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丨百岁老红军的传奇人生

小軍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引子</b></p><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末,全家人随父亲从北京二炮研究所调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28团(现181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团场位于北疆阿尔泰山脚下的阿勒泰市(县)辖区南部的巴里巴盖镇(以下简称巴区)。一条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由高山融雪形成的克兰河激流奔腾地由北向南穿越整个阿勒泰市区,一路向南横贯大部181团场垦区,流经克克苏湖后,经十师北屯进入额尔齐斯河汇入北冰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3年,28团在此成立。1959年农十师在28团的基础上也在此宣布成立,从此,28团被誉为“阿山脚下第一团”。2004年10月修建设立的兵团十师屯垦戍边历史博物馆也在此处落成。成为兵团十师“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中的主人公是巴区学校我初中同班同学李建萍的父亲。一位投身江西瑞金井冈山,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身经百战,在枪淋弹雨中九死一生的老红军;是经历传奇,战功显赫的战斗英雄。也是巴区家喻户晓的老人,大家都亲切地尊称他老红军。也由此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促使我用文字追忆记录老红军的传奇人生,一是在离开新疆建设兵团四十多年后,与李永叔(老红军长子,因与父亲共事,亦可称其叔)、建萍(老红军女儿)取得微信联系,让我不禁怀念老红军及其家人,尤其将要离开新疆时,在老红军家,建萍妈妈亲手做的当时节假日才能吃到的新疆独特美食拉条子,令我记忆犹新。二是2019年10月,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老红军的文字:“建国前夕,毛泽东主席见到他时亲切而惊讶地叫他的绰号:“蛮子你还好吗? ” 当年平型关战场的后方医院里一个名叫诺尔曼· 白求恩的加拿大大夫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 “ 蛮子,我会还你一条完好的腿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红军与领袖毛泽东主席、与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曾经有如此的渊源。这是以往我们在老人的故事中所未听说过的。在老红军身上究竟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呢?当我把这些文字整理编辑记录好,用微信笔记的形式发给他们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并收到他们发来的许多照片,成为此文珍贵的图片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更多的人知道老红军的故事,也是我多年的心愿。这篇文的底稿已在心中酝酿一年多了,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将一年前草稿箱中的文字翻了出来,在查看了相关资料后连日续写、编辑制作完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洪清:(1901—2005)四川绵阳人。一九三一年三月于江西井冈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震将军与李洪清(1981年于石河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91年8月19日,王震视察石河子时亲切会见老红军老八路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1年5月中央巡视团团长王震等在石河子接见老红军、老干部及各条战线代表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邓小平副主席、王震、王任重同志在石河子接见老红军、劳模、干部、知青及各条战线代表合影(1981年8月14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纪念延安保卫战四十四周年老战士座谈会合影(1991年3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老红军、老八路座谈会合影(1995年8月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百岁老红军的传奇人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已是103 岁高寿的李洪清老人,对于上个世纪初的烽火狼烟至今还久久不能忘怀,遗留在他身上的战争创痕依然印证着一页鲜活的历史 。而他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却仿佛被岁月的尘埃所湮没…在解放后的工作、生活中老人始终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打造着他的党性和人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3年,记者专程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干休所拜访过他。见到记者老人显得很激动,因哮喘病而有些沙哑的嗓子使老人欲言又止。老人不愿意讲他自己的历史 ,他说,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照顾我十分感动,比起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们我所做的就更没有必要说了 。经过记者的再三恳求老人很吃力地断断续续地讲起了他过去的故事,现摘撷部分细节以飨读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给同学们讲战斗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反抗压迫,改姓投奔红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1年2月,费洪清(李洪清原姓名)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地区的一个偏远农村 。祖祖辈辈靠土里刨食度日,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尚可勉强度日,如果一旦赶上个洪、旱、蝗灾的,饿死、病死乡亲的事时有发生 。费洪清家穷得叮当响,过着饥寒交迫、房无片瓦、揭不开锅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0 年绵阳地区闹蝗灾, 铺天盖地的蝗虫将初夏的庄稼吃得仅剩了光秃秃的杆子 。这一年秋天颗粒无收。本来就揭不开锅的费洪清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年底,费洪清家,该给地主交地租了。东家虽然也知道今年遭了灾 ,仍然为富不仁, 派人隔三差五来催要地租。有一天催急了,费洪清便与来催租的人吵了起来,东家人多势重,三下两下就把费洪清给打昏在地,重病在床的老父亲,看到儿子被人打“死了”,一口气没有上来就永远地过去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醒过来的费洪清,又气又恨,趁夜深人静一把火将地主家的大院给烧了。地主家派人到处追杀费洪清。害得费洪清有家不能回,到处东躲西藏,为了躲避地主的追杀从此改名叫李洪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1年3月,李洪清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 ,奔向了革命老区井冈山参加了红军,从此开始了他的烽火生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在平型关伏击战中负伤,治疗中与白求恩大夫结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洪清老人讲起他那数不清的战争经历时,激动万分,由此加剧了老人的哮喘,不得不停下来喘几口气再接着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人说,他不注重过去的荣誉和功绩,因为这些都是属于历史的,属于自己的过去,老人的一生中立过特等功、一等功多次,并多次被表彰为战斗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人入伍后,参加了著名的井冈山五次反围剿战役,他所在的红一方面军在长征路上,经历了攻打腊子口,飞夺泸定桥等战斗,李洪清老人凭借着一身好水性,从庐定桥掉入波涛汹涌的水中后游泳至对岸。翻越夹金山雪山,两次过松潘草地,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长征途中,险恶的生存环境与敌人的激烈交战无不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与坚强意志。老人回忆:在草地来回走了很长时间,很多红军战士陷入沼泽地的泥潭中而无法生还。饥寒交迫中,天当被,地当床,草根、树皮来充饥…长征环境之险恶令人不堪回首,老人所在的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四年十月从瑞金等地出发至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时由86000多人减员至仅有7000多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中与日本鬼子更是顽强激战。战争年代各个时期上百次的战斗中,老人敢打敢拼、骁勇善战,是个打起仗来不要命的主,战友们给他取了个绰号“蛮子”(北方人对四川人勇猛的戏称) ,因为李洪清老人是个出了名的战斗英雄,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聂荣臻元帅都知道 115师有个“ 蛮子”排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达成协议,中共中央将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的115师是李洪清所在师。8月下旬至9月中旬便开始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场山西。这时,日军为了实现 3 个月内占领中国的计划, 正面沿津浦、平汉两铁路南下,一方面兵分两路逼近山西。于是八路军总部要求115师在平型关阻击敌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24日这天夜里,天下起了大雨,李洪清和战友们冒着大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泥泞的山路上,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天快亮的时候,他们来到了埋伏地点。虽然刚立秋,但是平型关已是寒气袭人。经过一夜的冒雨行军李洪清和战友们身上都湿透了,他们忍着饥饿、 寒冷,趴在潮湿冰凉的阵地上等待着敌人的到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约过了一 个小时左右 ,远处传来了敌人汽车的轰鸣声,一 支部队正向这边过来,李洪清高兴地暗暗数着敌人的车辆:“一辆 、两辆 、 三辆⋯” 足足有一百多辆,紧跟在汽车后面还有200多辆骡马大车,车上装满了九二式步兵炮,一看到这种场面李洪清兴奋的不得了,好久没有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了,这次一定要好好地过把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聂荣臻副师长的一声令下,我军官兵奋不顾身地杀向敌阵,在战场上李洪清杀红了眼,正当战斗进入如火如荼的高潮时,一发呼啸而来的炮弹在李洪清的不远处落下来, 李洪清和战友们倒在血泊之中。 醒来时,李洪清已躺在了临时搭起的战地后方医院的病床上,自己的右腿和腹部鲜血淋淋,他清楚自己还没有死,那呼啸而来的炮弹皮崩在他的腹部和右腿上,此时,感到腹部和右腿钻心地疼痛,他想翻身坐起来,结果试了几次都失败了。躺在旁边的战友说“蛮子咱们胜利了,谁说鬼子不可战胜啊 ! ”李洪清发自内心的笑了,笑得是那么灿烂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得知他们这一次消灭的是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支部队。共歼敌 1000 余人 ,击毁汽车100 余辆,缴获火炮一 门 ,机枪 20 挺 ,步枪 3000 余支及大批军用品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战斗的胜利给李洪清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鼓舞,但是他的伤情却没有明显好转,几位大夫经过反复论证后,将一个 毁灭性的消息告诉了李洪清 :“ 蛮子,你如果要想活着,你的右腿必须截肢,再无其它办法了”。这消息对李洪清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 :“我不要截肢 ,我不要截 ! 我宁肯死在战场上,让我再上战场吧 ! ”李洪清声嘶力竭地喊叫声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扎进在场的医护人员的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啊,雄鹰折了翅膀如何去搏击风雨? 骏马失去了前蹄又如何能驰骋万里疆场?这种来自于内心 、来自于灵魂深处的痛苦有谁能够摆脱呢 ? 生和死在战场上只有一步之遥,而让李洪清再不能重返杀敌战场,这种生不如死的感觉是一位性情刚烈的战斗英雄所不能接受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一位大胡子外国大夫出现在了李洪清的面前,对他右腿进行反复的检查后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 :“ 蛮子, 我会还你一 条完好的腿,我一来到这支部队就听说,有一个叫蛮子的战斗英雄,很传奇都说你是个谜,终于见到你啦 ! ”这位大胡子大夫高兴地拍了李洪清一下,正好拍在他伤口上,他的一声喊叫,让这位大胡子大夫尴尬地摊了摊手:“对不起 ! ” 大家都友善地笑了。 每天这位大胡子大夫都来给李洪清疗伤,听李洪清讲战斗经历,后来才知道他叫诺尔曼 · 白求恩 ,是位加拿大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是帮助中国人民的。再后来,李洪清和白求恩大夫成了好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洪清讲:白大夫对待病人特别负责,无论什么时候有伤员送来都会有他的身影出现,他能吃苦而且风趣幽默。白大夫成了李洪清一生中永远不能忘却的朋友。一 位外国人能把事业、生命都交给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付出血的代价是要收复丢失的家园,是人间正道。 白求恩大夫是位足以影响李洪清一生的人。他不仅治好了李洪清的腿,而且是李洪清人生路上的榜样。 李洪清永远不能忘记白求恩去世时的情景,为了白大夫的后事,李洪清拿出了他身上所有的积蓄: 两块大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红军过草地油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在中央警卫团,与毛主席幸运相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型关大捷之后,115师已转移战场 。李洪清因伤病留在了后方医院继续疗伤。从此,再也没有回到115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个月后,李洪清伤病痊愈后 ,被编进了中共中央警卫团当排长,也随中央机关转战到了延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39 年 2 月,毛泽东主席号召全体官兵 “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度过难关 ,要让陕北变江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4 年春天的一个早晨,李洪清在窑洞不远的一块土地上平整土地,这时,毛主席微笑着向他走来 。李洪清一眼就认出了毛主席,毛主席也认出了他,在一次表彰大会上毛主席还为他戴过大红花呢。“蛮子,是你啊,我也分到了一块土地就在你旁边,咱们要比一比哟,看秋后谁打得粮食多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那块土地是靠近一个小渠边,在这块土地上毛主席花了很多心思。只要有时间,他就拿着锄头到地里干活。李洪清几乎能天天看到毛主席的身影。为了引水浇地,在李洪清和战友们的帮助下,垒了一个小小的水坝。等地挖好了,主席便开始筹划在地里种些什么? 他首先想到的是种些辣椒、茄子、西红柿 之类的蔬菜,他常跟人说“ 无菜半年荒哟 ! ”为了把菜种好,毛主席经常和李洪清一起讨论、交流经验、研究务农的技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毛主席听了李洪清关于种辣椒的经验后表扬说:“我们的蛮子不仅是个战斗英雄 ,而且还是种菜能手噢 ! ” ,说完哈哈地笑了起来。 在延安的那些日日夜夜里 ,李洪清经常和毛主席一起下地,一起收工。而当夜幕降临,李洪清站在自己的哨位上经常看到毛主席窑洞里的灯光彻夜不熄。 说起这段历史,李洪清老人激动万分,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洪清老人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1949 年10月。那时李洪清所在的西北野战军教导旅,首长派李洪清等人到北平,接收傅作义将军起义部队的部分战士调往西北。李洪清想趁此机会再去看一看毛主席,他进了城之后才知道 ,北平不是当年的延安窑洞,可以随时见到毛主席。毛主席办公地点在中南海, 不是他想进就进的,无论他怎样和哨兵磨嘴皮子都无济于事 。 脾气暴燥的李洪清在中南海的外面扯着嗓门大喊起来:“我是蛮子,我要见毛主席 ,我是蛮子 ⋯” 不知道的还认为他发疯了,没想到他这一喊果然有效 ,从院里匆匆跑出来两个人在李洪清面前敬了个礼,便紧紧的抱住了李洪清,原来这两个人其中一位是中南海的警卫连长,是当年李洪清带过的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听到了老排长的声音立刻冲了出来。 见到毛主席时,主席高兴地询问:“蛮子 ,你还好吗 ? ”李洪清这位久经沙场的战斗英雄哭了,在战场上流血流汗从来没有流过泪的他,今天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毛主席还记着有我这个“ 蛮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和平年代永保普通一兵本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疆解放后,李洪清老人随所在部队集体就地转业,在兵团农十师 28团成了一 名农业连队里的仓库保管员。无论在战火纷飞的战场还是在普通的工作岗位,老人总是以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他从来没有向组织上伸手要过什么,从战争年代养成的习惯,只要一发工资,他就要交党费,他说:“交党费是他的第一件大事 ,他永远是党的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红军是位闲不住的人,邂逅老人时他已年近古稀,但时常在学校留下他给师生们述说战斗故事的音容笑貌;在房前屋后挖战备壕沟经常看到他挥汗如雨地抡锄刨土;在克兰河畔抗洪抢险有他挑土推石的前后奔波;在菜地班、在大田里、在戈壁滩,到处都有他闲不住的身影。战争年代是战斗英雄,和平年代是劳动模范。老了退而不休。从三一年参加革命至九十年代入住石河子干休所,老红军六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是活生生的光荣传统及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典范。老人的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勤于劳作、乐善好施和逍遥洒脱的品行举止,深得大家交口称赞,从而也生活得延年益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1年秋天,王震将军来新疆视察工作,派人把李洪清从石河子接到乌鲁木齐和老领导、战友们欢聚,一见面,王震将军与李洪清相拥,李洪清兴奋地说:“王胡子还记得我吗?”“怎么会不记得你蛮子呢 ! 我想你们啊,家里有什么困难? 你可以给我讲 ! ” 李洪清激动地说 :“没有, 没有!感谢党对我多年来的关怀,感谢王司令来看我们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9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李洪清出席了庆典大会,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紧紧握着他的手说:“李老啊,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感谢你对新疆作出的贡献 ” 。 王书记扶着李洪清走上主席 台,让他 坐在自己身边 ,共同检阅游行队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位从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出来的红军战士,从硝烟战火中走出来的战斗英雄,在“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的边疆建设中不居功自傲,始终不忘初心,多次再立新功。他是所有兵团老兵中的一分子,为祖国的边疆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全部乃至子孙后代。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秉承先辈光荣传统,驻守边疆,建设边疆,普写着一曲曲新时代的颂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四十年代老人与长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四五十年代老人夫妇与三个儿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七十年代全家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八十年代全家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九十年代全家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百岁生日全家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九十年代李永、李长征与毛新宇于阿勒泰哈纳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邵华将军将签名的邵华摄影贺年片赠送给老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缴纳党费</span></p> <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后记</b></p><p class="ql-block">在新疆建设兵团2000年的档案记录中,兵团老红军在册人数20几位,如今截止2021年3月26日统计,全国老红军健在人数55人,其中女红军10人,兵团仅1人。红军战士的生命可以凋零,红军精神永载史册。一个人的经历是故事,一群人的经历是史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英雄都是共和国的脊梁和楷模。中国能有今天,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笃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的日子里,以此文缅怀老红军李洪清伯伯。缅怀各个革命时期为共和国牺牲的英烈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李洪清伯伯家人后代对此文提供的图片资料和文字内容口述补充。</p><p class="ql-block">感谢丁敏同学好友为此文反复地修改建议。</p><p class="ql-block">感谢广大读者的阅读留言肯定与修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1 西部法苑2003《百岁老红军的烽火人生》作者武夫安。</p><p class="ql-block">2 平型关大捷。</p><p class="ql-block">3 《截止2021年3月26日仍然健在的红军名单》作者:李享生 ,21年5月14日</p><p class="ql-block">4 有关红军长征的文字内容根据建萍口述及查阅长征相关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右)与建萍1971年冬于巴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