就是少一点基层锻炼,有机会当上几年县委书记,那就好了。”</p><p class="ql-block">不久,丁玲也到了西柏坡。甘露把那天毛主席讲的话告诉丁玲,丁玲听后很高兴,也很激动。毛主席对她的评价,她心里是完全有数的。</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丁玲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织书记、副主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同时,还主持了《文艺报》、《人民文学》的编辑工作。</p><p class="ql-block">此时,毛主席在日理万机中,仍然不忘丁玲,惦记着丁玲。</p><p class="ql-block">1951年的夏天,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颐和园小游,当他听说丁玲就在院内写作时,立刻要到丁玲的住处的去看她。</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下午三时左右,一个警卫员同志跑到山上来问丁玲是否住在这里,并说“有一位首长要来看丁玲。”</p><p class="ql-block">大家都想不到是哪位首长要来。当时丁玲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回城。过了一会儿,只见罗瑞卿同志陪毛主席来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沿着山坡拾阶而上,有点气喘,他穿着的黄色衬衫都被汗浸湿了。陈明(丁玲的丈夫)看见后,立即跑下山去,扶着毛主席慢步上来。</p><p class="ql-block">在住处,丁玲拉着毛主席的手在廊前的木椅上做了下来,因为随毛主席上来的人不少,陈明就吩咐警卫员去买两个大西瓜,给大家解解暑。</p><p class="ql-block">西瓜买来后,毛主席、罗瑞卿等同志和丁玲一边吃西瓜,一边聊天,互相问候。大家谈得非常开心,真像一家人团叙。</p> <p class="ql-block">休息了一会儿,警卫员跑了过来,说游船准备好了,丁玲这才送别毛主席去昆明湖划船去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平时工作忙,很少出来游玩,这天是星期天,他到昆明湖散散心,还抽时间爬山看望丁玲,可见他对丁玲,对知识分子的重视。</p><p class="ql-block">晚年的丁玲,仍不忘创作,她不顾自己80岁的高龄,花费大量精力和实践,写出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续篇,名为《在严寒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这部续篇,她原本打算写30万字,但因为年纪大了,精力是在有限,就不得不修改计划,压缩为20万字。</p><p class="ql-block">提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便会想起毛主席,她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去年我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再版前言中写道,我写书像一个战士喊着毛主席冲向战场,毛主席是伟大的。”</p> <p class="ql-block">1986年3月4日傍晚,新华社播放了一则消息:“在国内享有盛誉的当代著名作家丁玲,走完了她82年的生活道路,今天上午10时45分,在北京协和医院告别了人生。”</p><p class="ql-block">丁玲走了,带着她对毛主席一如既往,内心充满崇敬和敬仰的心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