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美丽的新疆之旅(十二)

芨芨草

<p class="ql-block">在大美新疆最后两天的行程就是两个景点:坎儿井和天山天池。</p> <p class="ql-block">前天住宿在“坎儿井”民俗园宾馆。第二天起床吃过早餐就参观了“坎儿井”。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p>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br> <p class="ql-block">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吐鲁番市郊五道林坎儿井、五星乡坎儿井,可供参观游览。 坎儿井的名称,新疆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伊朗波斯语称为“坎纳孜”。苏联俄语称为“坎亚力孜”。从语音上来看,彼此虽有区分,但差别不大。</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酷热少雨,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但吐鲁番盆地北有博格达山,西有喀拉乌成山,每当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渗入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p><p class="ql-block"><br></p> 坎儿井是干旱荒漠地区,利用开发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可以自流地将地下水引导至地面,进行灌溉和生活用水的无动力吸水设施。坎儿井在吐鲁番盆地历史悠久,分布很广。长期以来是吐鲁番各族人民进行农牧业生产和人畜饮水的主要水源之一。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自流引用,不需动力,地下引水蒸发损失、风沙危害少,施工工具简单,技术要求不高,管理费用低,便于个体农户分散经营,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p class="ql-block">坎儿井是中华文明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盛弘之《荆州记》中记述:“隋郡北界有厉乡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神龙所生林西有两重堑,内有周围一顷二十亩地,中有九井,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汲一井则众井水动,即以此为神农社,年常祠之。”九井自穿相通,一井牵动众井,这与地下暗渠相通的坎儿井结构相同。神农是我国农业和医药发明的传说人物,把穿井与他联系再一起,可见“坎儿井”历史悠久。</p> <div>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云:“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舜穿井时,就挖了一条从旁出的“匿空”(地道),这与坎儿井的挖掘方法极其相似。如果:“匿空”为水平地道,就是坎儿井,这是公元前21世纪的史迹,比传说波斯于公元前8世纪有坎井,要早1000多年。</div> <p class="ql-block">坎儿井附近长势旺盛的葡萄园,可以供游客休闲、品尝鲜美可口的葡萄。</p> <p class="ql-block">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风景区总面积达16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548平方公里),以天池为中心,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山、东至大东沟,有完整的4个垂直自然景观带。</p><p class="ql-block">2013年,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6月,天山天池的西王母神话列入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中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2016年,荣登“十一”假日旅游红榜,被国家旅游局评为“旅游秩序最佳景区”。主要景点有小天池、定海神针、灯杆山、天池北坡游览区、醴泉洞等等。</p> 天池古称“瑶池”,唐太宗时曾在博格达峰下设立过“瑶池都护府”;“天池”大约出现在不到两百年前可能是取天镜、神池两词各一字合成的,曾名海子、龙潭、瑶池、神池等;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新疆都统明亮曾到博格达山、天池勘察地形,开石引水。 关于“天池”的成因众说纷纭,有冰川形成说、断陷形成说、崩塌形成说、泥石流形成说等,池水主要由降水、融雪水组成,其次是少量地下水补充;大天池酷似一个头南身北的葫芦,其南段的三工河就是葫芦的把。传说这里原是天上仙女的游泳池,后被黑龙霸占成为其巢穴,又传说是西王母沐浴梳洗的地方,名“天镜”,又称为“梳洗涧”、“浴仙盆”、“天镜浮空”。环境幽静,水清透底,池水深幽莫测,池周松柏茂密苍翠,景色静美。<br> 据《穆天子传》卷三记载:公元前989年,周穆王姬满驾车西游在天山瑶池受到西王母设宴款待(“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公元前十世纪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的这一神话传说,激发了古代许多文人墨客的遐想,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至东汉末年道教兴起,道徒们将西王母尊为道门天界之首,供奉膜拜,天池娘娘庙曾经规模宏大,香火鼎盛,至1932年毁于战火。1999年,在原娘娘庙遗址上重新修建。 公元1219年,道教全真派首领长春真人邱处机应元太祖成吉思汗诏命率弟子西行,他一路讲经布道、修寺建观,到阜康时登临了天山瑶池和博格达峰,之后写下《宿轮台东南望阴山》一诗:“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岩深可避刀兵害,水众能滋稼穑干。名镇北方为第一,无人写向画图看。”并亲率弟子在天池西岸台地上修建道观铁瓦寺。清代乾隆、光绪年间,天池道教达到鼎盛时期,铁瓦寺成为新疆道教的中心。天池铁瓦寺在历史上三建三毁,筹划在原址处再修。<br> <p class="ql-block">看到如此美丽的天池,蓝玻璃、蓝水晶一样的湖水,我很想坐游船巡视一遍,而同伴们都走在前面了,我不能掉队,影响整个队伍的行程。非常遗憾,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p> 湖泊环抱在群峰峡谷之中,两侧峰峦峻峭林立,中央湖水清澈秀丽,森林、草被、繁花围绕,湖水冰凉清澈。天池周围的树木多为雪岭云杉,整齐雄伟,挺拔俊秀,雍容壮观,树型似塔,干紫红、叶翠绿,无论是炎炎盛夏还是冽冽寒冬,它都翠绿欲滴。云杉属浅根系树种,它的侧根系较发达,根长是树干的3倍,由于它的根系蔓延交织,盘根错节,所以可以聚拢散碎的细沙,对防风固沙有特殊效果。云杉种生长在海拔1500-2700米之间,已有4000万年历史。这片云杉控制着10万亩厚10~100米的大沙丘。所以,保护好云杉,对研究和防治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保护周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div><br></div> 沙地云杉能保存至今,有一个古老而神奇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在太阳要落山的时候,忽然,天空中霞光万道,彩云飞舞,万鸟齐鸣。太阳落山后,天上的星星明亮闪烁,甚是迷人。这种奇特的景象,使当地民众兴奋不已,欢呼雀跃。第二天,当人们一觉醒来的时候,开门一看惊呆了,只见远处山坡上长满了高大挺拔的松树(沙地云杉)。惊奇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兴奋,因为这片森林将改变当地民众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不久,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喇嘛,他在森林内观望了许久,自言自语道:“宝地,宝地呀!”于是,他就在林间空地建造了一座喇嘛庙,从此,一年四季来这里朝圣的人络绎不绝, 终日香火不断,真是兴旺得不得了。顶盛时期,寺院里有喇嘛30多位。又过了几年,大喇嘛决意离开这里,寺院里所有喇嘛跪拜送行,只见大喇嘛飘然向西方而去,消失在天地间。第二天天亮后,人们发现这片沙地云杉向大喇嘛离去的方向移动了很多,如果不想办法把这片森林锁住,这些沙地云杉就要离开这里了。众喇嘛发现这片森林里有一棵神树,也叫树王,就是它在带头移动。有人出注意说,做一条铁索链子,用它将树王锁住;这一招果然灵验,树不走了。为保护好这片森林不遭砍伐和破坏,喇嘛制定了民规乡约,称这片森林都是神树,它能保护一方平安,谁要砍伐必遭灭顶之灾。因此,这片沙地云杉得以保存至今。 从鳄鱼坝上南望博格达峰,这是天池八景的最后一景“南山望雪”,另外七景依次是“石门一线”、“龙潭碧月”、“悬泉飞瀑”、“定海神针”、“西山观松”、“顶天三石”和“海峰晨曦”,有关此八景的《天池八景诗》由当代诗人谢玉康所作。从鳄鱼坝可摆渡到天池南岸,到南岸后可以继续向南行。 <p class="ql-block">镇海古榆(又名定海神针),有一株生长在天池大海子北岸海拔1910米高处的古榆树,是环池核心景区方圆几公里内中唯一的榆树,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相传为西王母的宝簪化成,插在此处镇锁水怪,实际上是后人或托为西王母纪念穆天子所栽的槐树,而在池边栽的适于该地水文土壤的榆树的后代。这棵古榆独生独长,面海向南孤芳傲立,树冠大如伞,郁郁葱葱,枝叶繁茂,特殊的自然环境更给其添神增彩,长期以来,古榆根部与湖水水面的距离变化恒定,即使丰水年湖水位再怎样上涨,也始终漫不到树的根部,宛如“定海神针“。</p> 巍巍青山,浩浩碧水,相得益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留住这青山绿水,就留住了金山银水,美丽的新疆会越来越富强美丽。 <p class="ql-block">路途中拍摄美景美照和视频,欣赏着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多想把这美丽的风景打包带回去细细品味,无奈,目力所及,毕竟有限,手机拍摄更有诸多不足。“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先经过博格达山民俗风情园。这里有用来纪念察哈尔蒙古部落西迁温泉戍边的纪念塔,以及新建的察哈尔西迁戍边群雕,还有怀古长廊和其他游乐设施。为纪念察哈尔蒙古西迁戍边的伟大壮举而特地新建了一座“西迁亭”供后人欣赏,还有为了纪念抗战时期的温泉县各族人民群众向国家捐献飞机伟大事迹的“献机亭”。温泉县人民政府已将这里打造成为当地群众休闲游乐的一个好去处。博格达山民俗风情园现在已经成为新疆旅游景点之一,不断给前来新疆旅游的游客展示它的魅力。</p> 来新疆,不仅观赏了美景,也品尝了美食。每家餐馆都精心培植了花草,秀色可餐。 来新疆不要担心吃不好,睡不好。各类菜品,色香味俱佳,分量足、价格还便宜。同行的兄弟姐妹都担心这一趟新疆游会长肉。 <p class="ql-block">来回16天的新疆之旅,行程一万五千多公里,在新疆10天的游乐,收获满满。不仅感受到新疆地域历史文化的魅力,也体验了新疆的风土人情和新时代文明进步的速度。还要感谢常德中旅熊红霞女士的组织,感谢临澧同乡家人们的陪伴,感谢陈玲导游和驾驶员张师傅的热情接待和全程陪同,感谢“开心团”各位兄弟姐妹的陪同引导,这是我的人生中又一次难忘的经历。新疆这么美,我们都想再次拥抱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