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不到新疆,不知道“大地”的含义。<br> 身临其境,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八天的行程,广袤的大地,苍茫天山望不见尽头。<br> 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几乎占了全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带着对这片神奇土地的喜爱和好奇,我又一次重温了历史。班固的《汉书》改《史记·大宛列传》为《西域传》,记述了新疆境内我国各民族历史以及周边诸国史。<br> 新疆,在秦汉时为西域地。公元前60年,西汉首次在西域乌磊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西域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57年,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天山南北重归中原政权治下,乃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新疆”。<br> 浩瀚的历史烟云中闪现出一个个身影:雄图大志誓灭匈奴的铁血大帝刘彻,持节西行十三年凿通西域的“孤勇者”张骞,屡建奇功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卫青,孤军转战封狼居胥的“战神”霍去病,马上琵琶万里行的绝世佳人王昭君,投笔从戎深入虎穴的班超… …两汉,曾是人类古文明最辉煌的时代,也是将华夏文明播撒到天山南北的重要时期。<br>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br> 除了上述妇孺皆知的人物,汉朝还有三个曾在这里立下“非常之功”,却不为大家熟悉的“非常之人”。<br> <font color="#ff8a00"><b>第一位,“西汉许三多”郑吉。</b></font><br> 郑吉是何许人也?<br> 他是第一任西域都护,级别相当于郡太守,秩二千石。<br> 他有什么功劳?<br> 屯田渠犁,击破车师,迎降日逐王,镇抚各国,护卫丝绸之路。《汉书·郑吉传》称:“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评语虽不多,评价却极高。<br> 郑吉为什么不出名?<br> 卫青霍去病是皇亲国戚,班超出生世家大族,郑吉却出身寒微,是真正从普通士兵一步步积功当上将军的。没有什么读书人和显贵亲友为他宣扬功绩,以至声名不显。 郑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汉书》记载他“为人强执”,就是做人坚强执着、胸怀大志。自幼尚武,年轻时即“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他曾随李广利远征大宛,跟随傅介子袭杀楼兰王,同常惠护乌孙、击匈奴。相信,这些征战经历为其日后管理西域打下了坚实基础。<br> 公元前68年,郑吉以郎官的身份屯田于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市西)。他到任后一改过去从关内派兵远征的办法,迅速扩大屯田,厉兵秣马。当时车师为汉朝和匈奴必争之地。汉武帝时曾两次派兵远征车师,但汉军撤离后,车师又被匈奴控制。郑吉在秋收时节亲率屯田士卒及龟兹等国兵征讨车师。车师王乌贵归顺汉朝。<br> 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九月,匈奴发生内乱。日逐王遣使向郑吉表示愿意率众归汉。郑吉当机立断,率领屯田军与龟兹诸国人马迎接日逐王。郑吉将其部安置在河曲(今青海)一带,护送日逐王等到达长安。<br> 同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治乌垒城,任命郑吉为“护鄯善以西使者”,使其统领西域三十六国,颁行朝廷的号令。西域自此正式列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实现了汉武帝“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战略构想。 西域都护为保障丝路通畅,可调遣西域诸国的军队,诸国有乱时,可发兵征讨。公元前53年,解忧公主被狂王的儿子细沈瘦围困在赤谷城内,郑吉闻讯立即派兵解围。在乌就屠弑君自立为大昆弥时,汉遣大军欲远征。郑吉考虑汉军兵马疲惫,便派人劝说乌就屠,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了一场战争。<br> 两汉在西域曾先后设立过二十多位西域都护。在如此众多的西域都护中,郑吉不仅是首位,而且是最杰出的一位。<br> 在今天的轮台县宾馆前,矗立着一座郑吉与汉军士兵和当地首领的雕像,反映了郑吉为汉朝统一西域、戍守边疆的历史功绩。 <font color="#ff8a00"><b>第二位,“虎胆英雄”冯奉世。</b></font><br> 冯奉世早年与他的祖父冯唐一样仕途屡屡不顺,而立之年失去了官职。冯奉世在丢官回乡期间,苦读《春秋》和兵书,蓄势待机。中年时,他才因军功而重新担任小小的郎官。人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只有在逆境中的表现,才能展现一个人的内心是否真正强大。<br> 元康元年(前65年),冯奉世被推荐为朝廷出使西域。在他之前,西汉数次派遣大臣出使西域,大多都辱没使命不称其职,有的贪污,有的被外国刁难侮辱。他奉诏持节出使大宛国,走到伊脩城(今新疆鄯善境内)时,都尉宋将紧急报告说莎车国(都城在今新疆莎车县)叛乱,与周边部落一起攻杀了汉朝所立的莎车王万年和汉使奚充国。这时匈奴又发兵攻打车师城,因城坚难克而暂时退去。莎车新王呼屠征趁此乱局,派使者扬言说北道诸国已经归顺匈奴,并出兵攻击劫掠南道诸国,逼迫他们歃血为盟背叛西汉,从鄯善国向西都断绝交通。都护郑吉、校尉司马意当时都在北道诸国出使,形势对汉朝极为不利。<br> 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陡遭大变的冯奉世,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他与副将严昌商量,如果不火速进攻平乱,莎车国其势日强,形势将难以控制,一定会危及整个西域。饱读诗书腹有良谋的他当机立断,拿着汉宣帝所赐的使节,以汉天子命前往附近小国征兵。这相当于假传圣旨,要冒极大的风险,可见冯奉世的谋略与果敢。<br> 他迅速征集到西域南北道各国兵一万五千人,围攻莎车,攻克其城,莎车王呼屠征被迫自杀。冯奉世立即派人将呼屠征头颅送京都长安报捷。从此,汉朝威震西域,各国都不敢叛乱。冯奉世一行到了大宛国,大宛国王得知莎车内乱平息,对冯奉世倍加敬重,赠给大宛名马“象龙”数匹。<br> 冯奉世回到长安复命。汉宣帝很高兴,让大臣们商议封赏冯奉世之事。丞相魏相、将军韩增都说:“《春秋》之义,大夫出使国外,如果遇到有利国家之事,可以自行其事。冯奉世的功劳尤其显著,应当加封侯爵。”少府萧望之却认为冯奉世假传圣命,擅自征发诸国兵马,虽然有功劳,但不应成为后世效仿的榜样,否则以后使者们就会为了邀功求赏而滋生战端。此例不可开,冯奉世不能封侯。汉宣帝最后采纳了萧望之的建议,只封冯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br> 冯奉世虽平定莎车而未获封侯,在当时和后世都有人为他鸣不平。其实,他一心报国,“不畏风寒苦,声威震西疆”,一生功业已远超普通王侯。 <font color="#ff8a00"><b>第三位,“犯我强汉远必诛”的陈汤。</b></font><br> 陈汤年轻时就喜好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因家贫而靠乞讨借贷为生,被同乡人所厌恶。“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略,喜奇功。”他到长安后,被举荐为茂材。好不容易要当官了,他父亲却去世了。从西汉到清朝,官员遇父母丧事,都要辞官三年丁忧在家。做官心切的陈汤匿丧不报,因“不孝”被捕下狱。后来,他又因才能出众而被举荐为郎官。一是在长安仕途多舛,二是屡屡遭人诟病,陈汤于是积极谋求出使外派以建立功勋,得以被任命为西域副校尉,随同新任西域都护甘延寿赴任。<br>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陈汤就在最西北的边陲抓住了属于他的使命。<br> 当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势力较弱,降附于汉朝;北匈奴郅支单于却胁迫康居国攻打乌孙,并斩杀汉朝使者,气焰嚣张。到达都护治所后,陈汤向甘延寿建议说:“夷狄畏服强者,这是他们的天性。西域本来是匈奴的地盘,现在郅支单于威名远播,侵犯欺凌乌孙、大宛等国。如果灭掉两国,数年之内,向长安进贡的几个城郭国家都将形势危急。而且匈奴人剽悍喜战,如果长期放纵他们,必为西域大患。郅支单于王庭虽然所在绝远,但蛮夷没有坚墙和强弩用来自守。如果我们发动屯田的官兵,加上乌孙的部队,出其不意直攻城下,他们逃亡无处可逃,守城又不能自保。千载功业可以一朝而成!”<br> 陈汤的建议极具感染力,甘延寿也为之心动,准备上奏请示朝廷。陈汤反对说:“国家大事都要让那些公卿大夫讨论,非凡的策略是凡人所想像不到的,此事一定不会得到准许。”甘延寿犹豫着没有听从。正好他卧病在床一段时间不能理事。胆大包天的陈汤便擅自假托朝廷命令调发西域各城郭国兵及屯田汉军。甘延寿知道后,惊慌地爬起床,打算阻止他。陈汤发怒了,拔剑叱责甘延寿说:“部队已经集合了,你想坏大家的事么?”甘延寿见箭在弦上,只好听从他,一起部署行军的阵式,增设扬威、白虎、合骑三个纵队。检点联军人马共有四万多人。出发前,甘延寿、陈汤上奏自我弹劾矫制出兵的情况,不待回报,立即远征。<br>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陈汤远征军当年见识的大戈壁,必定远比我们今天所见更荒凉难行。越葱岭,穿乌孙,不知经历多少艰难险阻,远征军终于行近康居边界。 恰遇康居副王抱阗率兵进犯赤谷城,烧杀抢掠。陈汤立即挥军进攻抱阗,杀敌数百,夺回被俘百姓交还给乌孙王,所得到的马、牛、羊就用来补充军粮。到了康居东界,陈汤严明军纪不得抢掠,并暗中同当地首领饮酒结盟。怨恨郅支单于的康居人将匈奴人的详情尽数告知陈汤。一直以为远离汉境高枕无忧的郅支单于这才知道大军压境,慌忙遣使来问。等攻城准备就绪后,甘延寿、陈汤斥退单于使者,离郅支城三里安营布阵。<br> 北风浩荡,悲歌击筑,凭高酹酒。一场决定汉朝与匈奴命运的大战拉开了序幕。<br> 匈奴骑兵试探性冲击远征军营地。陈汤命令放箭,吓得匈奴兵逃回城中。甘延寿、陈汤亲自击鼓,汉军联军直扑城下,焚烧了郅支土城外面的木城。夜晚,数百匈奴骑兵想冲出城,都被汉军射杀。 <br> 郅支单于起初想逃走,犹豫再三又决定回城坚守,披上镗甲站在楼上指挥。城外汉军箭如雨下,一支箭正射中单于的鼻子,单于负伤逃入内城。夜间,声援匈奴的康居骑兵几次奔袭汉军营地,都被智勇双全的陈汤一一挫败。<br> 将军圆睁的怒目,惊天动地的战鼓,悲凉的胡笳,残破却猎猎飘舞的汉字大旗,永远地定格在了历史的画卷中。 天亮了,汉军攻入土城中。不可一世的郅支单于被捅成了马蜂窝,军侯代理丞杜勋斩取了他的首级。此役,共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活捉一百四十五人,一千多人投降。 <br> 于是甘延寿、陈汤上奏汉元帝报捷。奏疏充满豪雄之气,估计是陈汤亲自撰写,其中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流传千古。<br> 汉家铁骑,烽烟塞外,远征异域三千里,将单于血首悬于国都。如此画面,千载之下,仍让人荡气回肠,血脉贲张。<br> 一场战灭了北匈奴,稳定了西北边疆,“陈汤之功,千古无两,而议者以矫制罪之。”朝廷一度难以决定赏罚。最后,汉元帝还是采纳了刘向之议,加封甘延寿为义成侯,陈汤为关内侯。<br> 陈汤不按套路出牌,绝非因为他是逞血气之勇的莽夫,而是因为他深知,成大功者不谋于众。真正有想法有见识的人,往往是乾纲独断、特立独行的。这是他为汉王朝立下奇功的重要原因,却也因此招来巨大争议。而他又因早年家贫而特别贪财,为此几起几落,落寞而终——你可以说老天爷对陈汤不公平,也可以说上苍其实是眷顾他的,让他立下不朽的功勋,让他的人生波澜起伏。 郑吉,冯奉世,陈汤… …这些充满传奇的英雄人物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保卫华夏边陲的无名将士,在天山南北演绎了一幕幕悲壮、感人的故事,才让中华最终拥有了这片万里疆土,才让汉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r> 他们,如同璀璨的群星,闪耀在历史的暗夜中,让我们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