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柜子抽屉里翻出了六个胶卷,拍摄过的胶卷。</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这些胶卷是不会被我扔掉的。因为它们对我来说算得上颇为珍贵。没想到这会儿出现了。</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我刚接触照相机时,正是胶片相机最后辉煌时,因此我可能算是最迟的一批普通135胶片相机玩家之一了。后来,很快地,数码流行了,像我这样不入流的爱好者们就再回不去胶卷了。直到几年前去了阿克苏,并非因为想要追求胶片味道的其他的一些原因,又重拾了回胶片相机——一只老康泰时相机和同样是康泰时的50镜头,它不能测光,也无需电池……可也不妨碍我使用它。</p><p class="ql-block"> 这只康泰时相机先后跟随我去了喀拉塔巴扎、温宿巴扎、平台子草场和一个叫做红海湾的胡杨森林公园,用去了7个胶卷,当中一个在即将拍摄满卷的时候在去喀拉塔途中被弄没了——当然不是我不小心弄没了的,是其他情况。</p><p class="ql-block"> 后来,很快地,我用回去了数码相机。现代科技的魅力,根本就不是传统所能抵挡的。之后就再没动过胶卷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既然胶卷们自己出来了,就索性让里头的照片重见天日吧。</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这些照片,虽然它们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甚至粗糙,但我还是喜欢它们。这可能是因为当中两次颇为周折的拍摄过程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胶片成像确有同数码不一样的缘故。</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